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府是介于四合院与皇宫之间的一种古代建筑形式,也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可惜的是,北京的王府大多毁坏严重,完整者少。本文通过文字和图片,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 王府井大街的名字,缘由此地自建有10座王府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号称“中华第一街 ”。其街之所以如此有名气还因为她沾王府的光。元大都那时候,王府井大街这儿叫丁字街。到了明 朝,朱棣皇帝迁都北京时,在此地修建了10座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了清代,明朝的10座王府已经没有影子了,只留下了王府井这个街名。 清王朝在北京建都,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并且开始了诸 王的分封和王府的修建。清代宗室封爵分为12等。也就是说, 凡是清代宗室爱新觉罗氏的子孙都有资格封爵。清太祖努尔哈 赤有子16个,皇太极有子11个,顺治帝有子8个,康熙帝有子3 5个,雍正帝有子10个,乾隆帝有子17个,嘉庆帝有子6个,道 光帝有子9个,咸丰帝有子2个。后代几个皇帝没有儿子,这样 加起来清代一共有皇于113个。这还仅仅是直系,加上旁系就更 多了。从道理上讲,这些皇于皇孙都能够得到不同等级的爵位。 但能够被封为亲王、郡王的必定还是少数。我们所说的王府也 特指亲王府与郡王府,那些众多的贝勒府。贝子府、镇国公府、 辅国公府等,不在其列。 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内城,从前三问到永定问一带的 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根据一些史书记载,乾隆年间有王府30 座,其中包括19座亲王府,11座郡王府。嘉庆年间有王府42座。 随着时代的变迁,因那些“铁帽子王”的王府可以世代相袭, 一些王府易主进行重新分封,一些皇子没有被封为亲王、郡王 等原因,出现了王府数量不断变化的局面。到了清末,北京的 王府大约还有50余座。 清代封王成为定制之后,也有相应的王府定制。这些定制 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各级王公府邸营造的规模。譬如:亲王府, 正间五间,启间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 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护以石栏,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 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基高 尺有八寸。共屋五重。 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 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问柱丹 镬,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间钉纵九横 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库、仓凛、厨厩及典司执事之 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间柱。 这些规定等级分明,差别明确,区别详细,不可逾越。据 记载,康熙年间曾修建了众多的王府,其规模与王府定制大体 相同。譬如,廉熙六年的裕亲王府。大门一座,五间;间殿一 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每座三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 八间;后殿一座,五间;左右正房二座,每座三间……仓房二 十三间;围房二十三间。周围墙一道,长一百一十五丈三尺, 高一丈六尺,厚五尺。其正殿正门,覆以绿色琉璃瓦。又家庙, 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大间三间。周围墙五十九丈。花门 一座,燎炉一座。 这座裕亲王府,有正殿、后殿、寝殿、配殿、后楼、正房、 厢房、仓房、围房等,还外带家庙。其建筑规模相当可观,粗 算起来人小房问足足有150多间。在清代,有的王府还带有花园, 其占地面积也就更大了。可以说,在京城之中除了皇上的宫殿 之外,无人能比。 北京的王府是一座座仅次于皇宫的大四合院 王府建筑及其园林独具特色,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 格,也与北京的四合院、满族的居住习俗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表现为梁柱式结构,以木立柱,柱上架 梁。其屋顶造型丰富,变化多端,如歇山式、悬山式、卷棚顶、 硬山顶等。比较高级的建筑,如宫殿、庙宇、寺院等,既讲究 大屋顶,又讲究高地基,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韵味的建筑。群 体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对称组合,在中轴线上修建各种建筑,从 而形成一组和谐的建筑群体。雕梁画栋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又一 特点。我们漫步在古建筑群中,尤如走进了艺术殿堂,绘画、 雕塑,楹联、书法作品尽收眼底。 王府的建筑布局基本上具备 了这些特点。在中轴线上,正门、正殿、后殿、后寝等建筑组 成了一个建筑群体,成为整座王府建筑的核心,与之相配的有 东西配殿、配楼等。为了突出正殿在这一建筑群体中的重要地 位,王府定制还规定“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这样就使 得整个王府建筑和谐对称、错落有序。瓦的颜色既是建筑色彩 的一部分,也是封建等级的象征。皇宫的金壁辉煌,其黄色琉 璃瓦是其主要颜色。而王府的屋顶却只能是绿色的。 王府花园是王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虽然比不上皇家园林 的气派,又与苏州园林有别。但小小的王府花园却浓缩了南北 方园林的特点,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了自己的魅力。目前保留 最好的恭王府花园,让人们见到了清代王府花园的典范。其假 山叠石、桥榭亭廊、花草树木、匾额题字等,让人们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四合院的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建筑,也是传统的北京建筑。 