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弯儿”,该是个京津通用的字眼儿吧? 在北京,遛弯儿曾是富贵闲人的行径,多少含着些遗老遗少气。“提笼架鸟”自是“遛”的常备内容,“坐茶馆儿”、“泡澡堂子”又往往是“遛”的曲儿尾子,身分低的京里人虽也并非不遛弯儿,只是遛得不那么透着滋润罢了 北京解放了。遛弯儿的内涵也悄悄儿变着,先是退休老职工,足食丰衣不说,还讲究个健身延寿。太极拳、八卦掌、站桩功,都成了虔诚从事的早课;而把这些串缀起来的,就是闲而不散的遛弯儿。后来,渐加些新节目:遛鸟儿、吊嗓子、下棋,就更有个意思了 经过十年大乱,遛弯儿似又有些不同。顺便说一句,那年月,连太极拳的招数,如“海底针”,也非改叫“革命到底”不可,就更甭提清唱传统京剧了。如今,不但活动多样了,如气功就分郭、赵、孙诸派,清唱也添了评剧、梆子。而且,遛的队伍也有所扩充。似乎从《人到中年》一出,中年知识层就渐渐也“遛”了起来。除遛鸟儿、唱戏,项目与老年的大体不差 这几年,遛弯儿开眼多了。先是农贸市场一开放,就对土产水鲜儿来个先睹为快。后是个体店儿、个体摊儿,把“洋广杂货”也纷呈于巷尾街头。多年罕见的传统正庄货,像永乐店的小磨香油,令人翘首的俏货,如印着奥运会五连环的纯棉无领衫,都能不期而遇。至于那些高层建筑的崛起,像通体用钢化玻璃镶面的长城饭店,从打夯到封顶,都有看头。遛弯儿的在仰头落帽之余,还真长些知识。比如,那新型起重机,牌子叫“艾迪美”,由意大利进口的之类 近几个月,遛弯儿的眼福可更大了。且不说天安门依古制彩饰如初,那些飞檐下复原的灵禽瑞兽的名目足以让人赞叹:且不说紫竹院、陶然亭今胜于昔,史话新风都堪可开人眼界;只说那些新建在街头的草坪、花坛,就让你两眼不够使的。那些串儿红、早菊、天冬、月季不去说它,就连米兰、月桂、佛手、香橼,都挤到街面儿上亮了相儿。那些衬着草色林荫的街头雕塑,也站了起来— —中国美术馆旁的太湖石变形塑、和平西街口的不锈钢鸽子……都让人赏心悦目。至于京师历代名人的府第、墓葬,乃至庙宇、会馆、店肆,如恭王府、马骏墓、白云观、绍兴会馆、六必居 ……,都各自藏着些或悲壮,或凄婉、或惨烈、或神奇的故事,现经修复,一任今人去凭吊,流连 “这遛弯儿,敢情不光图个舒活腿脚儿。遛这么一趟,见识多少东西呀,”一位退休多年的邻居,昨儿个从地坛遛回来,说:“越遛,我就越开眼,开心,开窍儿了……” 可不么,北京快成个绿化、美化、知识化的巨大的现代化社会群落,成个兼有自然的、历史的、艺术的博物综合实体了。常在这样的环境里遛遛弯儿,真会遛出些个新精神儿呢
一九八四年九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