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1944年,是阴历甲申年。那年的3月19日至22日,郭沫若先生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上连载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距郭老三百年前的1644年那个甲申年,是个风云变幻、动荡沉浮的年头。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缢死煤山、吴三桂献关降清、李自成临危称帝、多尔衮占领京城、顺治帝入关登基,这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史剧,就像伴随着京剧的“急急风”鼓点,相继在甲申年搬演。而主角们的主要舞台,即是在皇宫大内的武英殿。 1644年2月8日,是那个甲申年的阴历正月初一。那一天,是38岁的李自成的永昌元年的开端,是7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的顺治元年的开端,也是35岁的朱由检的崇祯十七年末日的开始。 让我们看看,这几位甲申主角,在那一天都在做些什么: 西安———自1629年起兵造反,已转战15年的李自成,那天在西安称王,建国号为“大顺”,改纪元为“永昌”,颁发了讨明诏书,宣布要向北京进军。 沈阳———7岁的福临,已于上一年在其父皇太极死后,登上清国皇位,定甲申年为“顺治元年”,命皇叔多尔衮为摄政王,代掌大权。那一天,多尔衮率王公大臣在沈阳清宫向福临庆贺顺治年的第一个新年。 北京———焦头烂额的崇祯帝,也想接受新年朝贺,可是殿上站班的竟仅有锦衣卫一人,端门城楼上召唤百官上朝的景阳钟不停地鸣响,姗姗来迟的官员个个心慌意乱,朝班大紊。 甲申大年初三,李自成命大将刘宗敏率二万前锋先发,自己亲统大顺军主力北渡黄河,杀入山西。值此危亡之际,已不再相信任何人的崇祯帝,派出十名太监,分赴各前线要地监军。 正是其中一名太监杜勋,在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县)献城投降。宣府一失,京师门户洞开。1644年4月21日,大顺军攻占居庸关,4月22日,火烧昌平十二陵(要待崇祯帝入葬之后,方能凑成十三陵之数),4月23日,大顺军包围北京城。 崇祯帝中了调虎离山之计,误将主力派往京南去防堵,围城中只有老弱兵五万余人,甲仗不足,竟有手执木棍以充数者。崇祯帝平生最宠爱的太监见风使舵,献出广宁门(清改广安门),大顺军蜂拥而入。 4月24日夜,绝望的崇祯帝在乾清宫命三个儿子易装出逃,在坤宁宫逼周皇后上吊,在昭仁殿剑砍其女昭仁公主。 4月25日凌晨,崇祯帝亲自登上端门,撞响景阳钟,但文武百官无一人前来救驾。不死心的崇祯帝登上煤山(清改景山),望见城内遍地战火,皇宫眼看不保,遂吊死在老槐树上,尸体挂了3天,才被大顺军寻见。 4月25日中午,李自成由德胜门入城,经承天门(清改天安门)进宫,以武英殿为办公处。大顺军将领一入京城锦绣之窝,即迅速腐化。大将刘宗敏占据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府(在今张自忠路),李过占据袁都督府,谷可成占据万驸马府,田见秀占据曹驸马府。将领们整天追索银钱,宴舞享乐,丞相牛金星坐着大轿,遍请同乡,夸示富贵。孰不知一个天大的阴谋正在山海关酿成。 吴三桂,辽东人,武举出身,靠其父吴襄势力,出任都督指挥,此时统四万精兵,镇守山海关,一个月前才晋封平西伯。 吴三桂的旧上司洪承畴、亲舅祖大寿、亲哥吴三凤、表兄祖可法等人均早已降顺清国。在这些降将劝诱下,再加之老父吴襄和爱妾陈圆圆遭刘宗敏扣押,遂决定降清抗李,并袭击了已到山海关的大顺军先头部队。 消息传至北京,李自成居然说:“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他命工匠将搜罗到的大批金银器皿铸成金银锭,征发骡马运往西安。5月17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召集军事会议,拟派大将刘宗敏出征山海关。刘竟顶撞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好率队亲征。