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明清顺天府府署考(一)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志荣

 

 
 
 

  一、明清顺天府的遗迹?

  (一)大堂?

  明清北京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安定门交道口西北,鼓楼东大街北,其基址的主要部分现为北京市教育学院东城分院校园。
?
  现院内遗有顺天府府署大堂,是顺天府唯一的建筑遗存。1986年,大堂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一)。大堂曾用作学院礼堂,现已成危房,孑立在前后迫近的高楼的阴影里(图二)。
?
  从现状看,大堂原为一座单檐悬山建筑,面阔五间,明间最阔,约6.5米,次间5.5米,稍间4.15米,通面阔26米,进深七架,前后檐廊,通进深14米,总面积364平方米①。惜屋脊已改建,远看似卷棚布瓦顶(图三)。大堂台基四周条石尚完整,但因校院内多次动土,前后地平改动很大,台明高度需探掘才能测知。
?
  现贴大堂西山墙有加盖的砖房两间充作礼堂舞台,为扩大礼堂面积,檐廊柱间围以门窗,特别是后檐砖墙上逐间开的双券窗,是20世纪西式建筑进入中国以后较为流行的式样,所以估计对大堂外观的改造从帝制时代结束即已开始。因此今天大堂外观呈新旧纷杂的面貌(图四)。
?
  尽管如此,前檐东西稍间柱础尚完整为原物,明间次间柱础,在近期维修中覆以水泥砂浆抹制成与稍间柱础一样的外形,估计原亦应相同。柱础与明以来开始在官式建筑中使用的古镜式柱础有差异,尚留有覆盆式柱础的遗韵。后檐柱糟朽严重,但位置清楚可见。殿内柱共12根,排列整齐,柱础因地面改造,不详,但仅就前檐和东西山面暴露的梁架看来,后世对大堂的改造对木构本身改动似不算太大,故原来的旧迹和面貌还可大致判断。?

  大堂梁架整齐一律,均为前后单步梁对五架梁用四柱的结构,前后为廊,前后老檐柱承三架梁,不用斗拱,简洁朴素。殿内作礼堂时加了新式吊顶,虽已残破不堪,但还是看不见吊顶以上的内部梁架。可注意者前檐柱径在50厘米以上,现残存的左右稍间柱础直径达70厘米(图五),前后檐柱均为整料,无拚接,残存的柱上油饰未见如清式的很厚的地杖。檐柱上承单步梁头,梁头承檐檩,柱间施额枋一层,额枋和檐檩间为垫板。额枋在角柱出头,式样和现存明太庙东配殿悬山建筑以及先农坛宰牲亭首层的额枋出头做法相同。种种迹象颇疑此殿为

         
               图一 文物保护标识

         
               图二 大堂和新建筑

         
                图三 大堂背立面

         
                图四 大堂正立面

         
               图六 顺天府大堂柱头细部

         
                 图五 柱础

         
          图七 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校园平面示意图

         
     图八 北京市教育学院与光绪顺天府署图关系示意(虚线为作者后加)?

         
            图九 《乾隆京城全图》中的顺天府

         
  图十 洪武苏州府图(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明代遗物(图六)。
?
  现大堂前面障以一座建于1997年前的五层高楼②,是为教育学院教学楼。教学楼前为一座前临横街的三层楼,下辟过街门道,门道西为门房,东为食堂,上为教学用房。其前横街南面有南北向短街通向鼓楼东大街,路两边均为民居。大堂后为一敞院,其后为一主体五层的学院办公楼。办公楼后为两排位置随便的二层小楼,为学院学生宿舍。宿舍之后是另一所学校校园,大门开在分司厅胡同,与教育学院北仅一墙之隔。大堂东西两侧沿曲折围墙建二、三层不等、配置未经专门设计规划的小楼,充为办公或者教学用房。校园东西围墙与其外左右民宅分隔(图七)。?

  (二)大堂所在的校园和东公街、西公街?

