3月18日,永定河文化博物馆“西山窑火,千年釉彩——北京龙泉务窑陶瓷展”开展,展览分为得天独厚、窑器遗珍、匠心独运、宋骨辽风和千年传承五个部分,汇聚了我院、永定河文化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珍贵陶瓷器及标本,展品数量过超300余件(套),展览面积达400余平方米,堪称一场陶瓷艺术盛宴。 龙泉务窑窑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务村,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辽金瓷窑遗址之一,被誉为镶嵌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所烧造的陶瓷器融合了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精髓,见证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展现了辽代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国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我院此次借展文物共有11件(套),涵盖了2005年龙泉务窑考古发掘成果,及2009年大兴康庄辽墓出土的龙泉务窑陶瓷器精品。釉色丰富多样,包括白釉、黑釉、茶叶末釉、酱釉、三彩器等,器型则涵盖罐、瓶、盘、洗、渣斗、盏托等多种类型。 其中,三彩刻划菊连纹盆无疑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三彩是辽代仿唐三彩工艺烧制而成的多彩低温釉陶,釉色包括黄、绿、白、红、黄褐等。龙泉务窑三彩尤为特别,除用铅作助溶剂外,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对人体无害的天然硼砂代替铅。更令人惊叹的是,部分三彩标本上的琉璃釉竟然是含碱钙的硼硅酸盐釉,这一发现证实了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制瓷工匠就已经开始使用硼釉来装饰陶瓷器。 通高近46公分的茶叶末釉鸡腿瓶也格外引人注目。鸡腿瓶是辽、金时期典型器之一,因其小口、溜肩,腹部修长如鸡腿而得名,一般通体施黑褐釉或茶叶末釉,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盛酒器。茶叶末釉是古代铁结晶釉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面失透,黄绿掺杂,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宛如茶叶细末,独具韵味,这件鸡腿瓶则是龙泉务窑茶叶末釉最典型的代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3-31 13:05 , Processed in 1.10672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