四合院以其“四合”为主要特点,门房、正房、东厢房、西厢 房组成了一个建筑单元。其实,王府的建筑基本上就是四合院 式的建筑,也可以说是多个四合院的组合。王府的多进院落, 实际上就是一套套四合院落的组合。门房正面是正殿,正殿两 边是东西配殿,再往里走又进入了一个大体相同的院落。有人 说,北京到处都是四合院,故宫本身就是一个大四合院。那么, 王府也应该是一座座仅次于皇宫的大四合院。 清代王府中所居住的王爷大都是满洲王爷,其王府建筑也 不免带有一些关外满族建筑的特点。满族建筑大都砖木结构, 房屋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富裕人家有四合院式的单元建筑。其 屋内南、西、北三面皆炕,烟筒单立于房屋两侧,门房外均有 影壁墙及神杆是满族建筑的独特风格。在满族早期的沈阳故宫 建筑、王府建筑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建筑特点。 北京王府尚存十几座。大多数毁坏严重,失去了本来面目 清朝灭亡以后,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北京的王府基本上都败 落了。不但王的封号没有了,王府也大都改换了主人。应该说, 昔日的王府已经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根本的改变。王府的用 途因人而宜,或做医院,或做学校,或做私人住宅,或做办公 用地,应有尽有,五花八门。从清初王府修建到如今,350多年 过去了。王府从新变旧,从旧变朽,历尽沧桑,几经磨难,保 存较好的已经不多。 到目前为止,北京尚存的王府大约还有十几座。这些王府 保存的程度不一,其中少数几座保存得比较好,大多数毁坏严 重,失去了本来面目。 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二座贝勒府, 共有王府19座。其中亲王府15座,郡王府4座。保存比较好的有 8座,即恭亲王府、醇亲王府、老醇亲王府、孚郡王府、雍亲王 府、礼亲王府、庆亲王府、淳亲王府。这些王府大都有比较完 整的府墙及府门、正殿、配殿等主要建筑,昔日王府的面貌基 本上保留了下来。仍然有点王府样子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 宁郡王府、惠亲王府、郑亲王府、和亲王府、敬谨亲王府、循 郡王府。这些王府或存府门,或存正殿,或残存一些其他建筑, 已经不完整了。残存的王府有4座,即仪亲王府、定亲王府、恒 亲王府、老睿亲王府。这些王府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残垣与 几间旧房舍了。 在这19座王府中,恭亲王府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醇亲王府、孚郡王府、礼亲王府、庆亲王府、克勤郡王府、郑 亲王府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郡王府、惠亲王府 被列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恭亲王府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王府。1982年由国务院定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王府花园已经对游人开放,成为第一 个对外开放的北京王府。恭亲王府坐落在北京前海西街,是清 道光皇帝第六子奕訢的府邸。 恭亲王府有正门两重,均朝南。大门面宽三间,前有石狮 子一对;二门面阔五间。整座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建筑。中 路建筑,进二门为正殿和东西配殿,后面为后殿和东西配殿, 后殿称“嘉乐堂”。这些建筑在层顶镶有琉璃瓦、脊吻兽。东 路建筑,正厅称“多福轩”,后院厅称“乐道堂”,是恭亲王 起居处。西路建筑,正厅称“葆光室”,后院厅称“锡晋斋”。 在三路建筑之后,有50多间、全长160多米的两层后罩楼,东部 称“瞻雾楼”,西部称“宝约楼”。楼中间有一过道,直通后 花园。花园称“荤锦园”,正门为西洋式石拱券门。左右有假 山,迎门立一座刻有“独乐峰”的柱形太湖石。石后有一小水 池。水池后有一面宽五间的“安善堂”,其东有配房“明道堂 ”,其西有配房“棣华轩”。堂后有一方形的水池,并有一组 假山。中路最后建筑为正厅五间,厅两侧各有耳房。除此之外, 在院内还有大戏楼、怡神所、韬华馆、天香庭院、妙香亭、秋 水山房等一系列建筑。 光绪二十四年(1898)奕訢薨,溥伟袭恭亲王,继续住在 府中。民国后的20年代,溥伟将恭王府及其花园押给了西什库 教堂。后因博伟无力还押款,1937年由德国人代为偿还,办起 了辅仁大学,并得到了恭王府的产权。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 由艺术师范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使用。为适应办学需要,先后 拆除了一些建筑,如花洞、花神庙、前院的四合院等,盖起了 几座楼房,其他建筑基本上保存了下来。现除了王府花园对外 开放外,其他建筑仍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占用。 醇亲王府为醇亲王奕 的府邸。奕 为清宣宗道光第七子。 道光三十年封为醇郡王。醇亲王新府是保存较好的王府,其王 府建筑及其规模基本上保持了原样。如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所在地。 雍亲王府为雍正皇帝登墓前封王后的府邸,于雍正三年( 1725)被降旨改为雍和宫行宫。乾隆九年(1744)改建成喇嘛 庙。如今的雍和宫基本上保留了雍亲王府的原貌。从昭泰门向 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大都是雍亲王府时的旧建筑。譬如: 昭泰门原为王府的南朝房,天王殿原为王府的正门,雍和宫原 为王府的银安殿,永佑殿原为王府的正寝殿。其后的建筑法轮 殿、万福阁、绥成楼,也都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或重建、或 改建的。从雍和宫的建筑布局来看,基本上体现了早期北京王 府的特点。 北京王府的破坏,大都从民国开始。但如今,年久失修、 改为他用、推倒重建等因素,仍然在困扰着王府的保存。尽管 一些王府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破坏并没有停止。 在王府内建造了高楼大厦者有之,毁掉王府花园建造大宾馆者 有之,将王府夷为平地建办公大楼者有之。代表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的王府及其花园,毁一座就会少一座,要想再现昔日的面 貌是不可能了。而那些钢筋水泥的建筑到处都是,只要有可能 建造十座、百座、千座也不难。 可王府呢?还能再建吗?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4 , Processed in 1.08243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