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来,中国人的信仰即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元末,道教的全真派进一步提出“三教圆融”的主张;明、清以后,满、汉两族,上至皇室,下至百姓,佛、道兼崇已是司空见惯之事。由于民俗是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所以,民俗往往与宗教交织在一起,老北京的风俗也不例外。其中,“还童儿”、“送娘娘”与小孩“跳墙”便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旧时,医疗、卫生工作,跟不上人们的需要,多数家庭缺乏育儿保健知识。有的夫妇婚后,多年不孕,直到中年才有一棵“独苗儿”,还总闹病,待死不活的。求医不成或因家境贫寒无力求医,往往去求神、佛护庇。 过去,庙观都有僧医或道医(并不是巫医),具备一定的中医医术,进行施诊。有的庙观则约请几位中医轮流在庙里坐堂应诊,少收或不收门诊费,同时舍药或廉价售药。这样,一些信教群众或贫苦群众自然会把病儿送到庙观里去就诊。这时,庙观里的僧、道不免就要求家长向神、佛许愿,不是让“还童儿”,就是叫“跳墙”。因为这样就会给庙观里增加许多收入。有的家长出于对病儿的关切与忧虑,则主动许愿。一旦病儿痊愈,家长必然要还愿。久之,很自然地在民间形成了一种风俗习尚。 1.还童儿 “还童儿”属于道教仪式。 清时,北京四围的娘娘庙多得不可胜计,其中最著名的有五座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庙),分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当时都有庙会(见本书第一部分),在数以万计的香客当中,有许多是求老娘娘“保我赤子”而来许愿、还愿的。其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烧香上供,布施钱财、挂匾之外,还有请会、献戏,甚至出巨资修葺殿堂、重塑金身等等。 “还童儿”也是许愿、还愿的一种形式。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小孩是老娘娘恩赐的,孩子久病不愈,乃是由于某些方面不慎,触犯了神灵或其它种种原因,老娘娘要把小孩收回去。所以就到冥衣铺花钱请裱糊匠师付给糊一个小纸人,上贴一红签,写着小孩姓名(未送到庙上之前,把纸童儿的头部用黄纸包上),等到娘娘庙开庙时,由孩子的妈妈到庙里进香还愿,届时就将纸童儿焚化了。这意味着把纸童儿当做小孩的替身,还给了老娘娘。故谓之“还童儿”。孩子妈妈一边叩首,一边祷告:“老娘娘,您大发慈悲吧,可怜可怜我这老大无儿的苦命人,就将孩子赏给我吧!”认为举行了这样的仪式后,孩子就好养活了。 2.送娘娘 “送娘娘”也是道教仪式。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给小孩办满月时,堂会(招待亲友的娱乐节目)结束后,本家老太太(即小孩的母亲)给供在堂上的所谓“满月全神”(即十三位娘娘——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斗姥娘娘、左辅、右弼、送子娘娘、子孙娘娘、催生娘娘、长生娘娘、眼光娘娘、豆疹娘娘和家宅六神——本命寿星、门神、灶王、当方土地、炕公、炕母)的神龛上香设拜,全家按尊卑长幼依次三叩首后,由老太太捧着神龛,如送的远可由小孩的父亲捧着,小孩的大舅在前边打磐,由两人举着一对“宝盖”做前导,即用秫秸扎成一六角架,每角系彩穗,中间挂着黄钱、元宝和千张,谓之“敬神钱粮”。