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驼铃古道 :Citywalk 穿越之旅

2025-4-22 19:52|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刘会生|来自: 北京纪事

摘要: 北京人未必知道,这条隐秘的古道藏着多少老故事?在模式口驼铃古道漫步、打卡,让我开始了一次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清新,穿越时空的步行探索。驼铃声声马蹄得得在驼铃古道的起点,矗立着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在 ...
北京人未必知道,这条隐秘的古道藏着多少老故事?
  
在模式口驼铃古道漫步、打卡,让我开始了一次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清新,穿越时空的步行探索。

驼铃声声马蹄得得

在驼铃古道的起点,矗立着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在两侧竹林的拱卫下,朱红色大门上方黄色的“古道斯存”四个大字显得气宇轩昂,门口微笑的摩斯和驼铃卡通,让我心情愉悦。进馆一看,原来的老爷庙改建成了古道斯存小微展览馆。在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展馆里,详细地展示了驼铃古道的历史与文化。进入馆内,嵌在木质地板上刻有模式口全景的铜铸浮雕地图,仿佛将我带回了几百年前的热闹场景;转动的古隘口、过街楼、艰难行走的驼队老照片让我穿越到那个时代;每个展厅都藏满了历史文物,透过这些珍贵的资料,我感受到了一股从未谋面的文化底蕴。这里不仅仅是游客集聚的地方,更是能让人思考历史、感受传统的空间。

京西古道东端的模式口,早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记载,那时还叫磨石口,因此地盛产磨刀石而得名。模式口大街依翠微山成道,有九道弯,从高处俯瞰,犹若盘龙,所以又叫龙形古道。因运输工具主要是骆驼,人们称它为驼铃古道。

过去百姓及地方官员进京面见皇帝必走这条路,皇帝出巡也要走这条路。古道还是供应京城吃喝拉撒的重要通道。塞外、京西的煤炭、水果、山货、皮毛要经此路运到京城,保证皇帝、官员和百姓的生计。皇亲国戚的祖坟多在上风上水的西部,他们祭祖也要路过这里。因此,明清的历代统治者都对这条古道情有独钟。

倒着走在模式口大街,我觉得古道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喧嚣。而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碑刻、驿站,更是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驼铃声声、马蹄得得的年代。

在九曲龙形的过街楼遗址,我感受到了明代的沧桑,那里的石狮与牌匾记录了当年的繁华与荣耀。此时,我闭上眼,仿佛能看到昔日的商贾们穿梭往返,生意兴隆的景象。走在古道上,抹去的历史尘埃仿佛又渐渐被摸索出模样,轻声呼唤着过往的记忆。

不断向前,我来到了过去古驼队的休憩之所——龙王庙广场。这里是古驼队的歇脚之处,如今则成为了游客必经的文化驿站。广场中央的一口古井清澈见底,潺潺流淌出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历史,它告诉我:这里是历史的馈赠,不仅是商业往来的见证,更是人文交流的最佳场所。广场内的“涌泉水井”景观和驼队饮水雕塑,古韵十足。我与同行的朋友在这里合影留念,满心期待接下来的探索之路。

古今交融绝佳之地

我对模式口古镇并不陌生。从中学到高中的5年多时光里,每天都要在上午和下午行走两趟。但在1970年代,这里遗存的破旧落寞的古旧院落和长满荒草的墙垛遗址,还被私搭乱建的房屋遮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道路拥挤,管线老化,污水横流。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和日益增长的当地居民,让在这里居住和路过的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为避开这段上学路,我选择冬天走庄稼地,夏天绕行北京九中东侧的永定河引水渠。

如今,行走在古道上,我有一种改天换地的感觉。随着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的推进,昔日热闹的驼铃古道已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街道两旁有雕塑骆驼、虎、猫等点缀,还有各种复古雕塑和趣味小场景,让古街呈现出古老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碰撞。更亮眼的是街道上还有民国时期的“恒德成布店”,临街店面依然保留着一个世纪前的模样,内部却改造成了艺术文化体验空间。

我发现,在模式口街区更新改造中,周边变电站、水泵房、公共卫生间已进行了统一整合,通过集约减量、有序梳理、有机利用,打造出了百姓生活驿站小微公共空间。目前整个街区已经由开街时的“五景七院三十铺”,发展为15处公共空间景观、30处精品文化院落、100余家商铺。

“这个书店为什么叫‘猫与书店’?”在古道斯存东边,我发现了猫与书店。在店外,我看到了古朴、文艺的青砖瓦舍,门口的彩色骆驼雕塑,让我感受到浓郁的“驼铃古道”风格。

在这家独特的书店,宠物猫人见人爱,走到哪都有人喂食。透过玻璃窗,我清晰地看到“猫咪店员”们漫步在书店里,游走于书架间,翘首期盼着爱宠人士到书店做客。这种打破传统、跨界经营的书店模式的确令我感到新奇。怪不得,它一开张就成为北京市新华书店首家宠物主题书店,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萌宠爱好者打卡。

走在街区中,两侧主题书店、精品咖啡、特色餐饮、精品住宿、文创商店等多种商铺“吸睛”无数,让我流连忘返。在新拓宽的模式口大街上,传统的“棋盘心”屋顶与新潮的落地窗巧妙融合,充满巧思的景观小品无处不在,利用传统院落改造的小微展厅让人目不暇接,真应了老舍先生那句:“磨石口(模式口)是个好地方。”

