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吗?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芬

  一个外地人来京,打“的”到达目的地后,先办事,后和朋友一起去吃饭。吃完饭准备付账时,发现钱包不见了。遂想起来可能是遗忘在来时乘坐的出租车上了。赶紧回到下车的地方找,结果发现那辆出租果然还在原地。“的哥”见失主回来,立即变了脸色:“你丫怎么不等天黑了再来,我在这儿整等了你一个多钟头,快拿走你的钱包,下次见着你我也不
拉你!就你这么粗心大意的主儿,就呆在家里别出门儿,落谁也不伺候你!”失主本是满心感激,本想好好感谢“的哥”,听了“的哥”这么一通骂,所有的感激都没有了。失主纳闷,“的哥”本是做了一件好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沈德灿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心理的反映,高兴时扬眉吐气,沮丧时无精打采。“的哥”之所以会在原地等失主一小时,是因其站在失主的角度想,想到失主丢了钱包一定会很着急。而后来之所以会骂,是因为等失主一小时耽误了他的时间,影响了他拉其他的客人,影响了他的利益,心生不满。这是最简单的理解。不排除“的哥”可能就是这么简单的心理。

  “北京人的心地非常善良,但就是嘴不让人,常常帮了你,还数落你,让你不知是感谢还是生气,我男朋友的妈妈就是这样。她对我很好,做什么事儿都很替我着想,但就是总要不停的‘教育’我。”一个即将嫁给北京人的湖南女孩说。“老北京人确实是这样,喜欢教育别人,大声骂别人,有时不是单纯的生气,而是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在里面,跟你越亲骂得越凶,北京人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一个五十岁地道的北京人说。

  沈德灿教授说,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往往并不是这么直接而简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上海,出租司机的反应就截然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粗犷直率,南方人温婉含蓄。地域不同造就了人们思维方式也有很大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北京“的哥”的行为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北京是古都,在明清时期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社会里,贵族对待下层人、封建家长对待子女自然习惯了直接吩咐、谩骂和教育。上行下效,下层劳动人民对待比自己更劣势的外地人、甚至对待子女也会自觉不自觉以同样的态度。慢慢地就变成了集体无意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生活环境出生、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也习惯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心理学上“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如果人出生是一个自然人,慢慢学会社会规则,就社会化了。比如:孩子小的时候受了委屈会哭,如果恰好这时这里来了客人,妈妈就会告诉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许哭。这样一遍遍的教育,孩子就学会在外人面前掩饰自己的情绪。孩子慢慢长大了,发现如果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办、怎么说会引起别人的不高兴,会连连受挫,于是很多时候个体也会慢慢掩盖自己的真实内心,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所以,有时候人的行为并不一定是内心的真实反映,而是受了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化了”,沈德灿教授说。北京“的哥”觉得理所当然他要在那里等失主,因为从小家长和老师就告诉他别人的东西要物归原主。同样的道理,后来出口骂人,并不一定是真生了气。可能他就是习惯了与人的这种行为方式。因为从小父母就是这样对自己的,街坊邻居的大爷大妈也都是这样。

  而且,一般人如果帮助了别人,内心会有一种自我成就感,这种自我认定的成就感,会让人很快乐和满足。而骂别人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也会给人带来一种快乐和满足。“的哥”通过骂失主把自己的内心自我认定成就感和因等一个小时的不满的双重情绪发泄出来,自然得到双重快乐。

  当然这不排除北京“的哥”的自觉优势心理。比如,如果“的哥”得知失主就是其所在出租车公司的老板,或者是年长的大爷大妈,即便是等的时间再长,他可能也不会这种态度。所以可能“的哥”通过观察,已经主观判定失主是外地人。对于外地人的这种优势心理是人所共有的,不论是北京人、上海人,还是广州人,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而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18:59 , Processed in 1.11538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