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接储海运而来的漕粮,故被命名为海运仓。它与北新仓两大粮仓连为一体,成为京城最大的粮仓,是当时维系京城政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 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危改小区,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拆迁、建设,已经完工,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回迁居民的乔迁之喜。小区兴建时,在此地发掘并考证出漕运终点的遗迹,为此兴建了一组体 现当地历史人文色彩的文化设施,如仿古牌楼、木制水车、石雕日晷、画舫凉亭等,引来很多人的观赏和赞许。 现今的北京人说起海运仓,只知道那是东直门附近的一个地名,是一片饱经岁月沧桑的残旧平房民居,却不大有人知道和探究它的历史了。其实,翻开清代的京师地图即可看到,朝阳门内,以现在的平安大道为南北分界,有两处成方连片的仓房,南侧分别为旧太仓、富新仓、兴平仓、南新仓;北侧则是海运仓和北新仓。按照《顺天府志》的准确记载,旧太仓计八十三廒;富新仓计六十四廒;兴平仓计八十一廒;南新仓计七十六廒;海运仓计百廒;北新仓计八十五廒。可知海运仓到清代还是京城最大的一个粮仓呢。 海运仓属老北京内城部分。过去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北方贫瘠,南方富庶,北方长期靠南方的粮食接济。至元代时,东直门一带还是运粮河道。那时南粮北运,是从海运至天津直沽海口,再经白河、通惠河至大都。以迄明代,到明英宗时,在此兴建粮仓,《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五月,以在京居贤、崇教二坊草厂筑仓收粮”。因是接储海运而来的漕粮,故命名为海运仓。 漕运的漕,本身就是以舟运谷的意思。南粮北运,长期主要靠河运,先是黄河,后是运河。而运河又有多少次的变迁治理,直到清康熙年间开“中河”,才使运河的畅通真正大功告成。因此明清两代南粮北运,主要经由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曾是中国历代南北最主要的货运途径。 漕运关乎国运,在明清两代表现得最明显,所以专设有漕运总督官职和衙门,驻节江苏淮安。明代制定漕河禁例17条,至清初又增加5条,使漕运管理日趋完善。漕船都属官船,实行军事化组织,分驻运河各地,一地称为一帮,形成历史上极有名的漕帮,也成为游侠组织“青帮”之帮的出典。明代漕船定额11770只,行运官军12万人,除运粮而外还运贡品,如苏杭的丝织品、南方的稀有木材,以及金属、药材、盐等。到京后,漕粮入海运仓,其他物品入西什库。到清代漕船主要运粮,至嘉庆年间漕船还有6000多只。实际上漕船来回都夹带货物,从南方运到北京的黄酒,被京中官宦富商人家称为南酒,是极受欢迎的东西。漕船南归并不放空,又把北方的皮货、药材等捎回南方。所以漕帮虽是乡野民间的组织,却具有不小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政治势力,相传乾隆皇帝都曾入帮呢。只是由于各地富庶、贫瘠的不同,漕帮境遇也迥然有异,故有“旺帮”、“疲帮”的区别。 明英宗时兴建了海运仓,清代又在其北兴建了北新仓,两仓连为一体,规模更大,实际成了一仓,南门仍称海运仓,北门却称北新仓。所以要在京城建设如此大量的粮仓,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有精辟的论述:“皇皇帝都,倘不有此数百万之存储,万分之一,道途有梗,南米不以时至,北方杂粮决不敷用,是安坐而待困也。是以仓储之法,自三代至今,未之有改。”可见这是维系京城政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 据史料记载,仓以廒为储藏单位,每五间一廒,前后出檐,廒顶开气楼一座,可使粮食中的水汽由此蒸发。为防止鸟雀由此飞入仓中,还用竹蓖编成隔孔,固定于气窗之上。廒底砌砖,上铺木板,板下留出一尺空隙,作为出气筒,以保粮食干燥。廒的墙体用大城砖垒砌,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1米,收分很大,可使仓内保持恒温,粮食不易霉烂。海运仓和北新仓内除廒座外,主要建筑还有官厅、大堂、太仓殿、仓神庙、土地祠、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更房、警钟楼、巡警驻扎所等。由此可见,当时储粮方法相当科学,而海运仓自成体系,确为京城中一个极紧要的地方。 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入大清河,阻断了运河的航运畅通,漕运被迫又试行海运,效果非常不错,不仅运输成本降低,而且米粮耗损减少。所以南方几省专设海运局,操办漕粮海运。接着轮船、火车继兴,河运漕粮再无意义。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以后,南方各省交运漕米改为折抵银两,漕运遂成为历史。入于民国,这片规模很大的海运仓无米可储,终于改作它用,逐步变成居民区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21:45 , Processed in 1.1016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