后面紧跟两人,手执一对“绸缎幡”,其中间挂的就象一条条白手绢连接起来,象征着老娘娘赐下来的包布。出门必往东送,俗云:“东送娘娘西送三”。可随意选择一广场焚化。后来,为了节省,多将礼仪简化,祭完娘娘龛以后,在院里(棚里)就地即焚化了。 第二种形况是小孩出了天花,病愈后的“送娘娘”。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云:“当差儿见痘花苗,家供娘娘十二朝。鼓乐深宵送神去,揭□(音楂)贺礼馈炉烧。”又注云:“小儿出痘,名为当差,家供碧霞元君。至十三朝四鼓时,即撤供,送神归庙,为谢娘娘。是日亲朋各以炉烧饼食馈贺,谓之扬(人声)□”。 旧时,小孩出了天花,由于还没有特效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所以,非常凶险,人们以为小孩是老娘娘赐的,小孩的生命完全操纵在老娘娘的手里。因此,只得烧香许愿,求老娘娘保佑,平安渡过这一险关。于是就把“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即老娘娘)的纸像,请到家里供奉。小孩的母亲则必须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一旦小孩病愈(一般为十二天)。人们则认为是件大喜事,值得庆贺;同时,也必须答谢老娘娘。因此,要在第十三天夜间四更天撤供时,举行一个送娘娘归庙的仪式。这种风俗多在前清时代流行,民国以来,小孩多接种牛痘,进行有效地预防,很少有出天花者,此种举动遂逐渐被淘汰。 送娘娘算喜事的一种,富户人家要办酒席宴请宾朋。前来祝贺的除了送礼金外,主要是送一种名叫“鼓盖儿”的点心。(早年,烧饼铺、饽饽铺以硬面做成的两层面皮,中间夹有红糖馅的点心,上面用花纹杆面杖压成小格,中心盖有红戳)。 办事之前,本家须请裱糊匠糊一神龛,将娘娘码儿贴在里边,谓之“娘娘驾”,(故老北京喻不坚固之物为“娘娘驾”——本此)。供于正厅中央,陈设五供,高点红烛,用全份敬神钱粮压在蜡扦底下,垂于供桌两旁。供品为三至五碗“鼓盖儿”点心和苹果之类的鲜货。 夜间四更之前,即由本家老太太(即小孩的母亲)至“娘娘驾”前上香,全家及近亲们一一叩拜。这时,鼓手们便以大锣、大铜鼓(俗称“大疙瘩锣”)唢呐、笙管、水钹奏起了敬神的庄严乐曲。拜罢,撤供。随即请娘娘“起驾”,如是巨码神龛,当由二人、四人乃至八人抬着,以示庄重威严,如是小龛则由本家老太太一人捧着,由鼓乐前导,后执两对宝盖。照例由小孩舅舅敲着磐,出门往东送之,至附近广场焚化。 如是贫户,则不办事,只有近亲们自发地送几包“鼓盖儿”点心或其它食品,表示祝贺,聚在一起,吃顿卤面。只是本家老太太在夜间四更时分,给老娘娘的纸像烧一股高香,磕三个头,之后,将娘娘码儿请至大门外,往东走上几步一焚,即宣告礼成。 小孩出天花痊愈,送娘娘之后,紧跟就要向附近邻居各家捡钱,打一挂“百家锁”,还要向各家要一寸布(杂色的),做一件“百家衣”,以象征小孩长命百岁。 3.跳 墙 “跳墙”属于佛、道两教均有的仪式。 过去,有的小孩并非有什么大病,只是体弱,但经算命的占卜,认为“不好养活”。还有的说什么“□父母”等无稽之谈。于是:大人就把孩子送到庙里,当所谓“跳墙和尚”,或“跳墙道士”。据说,还有极个别的当了“跳墙喇嘛”。以达到为孩子消灾却病,祈祥解厄的目的。 “跳墙和尚”、“跳墙道士”或“跳墙喇嘛”均不是正式出家修行者,也不受戒,只是在庙里挂个名,所以又叫“记名和尚”、“记名道士”。这种风俗多流行在四十年代以前,通常是先让小孩到庙观里认一位和尚或道士为师父,成为“记名弟子”,然后,隔若干年,再举行一个“跳墙”仪式还俗。 佛、道两教的小孩“跳墙”仪式大同小异。现以佛教的小孩“跳墙”仪式为例。 富有的人家,领小孩到庙里认师父,须事前给小孩剃头洗澡,从头上到脚下,换一套僧装,还要送庙里和师父许多礼物。