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香山脚下话旗营旗营里的衣饰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白鹤群

旗营里的衣饰

  旗营里的衣着由于官阶不同,着装也多样,本文只叙过旗营中前锋正兵,委前锋的家庭着装。

  营子里男人的着装分两种,一为军装,为民国期间政府所发,这是宣统逊位的条件之一,营房里的兵是民国的军队之一。现有光绪年间健锐营镶蓝旗南营门卫岗冬装时的照片,三名旗兵上着棉军装,明扣,腰系宽皮带。下身棉军裤,均为灰色。脚下高腰军靴,手持新式马枪,头顶大檐帽,帽中部有一圈绣带。除了军装外,旗营男人在家中总是穿大褂,冬天穿棉袄,春秋两季穿夹袄,颜色多是灰色,夏季,大褂不常穿,而用白布裤褂两件分穿,脚下多穿“双脸鞋”。这种鞋的前面有两皮脸直向鞋尖,旗家习武者多爱穿,这种鞋在营房称为“南琴”。另外还有两种:一为青缎或青布鞋,鞋脸圆而底尖、皮跟,缎口,脸部有一皮尖,弯曲而上,样子很象鹰咀。皮作纯绿色,人称“鹦哥咀”。二是鞋脸处有绿皮镶嵌,配以云头花样,成一圆盖式,人称“勿拉盖”。

  营中男人的靴子别有特色,名子叫“螳螂肚”。这种靴帮,靴底较肥,至上端筒处,前后隆凸,直起成兜肚状,恰似螳螂腹部的样子,所以,此样靴子称为“螳螂肚”。此种靴子的上皮脸除青色外,也有用绿色的。这样靴子多为旗营中练习武艺的人穿,走路一步三摇,给人一种地痞匪气之感。其实穿者要的是螳螂肚在靴子上的作用,其意在护腿,如摔跤之际,对方以足踢腿,必选 以螳螂肚迎去,则对方踢于虚空之际,腿部不致受伤,更有玩票者在靴子上加缝各种皮质花样,作为加工者,许多皮匠聚集各营门口,以待生意。

  营中男人的袜子亦很讲究。普通的袜子为漂白色布、鱼白色布、紫花色布及青色布数种,穿袜以瘦小为佳,须袜脸对鞋脸,不能有斜向。袜脸为彩线所缝,颜色搭配也很严格,如鱼白色袜用青袜脸,紫花色袜用玫瑰紫色袜脸,青色袜用白色袜脸,务必要求配匹漂亮。

  夏天,男人的紫花布裤子也让人羡慕,其裤腿细长,下部以窄布条扎腿,配上上身青洋绉汗衫,青白互照,着实时髦一阵子。

  最后谈一下营房中男人的头辫。明代,世人皆留发,然后用布包住,谓之“拢发包巾”,如同道士发式一样。到了清朝,发式大变,令世人将发辫散落,四周剃去,仅留存辫顶之一部分,名子极好听,叫“剃四外,留中原”。其意是头发也有爱国的象征。

  至于发辫的编法,有三股柳、三编六花之分,此外尚有“松辫”,“紧辫”两种,“松辫”多为文人,如笔帖式,教谕等。“松辫”的形式是在发际之首先不扎,须留出一部分再开始扎第一个发花,通常第一个发花始于脖子之处,以此排列而下,至适中之部分为齐,再以下部分称为“辫梢”。当然也有头发短的,这也有办法,在编发时,加续之假头发,顺序而往下编,营人称之为辫帘子。编发是一门手艺,总之续辫绝不能露出半点痕迹,尽可乱真。

  除文人的“松辫”之外,营中的大部分男人,多喜外观雄壮,威风八面的“紧辫子”。“紧辫子”产生于少数好闻无事之徒。对于发辫标新立异,常作出种种滑稽不伦不类的怪模样。“紧辫”一出现,营房中的男子摹仿者不断。其样自发顶以下便开始紧挽辫花,越往上,越紧才最为美观,其中部辫花紧无间隙,下部辫紧小之极,发辫编成后,或直或曲,毫不自然,但旗营中尚武者认为美。

  旗营中的小孩子留发仅一种,即在辫顶的四周另留短发,长约寸许,形成一蓬凉伞,不倚不倒,直生头边,与后面紧辫紧紧连在一起,这种样式叫“孩儿发”。

  常常有人把男从梳辫子和女人裹小脚作为落后中国的象征,其实男“梳辫子”并不是从满洲开始的,北方许多民族在打猎、打仗时将头发编成辫子往脖子上一围,决无头发散乱的现象,在策马驰骋和搭弓射箭时,也不防碍做各种射击的动作,冷时,辫围脖颈,还可挡寒,夜宿山林,将辫子盘于头下,做枕头而用。相对比起“拢发包巾”的传统发式,辫子还是进步的多。至于缠小脚,这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陋习,而清政府与之相反,不许缠足,所以,满洲女人都是天足,被世人称为“大脚片”。事实证明,满族所实行的女子裹足禁止之法是正确的。

