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北京(1368—1644年)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八月,定应天为南京,汴梁(今开封)为北京,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1370)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核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三月,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其孙朱允炊继位,是为建文帝。朱棣建文元年(1399)起兵北平,发动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攻下南京,夺取帝位。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正月,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 (1406),朱棣下沼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永乐十八年(1420)完工,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正式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为陪都。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参酌南京城池宫殿规制而营建的,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四隅角楼,巍然高耸。宫城有六门,正南第一重为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第二重为端门,第三重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 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官城内,前部为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外朝,以奉天(后改名为皇极)、华盖(后改名为中极)、谨身(后改名为建极)三大殿为主体,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后部为皇帝和后纪居住的内廷,以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六宫和西六宫为两翼。最后为御花园。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围18里,有六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大明门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承天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这样的布置改变了元朝“左祖右社”远离皇城的布局,使太庙与社程坛紧连着皇宫。承天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有联榴通脊的干步廊,组成“T”字形广场。广场两侧宫墙的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排列着中央政府的主要官署,从而改变了元大都城内中央衙署分散的布置。这样,宫前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宫后的御苑,宫左的皇史宬,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内城称京城,又称大城,后来增筑外城,才有内城之称),城周长45里,城墙高约12米,全部用砖包砌,开有九个城门:东为东直门、朝阳门,南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为牟成门、西直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正统四年(1439)修成内城九门城楼,各门外建牌 楼,城四隅立角楼,又深浚壕堑,砌以砖石,并改九门木桥为石桥。正阳、崇文、宣武等门,各设水关,内外三层,分设铁栅。 外城环内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外城增筑较晚。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曾率鞑靼兵攻到北京城下。明廷为加强京师城防,仿“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之制,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筑外城。原计划把内城整个围住,因财力不足,只修了环抱南郊的外城。外城长28里, 共有七门:左为东便门、广渠门,南为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右为广宁门(清改为广安门)、西便门。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又修筑了外城的门楼和瓮城,绕外城挖了护城河,东便门与西便门各设水关和铁栅栏。于是,北京城平面呈“凸”字的图形。 明代北京城由一条8公里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为全城布局的依据。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皇城后门之北的钟鼓楼,是这条中轴线的终点。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而对称展开。以紫禁城为中心的北京城的建设,反映了当时国力的强盛和建筑技术的高超。永乐年间负责宫殿和其他工程的,是几个工匠出身的建筑师,包括木工剻祥、瓦工杨青和石工陆祥等人。明代还大规模地兴修长城,今存长城多为明建。 永乐年间,由于移民、军户等对郊区进行屯田垦荒,北京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发展。除种植杂粮外,水稻的种植更为普遍。京郊的园艺业发展更快。海淀一带农民以种菜为业,有的菜农还发展了“穴地笼火”种植法,在冬天也能种出新鲜蔬菜。丰台草桥一带农民以种花为业,著名的有牡丹、芍药。 永乐帝迁都以后,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轮班匠来京服役,还有数万户住坐匠从南京等地搬来。全国各地能工巧匠聚集北京,促进了北京手工业的发展。其中建筑、木制、凿石、烧灰、琉璃等行业,为建造北京宫殿、城垣、坛庙、苑囿等做出了贡献。兵仗工匠(如弓箭匠、火药匠)和军器工匠,制造各种军械、火器,变化百出。手工业中的特种工艺,景泰蓝制品,因明景泰年间的产品极为精美而得名,几百年来一直驰誉中外。 北京的商业区位于正阳门外和东四牌楼、西四牌楼。正阳门大街以东有果子市、鲜鱼口、瓜子店,以西有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钱市胡同等,都是各种专业市场的名称。东四牌楼附近有猪市大街、小羊市、礼士胡同(驴市胡同),西四牌楼附近有马市大街、羊市大街、缸瓦市、粉子胡同等, 都是热闹的商业区。除商业市场外还有集市。东安门的内市、都城隍庙的庙会、东四牌楼以南的灯市等,都定期开市。 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有两处,在南京的叫南监,在北京的叫北监。永乐年间在北京国子监学习的学生约有一万人。其中还有朝鲜、暹罗和安南的学生。明朝规定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和殿试,每隔三年就有成千上万的考生齐集北京。从永乐十三年乙末科(1415)开始在北京举行会试,到祟帧十六年癸末科(1643),共开78科,22967人成为进士。明政府还在太医院、钦天监、四译馆内设科,培养医药学、天文学等方面的人才。四译馆分为八个馆,学生们在这里学习少数民族和各国的语言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和缅甸文、梵文等。 京师的戏坛,在元杂剧的传统艺苑里又移植了源出苏州、昆山一带的昆曲。在明朝后期曾演出汤显祖的《牡丹亭》。此外,在北京街头说书、弹词,演杂技、弹三弦、吹洞萧、弹琵琶的也空前兴盛。 科技方面,明代后期出现了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和宋应星等科学家。李时珍曾任职于为宫廷服务的太医院。徐霞客曾旅游京师。宋应星两次赴京应试。徐光启长期任职京师,官至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撰写了《农政全书》。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到北京,带来了《万国舆图》等西方科技著作,一面传教,一面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译出了有名的《几何原本》。利玛窦死后葬在北京(今阜成门外车公庄)。万历年间,制作出纪限大仪、平悬浑仪等新的天文仪器,放置在观象台。 明代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还可见之于北京各寺院的木雕、石雕、铜雕、塑像和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如大慧寺殿内的塑像,法海寺殿内的壁画,智化寺内的雕刻,真觉寺(五塔寺)塔上的浮雕。以上这些,均为明代的艺术珍品。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蒙古三大部(鞑靼、瓦刺、冗良哈)的首领都曾接受明的封爵。随着明朝国势的转弱,蒙古各部频频南扰;女真族又顺兴东北,与明对抗。祟帧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外城。第二天,崇帧帝自缢死,明亡。原明宁远总兵吴三桂降清。四月间,李自成领兵东征,山海关一战,失利败回,于四月二十七日退回北京。二十九日在武英殿即皇帝位,三十日率大顺军退出北京,随之清军进入。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5 00:09 , Processed in 1.07834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