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端午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常人春

一、端午由来
旧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三节之一。老北京人在习惯上俗称为五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因“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唐代以前有“端五节”、“重五节”之称,因唐太宗生日为八月初五日,为避“五”字之讳,故改“端五”、“重五”为“端午”、“重午”。

据《康熙大兴县志》载:是日少女须佩灵符,簪榴花,已嫁之女亦各归宁,故又称“女儿”节。

端午节还称为天中节。明·田汝诚《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端午为天中节,人家包黍沭以为棕,束以五色彩丝。”

道教每岁有“五腊”(即“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王侯腊”)。五月初五日为“地腊”。

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起源于江南。其活动内容相当庞杂,是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节日。

其由来有纪念楚大夫屈原之说;有古代吴越之民举行图腾祭之说;有“恶月”、“恶日”驱邪避灾之说;还有始自夏、商、周时的夏至节之说。诸说法中,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纪念屈原。

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把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争时,又定五月初五日为"诗人节"。

2·熙游避灾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龙舟竞渡”;在明清两代的北京则讲究“熙游避灾”。初五日上午,群入天坛,谓之“避毒”。天坛是个祈年的圣地,又是名胜,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又可以游乐,诚是一举两得。过午,有的到金鱼池,有的到高梁桥、满井、草桥、积水潭“饮醵熙游"。其中以金鱼池为最。

金鱼池早在辽代称为“鱼藻池”,“池上有殿,榜以‘瑶池’”因年久失修而塌毁,到了明代连迹址也找不到了,居民们便在这里挖塘植柳,饲养金鱼为业。到夏天绿柳披拂,碎影筛金,不失为一个幽美的风景区。每逢端午,以这里为中心,南至天坛北墙,地势空阔,人们进行赛马活动,形成盛会。于是许多生意人在此搭棚列肆,售卖应节食品和玩物。到了晚清金鱼池淤浅堵塞,已成“秽流”。但每逢端午,人们仍聚集在此“征歌轰饮”以为娱乐。

东便门外的二闸,租船业自五月初一开始营业,虽无竞波之举,但三五知己,可聚于船上小酌,更有八旗子弟在船上弹着三弦,摇着八角鼓唱起了单弦岔曲:

“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椹,棕子五毒。一朵朵似火榴花开瑞树,一支支艾叶菖蒲悬门户,孩子们头上写个王老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彩灵蝠。”(《百本张岔曲》)

“五月五日把端阳庆,节届天中,苍蒲艾虎,物阜财丰,共乐太平。玉楼人酒醉,雄黄把肩并,脸赛芙蓉,石榴花鬓斜衬钗头凤,血染鲜红。浮瓜沉李,水阁凉亭,阵阵荷风划龙舟。夺桥竞彩相争胜,锣鼓叮咯采莲歌,悠悠扬扬真好听,燕语驾声。”(清道光《白雪遗音》)

3·时令鲜品
端午节的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分白桑椹、黑桑椹)。有的商贩出摊叫卖,有的挑着担子沿街吆喝:“赛过李子来,大樱桃!”多以杨树叶作衬托,摆在小磁碟里。有时因为闰四月的关系,到五月节时樱桃已然下市了,商贩们纷纷以“山豆子”来代替樱桃,咸利十倍。

应节食品是棕子。一般是小枣棕子,蘸白糖吃。糕点铺卖的棕子多是比较讲究的,有澄沙、枣泥、奶油,甚至是腊肉、火腿的。后者多卖给南方人。同时,糕点铺卖“五毒饼”,这是一种用模子刻出来有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形糕点。此外,还有玫瑰饼和藤萝饼。

上述这些时鲜和应节糕点多是上供和互相送礼用的。

凡是家有佛堂或供有佛龛、神像者;凡有祠堂或供有宗亲牌位或影像者,从五月初一日上午起,焚香秉烛,设三堂供,粽子三至五碗;五毒节饼三至五碗;樱桃、黑桑椹、白桑椹各一碟。

从四月底至五月初五日是人们互相送礼的期间,除了粽子、以五毒节饼、玫瑰饼为主的糕点外,还有纸盒、铁筒包装的茶叶、中外名酒或商店发行的礼券。

4。天师符和钟馗像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恶五月”。因五月气候湿热,多病毒瘟疫,人们以为“邪祟”,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以箱禳不祥。清人柴桑《燕京杂记》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

天师即道教正一派之始祖张陵(张道陵),据说善于捉妖降鬼。天师符,即道教的符禄。旧时,道教宫观在端午前有为民间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赠送或售卖者。

钟馗据说是唐朝人,曾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于唐明皇,决心灭除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图其形,贴于门壁。后人逢端午节多挂此像,以避鬼邪,沿袭成俗。北京人有的于端午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以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儿”。

但一般人不解其义,因此附会之说,屡见不鲜。把天师、钟馗通称为“判儿”(判官),谓“判儿”手举宝剑,上边飞着蝙蝠为“恨福来迟”。

有的人家还用红纸剪了葫芦或蝎、蛇、蜈蚣、蟾蜍等五毒图案,以白纸为衬,从五月初一日起,与天师符、钟馗像一起贴在门楣上,谓能驱妖避邪。

5·菖蒲、艾草
节前市面上,即有穷苦生意人,从郊区河滩上采来菖蒲、艾草,扎成小捆,卖给居民们。

从五月初一日起,各家便将菖蒲、艾草插在街门的两旁。谓之“蒲剑”、“艾虎”。以避邪驱瘟。

菖蒲具有消除邪气的作用。清人顾铁卿《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明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谓菖蒲为“水剑”,可以避邪。把菖蒲挂在门桅上,象一把锋利的宝剑,鬼就不敢登门骚扰了。

艾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人宗懔 《荆楚岁时记》里说:“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节后有的人家将菖蒲、艾草收藏起来,备作药用或留作生儿“洗三”时,洗、灸之用。

由于菖蒲避邪,所以京城端午时,人们不论贯贱贫户必买蒲鞋,穿之过节。

6·“扔灾”、防病
端午节的活动,有象征性的“扔灾”,也有实际性的防病。

节前,巧妇秀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用彩线穿起来,于五月初一,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上、胸前;小姑娘们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棕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以上这些通称为“葫芦”、“续命缕”、“长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就要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并扔到门外,谓之“扔灾”。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饮雄黄酒,在小孩头上用雄黄面一“王”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之孔。说是在夏日能避诸虫

还有人用古墨装到蛤蟆腹内,于端午午时放在太阳底下曝晒,谓其墨可治病。故有“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的谚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2:08 , Processed in 1.09875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