  今大堂所在校园门楼前横街东西向北折为二条胡同。东胡同西为校园东墙,东侧均为民宅,宅门门牌名为“东公街×号”;西胡同东为校园西墙,西侧则亦全部为民宅,其宅门额曰“西公街×号”,表明这两条胡同名字分别为“东公街”和“西公街”③。对照光绪十二年(1886年)《顺天府志》卷首附“顺天府署全图”,发现这两条胡同,与“府署图”中所示清末顺天府署中路与东西两路之间的夹道,连转折弯曲的位置都合若符契,变化的地方只是原来图示的公房已全部成了民宅。这一情况,说明现在这两条街中间的现学院围墙之内的土地可能就是原来光绪顺天府府署的中路。若参据已确知的前述大堂的位置划出的中轴线,发现这条中轴线正好穿过现校园大门楼的门道,与通往鼓楼东大街的南北短街的中心重合。这样,若再与光绪《顺天府署全图》对照,则可知此门道所在即当是原“府署图”所示的“二门”位置,其前南北短街当为“二门”和“头门”之间的道路,而在今大堂和学院门楼之间的教学楼所在位置则是图示中的大堂院。经询今学院主管校园建设的秦同志,知教学楼奠基时曾刨院内原有的古槐若干株,进一步说明此楼位置当确在大堂院,而《顺天府署全图》所示大堂院内古树森然,当为实录。大堂后面原有三通古碑,其中立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刘赓、赵孟书写的《敕建大都路总治碑》已于民国时期运往天津,现存天津市博物馆④,另一通为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大堂灾后第二年重修事碑,在大堂后院动土时迁到北京市东城区文物局保管⑤,现院内为新式草皮和树木,已看不见碑曾经存在的任何痕迹。
?
  据以上情况推测,今天学院办公楼基址,应即在原二堂前后不远。参以东公街的转折处与其东墙相对位置,更可确证这一推测。现学院办公楼之后被另一所学校占用的部分,其北界临分司厅胡同,应即是《顺天府署全图》所示的府尹署“二堂”之后的部分(图八)。
?
  如此,大堂建筑、其所在校园、其前横街、南北短街和东公街、西公街,因其基本划定了顺天府署中路的轴线和轮廓,而成为探讨明清顺天府署布局的重要遗迹和线索。?

  二、明清顺天府的布局?

  (一)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顺天府?
前述遗迹与光绪十二年(1886年)附于《顺天府志》卷首的《顺天府署全图》的中路吻合,说明这张图所示清末顺天府布局基本准确。在目前顺天府除大堂外已无任何地面建筑的情况下,参照它结合遗迹和府志记载来了解百余年前顺天府的布局,应无大碍。
?
  光绪顺天府布局有如下可注意的地方:?

  (1)府署南向,有三重,大门⑥、仪门和宅门。中路有一条中轴线统领全局,前后独立成二院,分府署为以大堂院为中心的公署和以二堂为中心的内宅。紧贴内宅门东侧为治中署,亦独立成院。中轴线起始的大门临鼓楼东大街,从大门到仪门为一条短街,就是今天遗迹可见的学校大门前短街。轴线向北延伸到今天分司厅胡同。东西路为府署僚属办公机构。衙署全区东南、西南和西面的大部与民宅犬牙相接,北面和东面大部有围墙相隔。西北部为大片空地,空地西南角有一眼井。据光绪《顺天府志》卷二十二《地理志四·治所·顺天府治》所述府署布局,此地为演耕所。堂东为土谷祠,堂西为包公祠。?

  (2)大堂院正门即仪门,中门外另有东西两处便门。大堂五楹⑦。无配殿,庭院宽阔。府署的行政科房不设在大堂院内。大堂后一空院,立碑三通

? ⑧,后墙开角门,出为内宅门前照壁。其东有标为“科稿房”的院落,为府尹接僚属治文书之地⑨。?

  (3)厅堂后为内宅? ⑩,内宅共五层院。宅门前设东西辕门B11?,其后为内宅正门。宅门内二堂三间,为内宅前厅,左右建东西花厅;二堂之后的正房五间当为内宅上房。其后正房亦五间。最后一院内设扇面厅,当为燕息之所。密集的内宅建筑和疏朗的大堂院形成强烈对比。大堂院和二堂院之间界以横街,各自独立出入,是府署布局值得注意的地方。
?
  (4)光绪《顺天府志》未记述顺天府的科房,述其僚属公署则较详:府丞署旧在大门内东北隅,久废,粮马通判厅在大门内东隅,经历署在治中署东,司狱司在大门内西,包公祠之前,照磨所在司狱司间壁,捕盗营千总署在西辕门西,捕盗营把总署在大门内西。而照图示,吏、户、礼、工、刑、兵各科办公地方散布在中路东西,与中路以夹道相隔,这两条夹道就是今天的东公街和西公街。僚属公署则布局在大门和仪门间短街的两侧。这些机构均为独立的小合院,之间连以杂乱的胡同,除狱在西南外,布局似无规律。?

  (二)乾隆时期的顺天府?

  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顺天府署图(图九)B12?,表述府署布局与城内道路的关系极为清楚准确。拿我们现有的遗迹和《顺天府署全图》了解的光绪府署布局与乾隆图对比,再参以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已刊的《日下旧闻考》的记载:?