在步行街的中心南侧,我被一个原生态的境199号院落吸引,进入小院,在青砖衬托下的红色老门道古色古香,蓝字白框的“平安”二字表达了主人的追求。这里是一个个集网红水吧、院落式酒吧、浅山区精品民宿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文化院落。前院设计为开放式酒吧,院落改造恢复了两进式京西四合院建筑格局,保留了有价值的,原北房及老门道后院依次改造出5间民宿,屋顶还打造了视野良好的观景平台。走上平台,我拍照打卡。翠微山、虎头山、法海寺尽收眼底,我伸出双臂,拥抱山色和古今交融的各式建筑。

临近中午,连渴带饿的我来到了模式口大街与法海寺路交叉口“乘之堂”茶之道。走进室内,我迫不及待地向堂倌要了一杯龙井茶。在等待时,我环顾四周,发现室内设计雍容典雅,禅韵悠扬,共有上下三层空间,一层大堂为展示区,汇集了各式名茶与精美茶具,文竹绿植、流水景观与禅意茶香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放松和舒缓的感觉。我离开座位又走上楼梯来到二楼露台空间。只见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在这里,我可以看云卷云舒,享老街静谧。

激活历史,活灵活现

走出“乘之堂”,我突然想起这里原来是“庆春斋”老舍纪念馆,那新的“庆春斋”又在哪呢?一位过路的中年男子告诉我,新的“庆春斋”已迁址到过第三过街楼西侧,我不得不返回去找寻。

“庆春斋”是为纪念老舍先生修建的,“庆春斋”外道,路上的骆驼图案也告诉人们,这里就是驼铃古道,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祥子拉骆驼的磨石口。

在入口处,我看到摆放着的骆驼泥塑,用防眩光玻璃保护并配有灯光,一进门就能看到祥子牵着骆驼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庆春斋文化展示区的室内,我看到老舍先生的作品和舒乙撰写的文章《老舍和石景山》,详尽介绍了老舍先生与京西古道的渊源。同时还看到将老舍的文学作品和庆春斋符号化开发的庆春斋新北京大碗茶系列产品和骆驼文创产品。

走在从模式口北街到法海寺的路上,青砖黛瓦的老街风貌余韵悠长,映入眼帘的一切是如此的惬意:几百年的古树和经过修饰的瓦房相依相衬,以往用于取暖的煤球炉子在街边整齐地排列,优雅转身成为花盆,里面种满了各色花花草草;一个个临街的店铺前,各色动物雕塑、各种店铺标牌设计让人目不暇接……

记得第一次参观法海寺壁画,进入门窗封闭、漆黑一片的展厅中,我只能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用冷光源电筒观察壁画的细节,近距离观察沥粉堆金等传统壁画。在光影的映照下,壁画所绘帝王气宇轩昂,神态威严,妇女则仪容丰满、美丽、温柔。壁画的人物服饰和装束华丽多彩,千姿百态。但因大殿空间跨度狭小及文物保护措施,导致无法更完整、更细致地欣赏壁画。听说2022年建成了法海寺壁画艺术馆,2023年已开放,我盼望着这次能在新的壁画艺术馆一睹新尊容。

在青山翠柏掩映下,在石头砌筑的环形墙衬托下,一座由原西山翠林茶社改建而成的古院落吸引了我的目光,朱漆木门上书“翠微丹青”,下方是“法海金云迎吉日,古道新意踏春来”的烫金对联,放眼望去,里边中央的“壁画艺术馆”五个大字格外醒目,古色古香。

推开木门,落地窗内设置了接待大厅、序厅、壁画厅、球幕厅、复原厅、尾厅等展示空间,将法海寺壁画的前世今生、创作细节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等娓娓道来。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乘坐电梯下行,来到负一层的展厅——艺术馆的核心展区。当巨型屏幕打造的数字空间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序厅里的4块巨型屏幕开启,一幕幕4K高清显示屏详细展示了法海寺壁画的具体内容,展示的人物、画面尺寸均1比1还原真迹,还能动态高清展示局部细节。此时,整个展厅从顶部到墙壁到地面,全部变成一个艺术整体,让观众充分享受置身于壁画艺术世界中的沉浸式体验。

参观随着对法海寺“五绝”的讲解徐徐展开,从明代壁画、曼陀罗藻井、青铜古钟、千年白皮松、四柏一孔桥各个角度呈现,真是活灵活现,比亲临现场还直观。

一幅幅明艳、繁复、精美的壁画呈现在电子屏幕上,男女老幼、神佛鬼怪的衣着、仪态、姿势各异,禽兽生动,草木繁盛,画面或清新明净,或庄严肃穆。

更让我激动的是展厅内还设有一座360度全环绕的球幕影院,通过数字化技术让壁画“活起来”,带领观众进入如真似幻的画中世界,穿越到明朝建寺之初,看法海寺壁画的前世今生。

在回程中,我在模式口大街的第二过街楼遗址处,看到了运用现代声光投影方式,在月光下重现驼队满载货物穿越过街楼的场景。从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的神秘承恩寺门前经过,让我有了再次Citywaik的遐想;在北京通电第一村展厅前驻足,抚摸着北京通电第一村旧时的电线杆久久不愿离去。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的古韵今辉令我着迷,模式口的未来召唤我再次漫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7 12:40 , Processed in 1.09107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