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年期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禁火寒食(一种旧俗,时间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两天。 据说是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晋文公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了国君,他犒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漏掉了给他极大帮助的介之推。介之推非常鄙视那种争功讨赏的人,他和母亲一起到绵山隐居。 晋文公想起自己忘记了奖赏这个贤臣,亲自去请,方之推背着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知道他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定会背着母亲出来。 于是下令火烧绵山,火烧了三天三夜,但仍不见其出来,火熄后,只见介之推背着老母靠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根死去了。 晋文公把他们母子安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立庙纪念,下令每年到介之推烧死的这一天,也就是清明前一天,全国禁止烟火,家家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又叫禁烟节。)、荡秋千、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踏青(又叫春游、古称探春、寻春;取义人人如花如草的青翠。)、植树、放风筝、扫墓都是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或者5日,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环境和凄凉哀怨的气氛。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过去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时所唱十二个月小曲之一。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白杜鹃。” 清明扫墓,是中华民族崇本尊亲、“慎终追远”之孝道的具体表现,已成了相沿已久的习俗。然尔,各地的清明也有其不同之处。 老北京人特别重视清明节,清代《帝京岁时记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掣盒,轮撵相望。”扫墓时,除了坟前陈列酒食叩头祭扫外,还需树纸幡,培新土、烧纸钱。 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其实,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荣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趸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杭州的清明,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云集,樽酒担食,山家村店,享浚遨游,或张幕籍草,并鲂随波,日暮忘返。”这里描写的既是去上坟又是去春游。 浙南有一个地方,清明那天亲朋聚集,家家户户都置办酒席,供客人饮用。不论是否认识,都可以随意入席,一律受到主人的款待。 上坟的日子,即使遇到大雨,也从不推迟。在祭扫时,铲除杂草,整理墓碑,添加新土,插上纸幡,供奉佳肴,燃香奠酒,然后从长辈到晚辈按次序跪拜。祭后,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 妇女或者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柳枝,将撒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清明节插杨柳 古代每年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插上杨柳,这个风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古时候,那些财主老爷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粮食吃不了,霉烂了,就倒在河里。而穷人们连肚皮都填不饱,忍饥挨饿,四处逃荒要饭。这天,土地神到人间巡查,看见河里有许多倒掉的霉烂五谷,于是上天禀报说:“土地长出的五谷都被人给糟蹋了。”玉皇大帝闻奏,立即令火光菩萨倒人间去降天火。 这天正是清明节,火光菩萨带着火龙火柱,脚踏白云来到人间,只见三五成群的人出去讨饭。火光菩萨想:既然把粮食倒在河里,为什么这些人又没有吃的呢?先看看再说。于是他就变成个讨饭的叫花子,来到一家穷人门前。那穷人见他可怜,将端到自己嘴边的一碗野菜给他吃。火光菩萨才知道把五谷倒在河里的是财主们。便叫这家穷人转告贫寒人家:这一天都在门前插上柳条。 这天晚上,财主们的房屋突然都燃起了熊熊大火,而穷人人家插了柳条,都平安无事。后来,人们为了防火避灾,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就在门前插上青青的柳条了。多少年来一直如此。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46 , Processed in 1.08618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