“顺天府尹署南向,门三重,堂五楹。堂后为内宅。宅西北为演耕所。大门内东为土谷祠,西为包公祠。土谷祠后折而东北为辅丞署。治中署在堂后内宅东,通判署在大门内东隅,经历署在西隅,其西北为照磨署,北为司狱司(顺天府册)”。 ?
则发现有几点值得注意的情况:?

  (1)乾隆图的中路轴线配置、中路前后两院的格局、中路与东西路的关系与光绪时代完全相同。说明清前后二时期府署布局变化不大。?

  (2)特别是大堂院的情况与光绪时代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在乾隆以后的时代,对大堂院没有过增加或减少的营建行动。现存的大堂建筑,及其大堂院的轮廓至少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就存在了。考虑到大堂院保持不变而此后又未见重建记录的情况,则图示的五间大堂极可能就是现存的大堂。因此,据乾隆地图推测大堂院将近2500平方米,给人“地极宽阔,堂亦宏壮”B14?的印象是合宜的。?

  (3)内宅有一些变化。乾隆图所示内宅门前只设照壁和三间宅门,没有东西辕门。估计内部建筑亦与光绪时期面貌不同。?

  (4)东西路则变化较大。首先是乾隆时期有一条清楚的西、北界墙来划定府署的范围,而光绪时期整齐的界墙已被民宅打破,府署占地范围较乾隆时期有所缩小。这或许是导致东西路建筑密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
  据以上清代盛期和晚期情况,清代顺天府布局的特点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1)以主任官员的公署和内宅作为府署绝对的主体,前衙后宅独立成院,以一条稳定的中轴线贯通。中路轴线上的建置基本稳定。后期后宅部分地位加强。治中署位于中轴内宅东,亦独立成院。?

  (2)其余附属机构全部散布在前后两院之外的东西夹道两边,形成衙署东西路。仪门前为狭长短街,两边布局僚属公署和府署祠庙。总体看布局规制不甚严格。且随时间推移建筑密度在增加。这和衙署用地不断被民居侵啮,有缩小的趋势有关。?

  (3)府署中路建筑屋顶均为悬山顶,东西路为硬山,在光绪图,特别乾隆图中,中轴线内外建筑屋顶表现区别清楚,从图示线条看,布瓦情况也不同,中轴线建筑使用筒瓦,其他建筑应为板瓦。这是建筑等级在衙署建筑中的体现。大堂五间,悬山顶,现存。?

  (三)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顺天府?

  清代顺天府沿用明顺天府旧址。《日下旧闻考》)卷六十五《官署·顺天府》:“顺天府在地安门外鼓楼东,即元大都路总治旧署。明为顺天府,本朝因之。”?

  明因大都路总管府旧署设顺天府治在永乐元年(1403年)。对建筑进行的改作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
王直《正统重修顺天府记》曰:?

  “……我朝有天下,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永乐元年北京建(都),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因故署为治。正统十四年,府尹宁阳王侯贤念与众,改作焉。为正堂、后堂各五间,中堂三间。左为经历司,右为照磨所,前为大门,凡三重,各三间。六曹案牍之舍,库厨庖?NB422?皆完,崇卑广狭各中程度,总为屋五十八间。以正统十四年三月十三日兴工,景泰三年七月落成。” 
?
  正统的改作工程“总为屋五十八间”,历时三年余,可见重建是较彻底的。其范围包括了中、东、西三路的建筑。如以正堂、中堂和后堂为主中路,包括经历司、照磨所在内的东西路,以及六曹科房等。此“五十八间”因未提及附贰之官署所在,故不一定是正统顺天府的全部,但一定是顺天府最主要和重要的部分,因此是研究明代府署规模的重要材料。
?
  光绪志载大堂后院东立碑一通,记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大堂灾,第二年重修事。证实重建的大堂续用至清,明清府署中轴线重合,如此现存大堂应即此时遗留;结合光绪图和乾隆图,二堂三间,其后有一座五间的堂屋,设有月台、阑干,为内宅正房,应当就是明正统时期的后堂或至少是后堂基址所在。?

  中路之外王碑言“左为经历司,右为照磨所”,且“六曹案牍之舍,库厨庖?NB422?皆完,崇卑广狭各中程度”,当与中路布局一样遵守一定的规制,不应如清代与民居杂处的混乱局面。光绪图中经历司在中路之东,可能沿用正统“左为经历司”者,但照磨所虽在西路,却与监狱为间壁,而六曹房均远离大堂,不符合明初以来府衙布局的基本规制(图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1.1072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