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万宁桥:北京中轴线第一桥

2025-9-30 11:39|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北京印记|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位于传统中轴线上、跨玉河而建的石桥——万宁桥,建于公元1264年至1294年,为桥闸一体的单孔拱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被誉为“中轴线第一桥”,至今仍然在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交通功能。万宁桥因临近被称为“后门 ...
位于传统中轴线上、跨玉河而建的石桥——万宁桥,建于公元1264年至1294年,为桥闸一体的单孔拱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被誉为“中轴线第一桥”,至今仍然在承担着重要的城市交通功能。

万宁桥因临近被称为“后门”的地安门,又称为“后门桥”。元代时,桥西雁翅上的澄清上闸,与下游的澄清中闸和澄清下闸共同配合调节水位,使漕船抵达大运河的终点积水潭(今什刹海)。

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这座拥有七百余年历史的古桥,静卧在鼓楼南约450米处,北望钟鼓楼,南眺景山,不仅是北京城市空间的重要连接点,更是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的珍贵见证。

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最初为木结构,后于元代改用石料重建,成为单孔拱券石桥。桥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拱高约3.5米。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桥两侧堤岸雕有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镇水兽,既是珍贵的石刻艺术品,也具有标志水位的实用功能。这些镇水兽当水位至其处时,预示可能有洪水发生。

镇水兽

(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万宁桥与什刹海(元代称积水潭)有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

它位于什刹海东岸,是通惠河进入什刹海的门户。

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使京杭大运河的漕船可直接驶至积水潭码头,而万宁桥下的澄清闸(初名海子闸)则是调节水位、保证漕船通行的关键水利设施。

元代时,积水潭码头“舳舻蔽水”,万宁桥畔商贾云集、酒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桥上甚至曾是观赏大象洗浴的佳处。

万宁桥在北京城规划史上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提出,元大都城的建设,正是以万宁桥来确定自北向南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位置。

因此,万宁桥堪称是北京中轴线的初始坐标之一,民间亦有“先有万宁桥,后有中轴线”的说法。

它也是中轴线上唯一的元代遗存,其历史比许多其他中轴线建筑更为悠久。

图片来源:编辑自摄

万宁桥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同时融合了交通、水利、城市规划和民俗文化多重功能与意义。

它见证了北京从元大都至今的城市发展变迁,经历了从漕运枢纽到繁华市肆,再到今日历史文化地标的历程。

历经多次修缮,万宁桥至今仍承担着交通功能,并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和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静卧于京城核心,默默诉说着古都的沧桑与辉煌,是北京厚重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01:56 , Processed in 1.11496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