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声声吆喝的风情
吆喝向来是商贩争取妇孺的利器,同样的东西,倘若吆喝得有味,吆喝得讨喜,便会有好生意。如此说来,吆喝本发端于生活的无奈,那些悠长响亮的叫卖只为着手中的冰糖葫芦串儿、小金鱼儿、烤白薯可以多找到些买家。然而,吆喝之所以成为检索老北京记忆的关键词,自然还有更多的精神维系与情感内涵。恰如老舍先生《四世同堂》里所表现的那样,生活的困窘不足以折杀老北京的达观与幽默,艰难时世里的坚忍与自嘲更弥足珍贵。
京城的吆喝不但独有韵味,而且买卖人殷勤诚恳的态度更是透着股让人熨帖的热乎劲儿。
“哎萝卜赛梨咧辣了换呃———卖萝卜的
哎这就过去您。”
当着买家的面,把这水萝卜切开,给,您尝尝,甜得您满意,您就高高兴兴拿走。要是赶上辣的,二话不说,再来一个,直到您点头称好,这么着,我挣钱挣得也塌实。生意也做成了,好人缘也结下了。
平直而毫无变化的吆喝在老北京并不多见,懂行的叫卖者非常讲究技巧。老艺人臧鸿自有切身体会:“吆喝,既要有规矩又要有艺术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门前吆喝,要拖长声,既让三四层院子里的太太小姐听见,又要透出优雅,不能野腔野调地招人烦;在闹市上吆喝,讲究音短、甜脆、响亮,让人听起来干净利落,一听就想买。早些年,北京城南城北的吆喝都不一样,好像是两个派系。就拿卖冰糖葫芦的来说,东南城的吆喝出来干倔;西北城大宅院多,小贩的吆喝优雅深沉;在王府井附近吆喝的,多是小伙子,甜脆响亮。”
“哎仨大一条啊俩大一条啊
您别拿我们当卖黄瓜的呃
我们是卖大小呃小金鱼儿来呦呃。”
类似的吆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叫卖者会逗乐儿、会耍宝,孩子们也跟学得快。有的人家还将买卖人请至家中,闲谈几句,喝口大碗茶。邻家婶子抱着孩子过来串门,买卖人更是将手里的拨浪鼓摇得倍儿响,逗引孩子。
簇拥着,嘻闹着,买卖人的吆喝与身影渐行渐远。
四合院逐渐为林立的高楼代替,胡同口变成了停车场,垂直高度的生存成了城市的主导,京味的吆喝声也很难再走进现代人的耳膜,只在零星庙会的时候听得几分真切。而各类休闲店门口,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精神抖擞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们在劲爆的流行音乐里一边击掌,一边高声招徕顾客。这是现代的吆喝。这是脱离了京味并可以复制的吆喝,这是更为时尚和直接的吆喝。
别误会,我不是厚古薄今。
只是,冷漠独立的钢筋水泥里,没有京味吆喝的空间是否有些孤寂?
四合院。
胡同口。
忽听得一声:“磨剪子嘞———抢菜刀喂———”
“镇金闺”上五块铁板也跟着起劲。
老爷子闲坐在庭院里,眼微闭,手摇一把大蒲扇,不时端起近旁的茶壶,对嘴喝上一口。
孩子们已经坐不住了,他们知道,还会有更多的吆喝从家门口经过,保不齐有什么可心的玩意儿和吃食。
女人则返身进屋,寻找那些锈钝的家什,只预备给磨刀、磨剪子的人修理,好多用些时日。
这,也许是北平人家的一个司空见惯的场景,也许是如我一般的年轻人想象中的老北京的日常。当一种事物变得似有还无的时候,只有回忆才能清楚地逼近它,比如京城的吆喝。
声音采样:
1咧嘿吆甜葡萄咧
这是郎家园儿的嘎嘎枣儿嘞买枣呗要先尝哎
老虎眼罩甜酸哎
先尝后买
2哎烤白薯哇热乎呃
3哎大糖葫芦儿呵
哎扛串儿
哎小朋友扛串儿
大糖葫芦儿呵
4买点熟咸螺蛳吧真正儿五香的
大人吃了清眼的小孩儿吃了磨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