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国时期(一)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红罗厂事件

  红罗厂事件 1912年1月26日,革命党人彭家珍在红罗厂刺杀宗社党魁良弼事件。彭家珍(1887一1912),字席儒,四川金堂人。成都陆军武备学堂毕业。1910年夏,加入同盟会。19.12年11月中旬任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准备用炸弹击毙宗社党魁良弼,以此促使清廷早日崩溃,彭为此写下"绝命书"。1912年1月26日,彭乔装至西四北红罗厂良宅,借送名片炸断良弼左腿,彭自己当场牺牲,时年23岁。良弼伤重,于两天后死去。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2年2月,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人为组织中国青年学生赴法国进行半工半读,在北京发起留法俭学会。俭学会在北京成立了留法预备学校,两年内组织了100多人赴法俭学,10多家赴法"居家俭学"。1915年,蔡元培等又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和法国人欧乐、穆岱等发起在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1917年国内也成立华法教育会,组织更大规模赴法勤工俭学。1919一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其中著名者有徐特立、蔡和森、蔡畅和其母葛健豪、王若飞和其舅黄齐生、向警予等。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等也在这一时期先后赴法勤工俭学,并于1922年6月在巴黎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这一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政治和科学技术工作的杰出人才。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在北京病逝。吴稚晖(1866-1953),江苏武进人。原名眺,后改名敬恒,清光绪举人。1905年在法国参加同盟会。死于台湾。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曾名煜瀛。清大学士李鸿藻之子。1906年创"世界社"。办中法大学,孔德学校等。死于台北。张继(1882一1947),生于河北沧县。字博泉。与章炳麟、章士钊、邹容办《苏报》、办《国民日报》。病死南京。
 

民元国会

  民元国会 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1912年底至1J913年初选举产生,分参、众两院,其中国民党议员占多数。1913年4月袁世凯被选为正式总统后遭解散。1916年8月复会。次年6月被张勋解散。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指使安福系操纵选举新国会,又称安福国会。孙中山率领旧国会中部分议员南下广州,组织军政府。1922年6月曹银恢复旧国会,收买议员选他为总统。1923年lO月冯玉祥举行北京政变,旧国会从此消失。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等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8月25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推选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1912年底国会开始选举,国民党获多数议席。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死宋教仁。4月,俄、英、日、德、法组织的五国银行团,同袁世凯政府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以盐税收入为抵押,借款2500万英镑。宋教仁被刺和善后大借款后,一些国民党籍的省都督通电反对借款。6月袁世凯下令免去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职务,派兵进入江西。李烈钧在江西,黄兴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史称"二次革命",7月底,李烈钧从湖口败退,黄兴出走南京,宣布独立的各省取消独立。9月初,北洋军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
 

《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政府以支 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于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凯提出21条秘密条款。

  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山东土地不得让与他国; ②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 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④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⑤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 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问有修筑铁路权。袁世凯派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同日本代表秘密谈判。5月9日,袁除对第5项外,均予承认。5月25日,陆徵祥与日驻华公使日置益在北京签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激起中国人民反日爱国运动。陆徵祥(1871-1949),上海人,字子欣。1912年任袁世凯政府国务总理和外交总长。1919年巴黎和会时任中国总代表。
 

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迫使孙中山答应,只要清帝退位,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2月12日宣统皇帝迟位,14日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1915年初,由总统府美国顾问古德诺和日本顾问有贺长雄先后发表文章,鼓吹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同年8月,由杨度、严复等6人组织筹安会,并通电各省派代表至北京"请愿"改变国体。设立"大典筹各处",准备了龙袍、玉玺。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准备1916年元旦登极。蔡锷等于1915年12月25日,在云南组织护国军政府和护国军,发布讨袁檄文,旋即挥师入川作战。孙中山派党员至各地组织武装,进攻袁军。各省相继宣布反袁。袁调兵镇压无效,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同年6月6日病死。袁世凯(1859-191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1895年始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灰戊变法期间,出卖维新派而得到慈禧宠信。1901年继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及练点处会办大臣,成为北洋军阀首领。
 

筹安会六君子

  筹安会六君子 又称洪宪六君子。1915年8月,杨度、 孙额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发起组织筹安会,以讨论国体问题为名支持袁世凯称帝。

  杨度(1874-1931), 湖南湘潭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为近代中国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家与翻译家。与另一近代翻译家林纤(林琴南)合称"林严",1896年译成《天演伦》。
 