  清末旗营中有一首放足歌,揭露裹足之弊端。可见满洲并不是盲目地吸取汉人文化和习俗。

  “照得女子缠脚,最为中华恶俗;

  幼女甫离提枪,即与紧紧缚束;

  身体因之羸弱,筋骨竟至断缩;

  血气既未充盈,疾病随之暗伏;

  轻者时呼痛苦,重者直成废笃;

  举动极为不便,行走尤形踯躅;

  懿旨屡经诫谕,士民尚不觉悟;

  人孰不爱儿女?微疾亦甚忧郁;

  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

  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

  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

  意谓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渎;

  不知德言容工,女诫所最称述;

  娶妻惟求淑女,岂可视同玩物;

  父母于女何人,男子于妻何苦;

  皆是原其贤孝,岂忍摧伤肉骨;

  美恶况由天赋,何必如何研 ;

  现当振兴实业,男女事各有属;

  各省业已风行,纷纷会谈天足;

  省垣识时绅首,意思返本还朴;

  联各禀请示禁,堪为女子造福;

  应准通行晓谕,从此亨衢同步;

  岂惟感召天和,富强于焉拭目;

  务各互相劝解,切勿再事拘囿。”

  营房中的妇女既然以“大脚片”的天足自豪,自然会对其脚下的鞋袜装饰一番。旗营中的女人手工极巧,所缝制的袜子极美,多用青、白、竹布、月白四色,出门时以白色袜为上选,平时则随其喜好而穿用。其手工之精巧,大小之合适,样式之美观,营外人家不能相比。旗营女人的袜子穿时讲究“抱脚面”,不肥不瘦,恰到好处,与鞋大小合适。即使是袜底,他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扎花”或“万字不到头”。袜口之处则有“荷叶边”、“锁狗牙”、“扎袜花”等数种,其花样色彩鲜明,营房里的女孩子多喜欢穿用。

  最近电影、电视中多见旗人穿旗装,脚下蹬花盆底鞋,实际上,营房内女人多不穿花盆底鞋。其原因是,旗营中女人打扮讲究“四趁”(即平衡的意思,也作衬)。如果穿花盆底鞋而不梳两把头,则不成体统,让人家笑话。旗营中的女人多梳大辫子,所以不穿花盘底鞋,况且穿花盆底鞋要有相当的工夫和较为平整的路面。初穿时,两脚容易踏空,偶不注意,失去平衡,便会跌倒,故营中的女孩子于家邻之间练习之时方穿用,日久成熟,留备出阁时方有用场。平日在旗营内多穿薄底缎鞋,鞋面多为青色(黑),鞋帮处扎蝴蝶或花草,配以白袜,既美观又实用。

  旗袍为满洲人首创,书者甚多,况今日妇女多穿,故不累赘。只是现在的旗袍由肥变瘦,紧腰身,两侧开叉,其标新立异较强。试想:满族妇女身穿旗袍,头顶旗头(大拉翅),脚踏花盆底鞋,显得典雅庄重,落落大方,投足手摆,婀娜多姿,真是表达了中华民族女性美的精粹。

  本文要说的是旗营妇女在着旗装时还附有几件佩饰,否则,营中人称之“没有礼教”,“不正规”。

  1.手绢。手绢为营中妇女出门必携之物,行路起风,用手绢可以避尘。每逢笑处,必用手帕掩口。旗营妇女之手绢,特别讲究,尤以“花绢”为上品,有花草、水鸟、动物,都锁狗牙,而“素绢”则多为营中老年妇女用之。

  2.烟袋荷包。旗营里的旗丁,妇女多吸烟,这是祖先从关外带来的旧习,“姑娘也叼大烟袋”。因此,旗营妇女出门也配带烟荷包,颜色以青缎、兰锻居多,缀以“三蓝”穗子,烟袋杆儿尤长,笔者见过的达三尺,烟袋咀为绿色翡翠,堪称营中烟袋珍品。

  3.挂镜。为一小长方镜子,随时取镜自照,营中有谚语:“照照咀唇红不红,照照头发乱不乱,照照粉脸匀不匀……”,多挂在大襟为蒜头疙瘩上,极有趣味。

  4.对子荷包。内装槟榔,以图香气。

  5.三饰儿:为三饰物,有剔牙针、耳挖勺、小镊子,多为银制,携带于身,以求用时方便。

  此外,旗营中的衣着打扮还有:马甲、旗儿装、大坎肩、跟头褡裢(银袋)、扇络、表绢、班指、鼻烟壶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3 16:46 , Processed in 1.08915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