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明代名“拱极”城。清代改名为拱北城,始建于明崇祯十年,即一六三七年。建城的原意是屯兵以守卫京城。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议者谓卢沟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又须筑城以卫兵。于是当桥之北(按:应为桥之东。该文,全把东西向误为南北向了),规里许为斗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特设参将控制之。” 这段文字说的很清楚,此城方圆不过里许,但是建造的坚固而雄伟,只为驻兵之用,而不是为居民或商业集镇所建,实际上是一个大堡垒。明代在北方除大规模修补长城外,还修建几个这种专为驻兵的城,如锦州地区的“兴城”等。戚继光当年曾明确规定,象这样三里大的驻兵之城,应由一万户老百姓来供养。“拱极”城不过里许,大概有三千多户居民就能供养得起了。因其位于畿辅重地,故建造的“俨若雄关”。 清因明制,仍为驻兵之所,只是改为“拱北城”。那么“宛平’’之名又从何而来呢? 辽时曾把唐称幽都的地方改名为“宛平”。明代初都南京,此地设。此平布政司”。改大兴府力北平府。及迁都北京,因系皇帝所在,永乐年问,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府内设二县,一为大兴,一为宛平。二县署均在城内,为畿辅酋邑。 明·沈榜在万历年间所著之《宛署杂记》,明确记载了宛平县署在北京城内,“北安门之西”,约在今交道口西一带; (大兴县胡同在今交道口东南)县辖范围为:“城内分土:前从棋盘街,后从北安门街以西”;以东则为大兴县界。城外分土,其西南界为“由卢沟桥六十里至稻田村,抵良乡界修。 这时拱极城尚未兴建,自然同宛平县署毫无关系。 清因明制,宛平县署仍在城内,与拱北城亦无关系,不过在县辖地区之内而已。 辛亥革命后,改府为尹,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驻兵制度废,因城垣坚厚,有人提议把宛平县署移到这里,改北京城为市区,但是未能立即实行。一九一三年,曾强令县署迁移,但次年仍回到城内。至一九二八年,实行市县区域划分,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署方正式迁到这里,但是并无值得称道的建设。当时民间有谚语:“卢沟桥最大的是风,最小的是城”。又说:“城里最多的是土,最少的是兵”。因为这城名为驻兵,但驻兵制度久已废弛,又无市政建设,故有此讽刺。 县署迁到这里仅九年,“七·七”事件发生,宛平城首当其冲,真是起了保卫祖国的作用。当时的河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驻在城内,曾派员缒城而出,与日军交涉。此后不久,该城即陷入敌手。但是“七·七”伟大的全民抗战由此发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荣的一页,宛平县城由此名垂史册,为世界人民所纪念。 这就是宛平县城的简要历史及其名称的由来。从一六三七年始建至一九三七年抗战,恰恰为三百年。这三百年中。二百七十多年为兵营,八年沦入敌乎。目前城墙上尚有日军当时炮击的累累弹痕。这些弹痕在现在修城时已保留下来,并立牌说明。 宛平城是北京地区唯一保留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最近修城时,发现有明代建城和清代修葺时用的城砖。这次重修时均仍用上了。这座名城,最大的纪念意义在于“七·七’’抗战。为后世所景仰,应该认真保护。但是保与用应结合。所以不应随便派用场,进行一般旅游娱乐建设,而应就其历史价值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以保卫祖国奋起抗战的实际例子,起团结爱国、建设精神文明的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