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与段祺瑞国务 院因对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府院之争"。6月, 黎免去段国务院总理职,并电召驻徐州张勋进京调停。张 率5000名辫子兵入京,于7月1日拥戴清室复辟,改民 国6年为"宣统九年",易五色旗为龙旗。复辟消息传出,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通电反对,孙中山发表了《讨逆宣 言》。段祺瑞组成讨逆军,在天津附近马厂誓师,7月12 日攻入北京,张勋兵败,逃入荷兰使馆,复辟即告结束,历 时12天。张勋(1854-1923),江西奉新人,字绍轩。历任 江南提督、江苏巡抚。病死天津。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 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言不用文言而用白话。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他们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文言文源于先秦时期。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盛。先是用较近于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传播佛教教义,到明、清时期则出现用口语书写章回小说,不少学者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一致。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过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之言"、"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以后黄遵宪主张"我手写我口",引俗话入诗;裘廷梁则倡议"白话为维新之本"、"崇白话而废文言"。梁启超创制新文体。清末到民国初年,由于废除科举制度(1905)、辛亥革命成功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文学 改良刍议》,提出白话文学是文学的正宗。这个意见的提 出,是白话文运动开始的标志。得到陈独秀、钱玄同的响 应,钱玄同提出,在强调文学革命的时候,应首先考虑应 用文的改革,1918年1月,《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5 月,鲁迅在《新青年》上用白话文发表《狂人日记》。同年 底,李大钊、陈独秀创办白话文周刊《每周评论》;北京大 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了白话文月刊《新潮》。

  白话文的兴起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反对,如古文家林 纾指责白话文为"引车卖浆者言",胡先骕认为白话文"随 时变迁"后人看不懂。与主张白话文的蔡元培等展开了一 场关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论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后,白话文运动得到迅速发展。一年之内出现400多种白 话文报纸。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命令小学教科书改 用白话文。以后,虽有胡先骕、章士钊先后办《学衡》杂志 和《甲寅》周刊,继续反对白话文,但经鲁迅、白涤洲、唐钺 等人在《向导周报》、《民国日报》上发表一系列文章,证明《学衡》派、《甲寅》派自己也做不通古文,这样,使白话文在散文、应用文、各类文学作品甚至诗歌等方面都得到采用。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论战文章,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一运动结束了几千年来以与口语脱节为特征的文言文在社会上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历史上首次由学生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日等协约国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会议。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收回日本从德国手中夺走的在山东的权益。但遭到列强拒绝。北洋政府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后,北京学生3000多人从沙滩北大红楼出发,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并火烧赵家楼曹汝霖宅院,痛打章宗祥。北洋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学生30多人,全北京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立即举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天津、广州、长沙、上海等地学生纷纷响应,中国在日本、法国等地留学生以及在南洋等地的侨生也举行爱国活动。到6月3日、4日,北洋政府又逮捕北京学生近干人。6月初上海、天津、南京、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首次政治罢工。6月6日-10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去曹汝霖、陆宗舆与章宗祥的职务,并于6月28日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也是彻底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各地展开。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人物有罗家伦、傅斯年、段锡鹏;许德珩等。罗家伦(1896-1969),浙江绍兴人,字志希。倡导新文化、白话文。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死于台北。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研究历史语言。死于台北。段锡鹏(1897-1948),江西永新人,字书贻。死于上海。许德珩(1890-1990),江西省九江市人。创立九三学社。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病逝于北京。曹汝霖(1877-1966),上海人,字润田,任袁世凯政府外交次长、交通总长。参加与日本谈判二十一条。抗日战争期间任汉奸组织"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死于美国。章宗祥(1879-1962),浙江吴兴人,字仲和。任驻日公使。病死上海。陆宗舆(1876-1941),浙江海宁人,字闰生。参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抗日时期为汪伪政府顾问。病死北平。
 

北京市民宣言

  北京市民宣言 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起草的宣言。内容有取消对日密约,罢免卖国官吏,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改造北京政权等。陈独秀在前门外散发《宣言》时,被密探逮捕。经社会各界营救,9月16日获释。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字仲甫。北京大学教授。主编《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后组织取消派,被开除出党。1942年病逝于四川江津。
 

直皖战争

  直皖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首领、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同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及奉系军阀张作霖发生冲突。1920年7月14日,直奉两系联合对皖系发动战争。战事在北京周围的涿县、高碑店、琉璃河、杨村一带进行。至18日,皖军战败,段棋瑞通电辞职,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曹锟(1862一1938),天津人,字仲珊。1923年当选为大总统。北京政变时被囚禁。后被获释。病死天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23:58 , Processed in 1.1682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