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座天汉之桥 ——纪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 北京,古称幽燕、幽都、幽州,幽幽之中自有深意,北京就是一座沟通天地万物的桥梁,北京中轴线正好穿越了这座伟大的桥梁。 按照中国数千年以来形成的法天象地的传统观念,将天下分为九州,各自对应天上的某个星宿,或将星宿分配给地上的九州,这种对应关系称之为星象分野。宿字读为xiù,音秀,表示为天上的星座。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指参宿为益州分野,井指井宿是雍州分野,蜀道则跨益、雍二州,可以摸到参、井二宿,以此比喻蜀道之高峻。 中国天象分野(二十八宿、十二星野)图(引自网络) 对于北京所在的幽州呢,《汉书·地理志》记载:“燕地,尾、箕分野也。”燕地幽州的分野当在二十八星宿之东方七宿的尾、箕之间,也有说在箕、斗之间。二十八宿分为四象,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每象有七个星座,都在黄道带内。箕属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最后一宿,倒数第二是尾宿,斗属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之首,此斗不是北斗而是南斗。此处,箕字读为jī,音积,本义簸箕,因四星组合形如簸箕。斗是计量米用的,箕是簸扬粮食用的,它们都是农具,常常并称。尾、箕和斗的分野位居东北方位,正好横跨在银河之上,形似过河的渡口。所以,《尔雅·释天》说:“析木之津,箕斗之间汉津也。”《晋书·天文志上》即曰:“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相对应的幽州北京即为汉津,天汉指银河,汉津之意即为银河上的渡口。直接点明析木之津为桥梁的是北宋的邢昺在《尔雅疏》中道:“析木之津……以箕星为隔,隔河须津梁以渡,故谓此次(星次)为析木之津也。” 燕:北京分野箕斗之间、星次析津 夏夜星空中的银河银心方向和星座 很巧,按照西方星座传统,尾、箕、斗三个星宿分别归属于天蝎座和人马座。人马座(又称为射手座)是一个黄道星座,人马座A星位于银河系中心方向,最亮星为箕宿三即人马座ε),每年7月7日子夜,人马座中心经过上中天(天顶),所以这部分银河是最宽最亮的。而且冬至点就在人马座,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析木之次,是与二十八星宿同样古老、甚至更加古老的一种星空分划方法,称为十二星次,尾、箕两宿合为析木星次,析木在汉津,因而幽州又名为析木之津,简称析津。《晋书·天文志上》亦曰:“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燕之分野,属幽州。”五行中东方属木,北方属水,析木正好处于水木二者边界,水生木、木浮于水,因名析木。析津两字真正成为北京的地名是在辽代。辽开泰元年(1012年)设幽州为燕京,是为辽南京,治所名为燕京析津府。有一本北京最早的地方志,其书名即为《析津志》,又名《析津志典》《燕京志》,元人熊梦祥所撰,即得名于此。 二十八宿与析津之津天文图(面向北极仰视图) 析津之津为渡口,析木本义为剖析、伐木、木作,其意象完全可以理解为伐木渡河,就是在天河上搭建一座浮桥或木桥。屈原在《楚辞·离骚》中曰:“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是说早晨从天汉的天津出发,日落之时到达了天地最西边。朱熹对此注释:“天津,析木之津,谓箕斗之间汉津也。盖箕北、斗南,天河所经,而日月五星于此往来,故谓之津。”日月五星运行于黄道,黄道正好穿过析津,可以想象日月五星也走过这座天津之桥。 银河以北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寓意为天帝的宫殿和皇都,而析津之外即为天下畛域。故析木之天津桥可不是一般的桥梁渡口,实为天帝所居的皇都要津,即帝都、皇城正门外的金水桥,金水就代表了天汉银河。所以,屈原《离骚》的意思是从王城的大门外的金水桥出发,从此离开了朝廷,也离开了是非之地。 金水桥,渊源深厚,正如隋唐洛河上的天津桥,宋汴梁的天汉桥,金中都、元大都皇城外的龙津桥,直至明清皇城外的金水桥。析津即天津、龙津,而且元大都顺承门(今宣武门北侧)外曾经有一座桥的名字就叫“析津桥”。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早就被赋予了“日月五星于此往来”的天上要津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唯有北京当得起这座宇宙间唯一的天河桥梁的称号。在此顺带还要说明一下,北京最终没有独占这座天桥,而是把名字送给了东南方向的天津市。不过天津市在历史上其本义是天津卫,一个保卫析津之桥的卫士。 北京中轴线上独一无二的织女桥和牛郎桥 历史上,涉及一个地方的历史书籍、地方志等,大都在开篇的建制沿革中,要交代本地所属的星象分野和星次,成为叙说天文地理故事传说的开场白。在纪念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的今日今时,就让我们从箕斗之间的析津分野这个天河渡口、天汉之桥开始,走一走、看一看北京的中轴线、北京的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8 15:53 , Processed in 1.11053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