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菡萏香销,菊傲霜枝,另是一番情趣,人们将菊花当作重阳的象征,称九月为“菊月”。老北京人则直呼菊花为“九花”。重阳节与菊花有关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堆九花山子、堆九花塔、搞菊展、邀友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火锅……这也可以说是群介所创造的“菊文化”吧!
菊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它一向与春兰、夏荷、冬梅并列齐名,为秋季花王。据《燕京岁时记》转引《日下旧闻考》谓京城菊花种类繁多,有陈秧、新秧、粗秧、细秧之别。共列出菊花美名133种,尚有200余种不及备载。北京一般人家,多由丰台花乡买来黄菊,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或栽于盆,或种于花圃,秋来以应节典。富贵之家则雇用“花把式”养菊,可多至数百盆,架成“九花山”或“九花塔”,有的以同色菊花排出“九九”或“天下太平”等字样或各种吉祥图案。这时,一庭秋色,满院寒香,使人赏心悦目,陶冶神智。届时约来三五知己,花前酌酒赋诗,确系雅事。
王府内例有贵族“孤芳自赏”的“菊展”,其规模并不小于当时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唐花坞。请看:金寄水周沙尘著《王府生活实录》所说的睿亲王府每年重阳的菊展:
“所谓菊展,就是各处殿堂、院落,遍摆盆栽菊花,五色缤纷,千姿百态,名菊不下百品。黄色的有“御带飘香”、“二色玛瑙”、“蜜西施”、“金扭丝”、“莺乳黄”、“金荚蓉”等等;白色的有“白牡丹”、“银盆菊”、“白剪绒”、“劈破玉”、“八仙菊”、“青心白”等等;红色的有“状元红”、“醉杨姐”、“二乔”、“晓香红”等等;紫色的有“紫霞觞”、“老僧衣”、“金丝菊”等等。这些菊花可称佳品,而那些花盆亦非常可观。这些细瓷花盆的年份,多在同光以上。有粉彩的,有青花的,有吉祥图案的,有各色开光的,至如烟脂水、珊瑚釉、苹果青、孔雀绿等等应有尽有。其形方圆不等,各尽其妙。”
当年的茶楼酒肆也有菊展,各出花样。并于街巷贴出海报“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其规模较大者,则称“某馆肆主办菊花会”。故每届重阳,凡有菊展的茶楼酒肆,均门庭若市,顾客们在饮酒赏菊的同时,还有斗鹌鹑的、斗蟋蟀的。斗罢,大开“菊花宴”,饮菊花酒,以图延年益寿;吃菊花火锅,以饱节令口福。
民国以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对外开放,每年重阳前后都要搞一次菊展,唐花坞内外,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参观的人潮如涌,就像元宵观灯一样热闹。届时,水榭茶社、来今雨轩茶社坐无虚席。远处假山上则有小学生秋季旅行,在表演儿童歌舞,唱着“菊花开,菊花开,菊花真可爱”的歌,使菊展有声有色,近乎现代人的游乐情调。现代人的游乐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