刘宗敏不好再推托,又傲慢地说,吴三桂有什么了不起,我到之后,只用靴尖就轻轻踢死他! 5月13日,清国派摄政王多尔衮,挂“奉命大将军”(清最高等级的将军头衔)之印,统八旗军三分之二的主力,避开山海关,走北路出发征明。 5月18日,多尔衮兵过辽河,才获悉京城已破,明朝已亡。降将洪承畴献计,改征明为征大顺,乘机夺取京城。 5月20日,多尔衮兵至翁牛特,接获吴三桂的求援信,大喜过望,下令转道,日夜兼程杀奔山海关。 5月26日,大顺军向山海关猛攻,吴三桂拼死抗拒。当晚,多尔衮兵至山海关以东十里处,见有炮火向东射击,顿起疑心。他与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计议,莫非是吴三桂设下圈套,诱我们来钻?遂停兵不动。吴三桂为表明降清诚意,一夜派八批信使联络。 5月27日凌晨,又命炮火轰开包围圈,乘快马亲至清营,面见多尔衮,并剃发称臣。多尔衮率军开入山海关,命吴部臂系白布为号,天明再战。这边厢阴谋已定,大顺军浑然不觉。 5月27日晨,吴、李两军在山海关北侧一片石恶战,至午,吴军渐难支撑。忽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多尔衮乘势命八旗骑兵冲锋陷阵,大顺军溃败,刘宗敏负伤。当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 5月31日,李自成回到京城,组织兵马在京郊拦截吴、清联军,又遭大败,刘宗敏再负重伤。李自成怒杀吴三桂之父吴襄等家人38口。 6月3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做了一天大顺皇帝,封妻高氏为皇后,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坛代为祭天。入夜,李自成下令放火烧宫,6月4日凌晨,大顺军退出北京,经山西撤往西安。武英殿是唯一幸存的宫殿。 6月6日,明朝百官传闻吴三桂保护崇祯太子回京即位,遂带领銮驾仪仗,齐集朝阳门跪接。不料迎来的却是清军马队,为首的正是多尔衮。无耻的明朝百官们(好官已被崇祯帝革、杀殆尽)顺势请多尔衮乘坐龙轿,抬入武英殿。7月1日,多尔衮在武英殿陈奏明朝仪仗鼓乐,接受明朝百官拜贺,行使摄政王大权,传令归顺的官员皆升官一级。 7月14日,多尔衮在武英殿决定迁都北京,派官员去沈阳迎接顺治帝。10月19日,顺治帝由其母孝庄太后陪伴抵京,住进武英殿。而多尔衮则搬往明朝的南宫,即今南池子大街的普渡寺。10月30日,顺治帝去天坛祭天,又举行了一次登基大典,以示他今番是天下的皇帝。 1645年3月17日,牛金星在湖北襄阳投降清军。5月19日,刘宗敏在武昌被俘遭杀。6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被乡兵袭杀。顺治帝闻讯,在武英殿举办了盛大的庆贺仪式。顺治帝在武英殿直住到1646年1月27日,才搬往重建后的位育宫(即今保和殿)。 三百六十年尘埃落定,当年的风云人物皆已化作史书中的章节片段。唯有留下了历史过客足迹的武英殿,仍矗立在紫禁城内西南一隅。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永乐年,是一组宫殿群。其正门武英门,面阔五间,黄色琉璃瓦歇山顶,坐落在汉白玉栏杆围护的台基上。门前环绕着内金水河,上跨三道石桥,结构精英,气势恢宏。武英殿,已列为故宫20年维修计划的首项重点,现正在大修。隔着顶天立地的天棚,笔者无法窥见那神秘的武英殿本体,只是从图纸上得知,其后部还有规制不凡的敬思殿,两翼是东西配殿凝道殿与焕章殿。院里的63间廊房,就是著名的乾隆修书处,这里刻印的书籍,就是为古书界称道的弥足珍贵的“殿版书”。 故宫所有的匾额,本都是清朝留下的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今日的武英门,只有一行汉字,则是清亡之后,袁世凯要当皇帝期间,命人重新题写制作。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4 , Processed in 1.16884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