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宝谱》二十五印释义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三十九方皇帝御宝“爰加考正排次,定为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并制成宝谱。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每一方御宝的用途都有明确规定,集合起来,便代表和囊括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乾隆帝把国宝定为二十有五,亦存深意焉。“定宝数之时,密用姬周故事,默祷上苍,祈我国家若得仰蒙,总括二十五代之长,斯亦韪矣。”
  交泰殿尊藏二十五宝排列如下:大清受命之宝(白玉)、皇帝奉天之宝(碧玉)、大清嗣天子之宝(金)、皇帝之宝(满文、青玉)、皇帝之宝(梅檀香木)、天子之宝(白玉)、皇帝尊亲之宝(白玉)、皇帝亲亲之宝(白玉)、皇帝行宝(碧玉)、皇帝信宝(白玉)、天子行宝(碧玉)、天子信宝(青玉)、敬天勤民之宝(白玉)、制诰之宝(青玉)、敕命之宝(碧玉)、垂训之宝(碧玉)、命德之宝(青玉)、钦文之玺(墨玉)、表章经史之宝(碧玉)、巡狩天下之宝(青玉)、讨罪安民之宝(青玉)、制驭六师之宝(青玉)、敕正万邦之宝(青玉)、敕正万民主宝(青玉)、广运之宝(墨玉)。

印名 用途 质地 方 厚 纽形及其高 释 义
大清受命之宝 以章皇序 白玉 方四寸四分 厚一寸 盘龙钮 高二寸 承天受命大清国之印,以表明皇帝的道统
皇帝奉天之宝 以章奉若 碧玉 方四寸四分 厚一寸一分 盘龙钮 高三寸五分 皇帝敬奉上天之印,以表明皇帝顺从于天
大清嗣天子宝 以章继绳 金 方二寸四分 厚八分 交龙钮 高一寸七分 皇帝继承人之印,以表明效仿祖辈
皇帝之宝
(满文) 以布诏赦 青玉 方三寸九分 厚一寸 交龙纽 高二寸一分 皇帝之印,颁诏大赦时用
皇帝之宝 以肃法驾 檀木 方四寸八分 厚一寸七分 盘龙纽 高三寸五分 皇帝之印,以整治国家,使之有序
天子之宝 以祀百神 白玉 方二寸四分 厚六分 交龙纽 高一寸三分 皇帝之印,用来祭祀所有神灵
皇帝尊亲之宝 以荐徽号 白玉 方二寸一分 厚六分 盘龙纽 高一寸三分 皇帝尊崇亲属之印,用来封赠皇族成员徽号
皇帝亲亲之宝 以展宗盟 白玉 方二寸二分 厚一寸一分 交龙纽 高一寸二分 皇帝亲密亲王之印,向亲王颁旨时用
皇帝行宝 以颁锡贲 碧玉 方四寸八分 厚一寸八分 蹲龙纽 高二寸五分 皇帝公务用印,赏赐施恩时用
皇帝信宝 以征戎伍 白玉 方三寸三分 厚五分 交龙纽 高一寸六分 皇帝凭证之印,调兵时用
天子行宝 以册外蛮  碧玉 方四寸八分 厚一寸八分 蹲龙纽 高二寸五分 皇帝公务用印,册封外藩时用 
天子信宝 以命殊方 青玉 方三寸八分 厚一寸二分 交龙纽 高一寸七分 皇帝凭证之印,给远方各国降旨时用
敬天勤民之宝 以饬觐吏 白玉 方三寸一分 厚一寸四分 交龙纽 高一寸七分 尊敬上天仁爱百姓之印,用于来京朝觐官员降旨时用
制诰之宝 以谕臣僚 青玉 方四寸 厚一寸九分 交龙纽 高二寸七分 降旨之印,训示官员时用

敕命之宝 以钤诰敕 碧玉 方三寸五分 厚一寸一分 交龙纽 高一寸八分 降旨训谕之印,颁诰命、敕命时用
垂训之宝 以扬国宪  碧玉 方四寸 厚一寸四分 交龙纽 高二寸 留下皇帝训示之印,用来宣传国家典章制度
命德之宝 以奖忠良 青玉 方四寸 厚一寸三分 交龙纽 高二寸一分 降旨给有德才者之印,用以鼓励忠诚贤良
钦文之玺 以重文教  墨玉 方三寸六分 厚一寸四分 交龙纽 高一寸六分 尊崇文化之印,以重视文化教育
表章经史之宝 以崇古训 碧玉 方四寸七分 厚二寸 交龙纽 高二寸二分 表彰经史之印,以尊崇古代的训示
巡狩天下之宝 以从省方 青玉 方四寸七分 厚一寸九分 交龙纽 高二寸五分 巡察疆土之印,皇帝外出巡察时随身用印
讨罪安民之宝 以张征伐 青玉 方四寸八分 厚一寸九分 交龙纽 高二寸五分 征讨叛罪安扶百姓之印,出征讨伐时用
制驭六师之宝 以整戎行 墨玉 方五寸三分 厚一寸三分 交龙纽 高二寸二分 统辖全军之印,发布军令时用 
敕正万邦之宝  以诰外国  青玉 方三寸八分 厚一寸四分 盘龙纽 高二寸三分 训示万国之中,给外国降旨时用
敕正万民之宝  以诰四方  青玉 方四寸一分 厚一寸四分 交龙纽 高二寸 训示四方百姓之印,诏告四方百姓时用
广运之宝  以谨封识  墨玉 方六寸 厚二寸 交龙纽 高三寸 弘扬天运之中,以重视旌表纪念 
注:《宝谱》中除第4枚“皇帝之宝”为满文外,其余均为满汉文合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0 , Processed in 1.14686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