其中,必须要给师父定做一双僧鞋,将小孩的一小撮头发纳入鞋底。请一至三堂大供(如蜜供、套饼、面鲜、鲜果之类),封上若干“香资”(现钱)做为奉献。择日把小孩领至庙内的大殿上。首先由家长上香,叫小孩给佛、师爷爷、师大爷、师父及师叔等,俱行三叩首礼,如受礼人因故未到,亦令小孩向佛三叩首,谓之,“冲上磕了”。然后,师父即给送过来一个红封套,内有红帖,上书:“皈依三宝弟子法名某某”,将一挂用红丝绳拴着三枚小铜(银)钱的所谓“锁”和一挂佛珠给小孩挂在脖子上,随即与师爷爷、师父和本庙僧众、居士们一起,举行一个礼佛仪式,由僧众、居士们高声唪诵《吉祥咒》、《大悲咒》并绕佛举扬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号。交供后,由小孩的家长出资,用素筵给僧众们摆斋。 师父可以随意送徒弟一些礼物,如僧衣、僧帽、经书、木鱼等。如是孩子年岁很小,还需给一个“百家垫子”,晚上,让小孩把它铺在枕头上,当枕巾使用。 小孩认师父后,成了记名弟子,虽然意味着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但不见得真的到庙里去修行,也不用到庙里去过与僧人一样的宗教生活。只是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节日,例如:每年旧历二月十九日观音菩萨诞辰、四月初八日佛祖释迦牟尼诞辰、六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得道、七月十五日盂□盆会、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十一月初八日阿弥陀佛诞辰、十二月初八日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等,有盛大法会时,跟着家长来庙里进香、“随喜”就行了。 至于什么时候“跳墙”,并无具体规定。但凡记名和尚都必须在结婚前三天举行“跳墙”仪式,表示还俗。 按旧例,小孩“跳墙”那天,家里要舍给庙里一头驴,或者请冥衣铺给糊一头纸驴,表示代替小孩今后给庙里出力,侍奉“三宝”。即佛、法、僧。还要做一套僧装,包括僧帽、僧鞋、僧袜,但并不给小孩穿上,而是摆在殿上,表示刚脱下来的。此外,还须买五十双筷子(共一百根)、新扫帚、新簸箕、新掸子各一把,摆在殿上备用。殿前,设一条板凳,上面搭着五尺红布,表示是寺庙的红墙。 仪式在僧众们用斋后开始。首先由家长带领小孩上殿设供焚香,给佛、师爷爷、师大爷、师父和师叔等依次叩首礼拜,师父即将原来所挂之“锁”上的三枚小铜(银)币用剪刀折下,让小孩用新买来的扫帚、簸箕假装儿的打扫一下殿堂,无非是将供桌前地下的高香包装纸和香灰扫扫。然后,由两人扭起一块红布,让小孩披上新做的僧袍,站在底下,面朝殿外。这时,师父便走过来,说道:“自小多灾害,父母担惊骇。自许人空门,全恁佛爷带。前殿不打扫,后殿不礼拜。脱下僧袍来,赶出山门外……”说着即将一百根筷子一齐撒手,落在小孩头顶的红布上,意为打了一百禅杖。简单的则不用红布,只是师父用戒尺一比划,就算打了。这时,小孩要马上将僧袍甩掉,跳过殿前代表庙墙的板凳,跑出一百步,不要回头。随后,僧众和居士们即齐声唪诵《消灾免难经》即《吉祥咒》。最后,由值堂和尚将香根请下来,有纸驴者当一并焚化,遂告礼成。 小孩从庙里“跳墙”跑出来,见着头一个澡堂子、理发馆就要洗澡剃头。表示一切都从新更始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7:59 , Processed in 1.09029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