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华民族祭天的"圣地"--北京天坛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天坛


     在中国古代信仰中,“天”大都认为是最神秘、最神圣的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物。看作万物之主宰,天神称“天皇上帝”。人们要想避祸求福,安享康泰。就要对天神顶礼膜拜,求苍天保佑。中国历代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正好利用民间的这样信仰,把自己打扮成“天”的儿子,自己的统治受命于天。称为“天子”。为了让平民的百姓虔诚的服从自己,让他跟天的神灵与自己的天生感应,相互勾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冬至皇帝都要祭天祈谷。

    北京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故宫东南方数公里处,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提供了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的一件原始产物,这就是一九九八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中国祭天古建筑群—北京天坛。

    天坛的古建筑群看起来很简单,但你细细琢磨,慢慢品偿,对照一下,中国《周易》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你就会发现,天坛充分体现了天的崇高与神圣,创造出一种人和“天”对话的理想氛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对“天”的崇敬以及对苍天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有关史料记载: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分为外坛与内坛两重。内外坛墙的北边呈半园形,南面却是方形。象征“天园地方”。从高空往下看,天坛的中轴线上承建园丘坛、皇宫宇、祈年殿三大建筑,构成了天坛的核心。



园丘坛


     白色园形的园丘坛,是一座露天的三层园形石坛。为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嘉靖九年。这里最有趣的是建筑中蕴含着“九”字的学问。在中国,“9”字在数字里就意味着最大、无限、至极的意思。中国皇帝称为“九五至尊”,中国古诗中也有“九宵”“九五”“九重天”的评价,在园丘坛里反复使用其中“9”的倍数,正是古代匠师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使“天”的概念能在天坛建筑中更好地体现出来。

    园丘坛共有三层,每登上一层都要踏过9级台阶,顶层台面所铺的石板中心是“天心石”,其外共环砌着9圈巨大的扇型石板。从中心向外第1圈是9块,第2圈是18块,以后每圈按9的倍数增加,直到最外的第9圈,恰好是81块。台面周围的护围石栏板,也自然地被四面台阶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为9块;石台面的中层和下层石栏也同样被分割为四部分。中层的每部分分为18块,下层的每部分分为27块,也都是9的倍数。园丘坛三层的园形石台,上层直径为9丈,中层直径为15丈,下层直径为21丈。不仅全为阳数,而且三层台面直径相加等于45丈,恰为《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说,大吉大利。

    园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每年冬至日是皇帝在园丘坛举行祭天大典的日子,界时,园丘坛台面北侧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神位,日出前七刻,斋宫鸣响太和钟,坛内点燃着各种坛灯,园丘前燔柴炉上置放一只牛犊,用松柏枝燔烧着以迎接天帝的到来,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南面广场上排列着几百人的乐队、舞队在庄重的《中和韶乐》的衬托和文武百官的陪同以及上下千余人的配合下,皇帝登坛站在“天心石”上致祭。共乐奏九章,典仪九程,皇帝要恭读致皇天上帝的祝文,仪式完毕,供在各神位前的供品要依次送到燔柴炉的铁燎炉焚烧,烟气腾空,以示送到天庭。大典就此全部结束,皇帝起架回宫待上天降福。



天坛三大建筑,最南园丘坛,中皇穹宇,北祈年殿(胡维标摄)


     从园丘坛下来,是祈年殿。它是天坛的主要建筑,是皇帝向天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但这里与园丘坛不同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都是象征“年”的数字,意思是年年丰收,进入大殿中央有4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12个月,外圈12根檐柱,则寓意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分别代表24个节气,三根柱子数相加为28,象征周天28星宿,殿周长30丈,象征一个月30天,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这种蕴含天象寓意的设计,十分神奇有趣。连大殿地面中心,铺装着一块直径88.5厘米的园形大理石,名龙凤石,石板上天然的黑白纹理,珍贵的是这纹理竟和殿顶金龙藻井中心的“龙凤呈祥”浮雕对应一致,上下垂直相对,互为呼应,相映成趣,是祈年殿的镇殿之宝。

     一个很简单的祭天之地,按理讲应没有什么多保留的价值,但北京天坛却以其建筑的圣洁崇高,文化内涵极为深刻,以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天文、美学、音乐以及建筑艺术多种为一体,为东方古老文明的象征。

    园丘坛的中心有块“天心石”,即站在上面说话,像是站在高倍的扩音器前讲话一样,有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效果,皇权统治者们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庭的无限归心和一致响应。同时赋予“亿兆景从石”的美名。其实,它是四周栏板把声波折返的结果,据有关测试资料显示,从发声到声波折射回园心总共只需0.07秒,因而原声和回声几乎同时从四周传来,声波震动较大,声音听起来十分洪亮。



俯瞰回音壁


     回音壁是每位游客到天坛必玩的一件趣事,它高约6米,半径约32.5米,殿内园形围墙东西内侧相距65.1米,当两人均面向北主各站一侧说话时,双方像听电话一栏清晰,这是因为整个内侧墙壁平整光滑,声波可连续折射而传到对方的缘故。

    三音石,即指位于皇穹宇殿前御道上的前三块石板,它也是天坛天库中列为中国四大声学建筑之一。当人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喊一声,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三块石板上喊,分别可以听到两次、三次回音,究其原因是因为石板位置距离不同,声波折返时间不一样,因而听到回音的次数不同。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声学现象。

    对话石跟三音石原理一样,在皇穹殿前御道上第十八块青石,当站在其上说话时,虽有建筑阻隔相互看不见,但当传到36米,第十八块青石上,仍然听得清晰。如离开这36米等边三角形的对话点,对话则无法进行,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声学现象。

    天坛的英译名——tempieofheaven正有着“天上的庙宇”和“上帝的宫殿”的含义,这座极富中国风格的独特建筑,成为了北京城市的象征,中国人民的骄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 10:30 , Processed in 1.0860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