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兴漕运开凿通惠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元史·食货志》有这样一句话“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所仰给于江南何物。指的就是粮食。 
    元初河运与海运成为滋育大都繁荣富庶的两大动脉。随着元大都的日益繁华,甲商增多,对江淮漕粮的需求日渐增加,这么多的漕粮如何从通州转运大都城呢?一时,漕运成为大都城燃眉之急的任务。
    元大都是以高粱河为水源,但水源不足,除了供应都市用水,无法通航。《元史》记载“二十八年,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其一,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原,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翁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至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这是公元1291年,我国卓越的科学家郭守敬上奏元世祖要改造大都运粮河。元世祖忽必烈看完郭守敬的奏议高兴地说:“当速行之。”他即让郭守敬主管复设置都水监衙门,命令丞相以下的官吏都要参加挖河的劳动,按照郭守敬的指授行事。
    公元1292年的春天,开凿通惠河的工程开始了。通惠河总长164余里,分为三段。第一段大致是从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至翁山泊,名叫白浮堰。翁山泊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这一段的目的就是要把神山泉等清水注入翁山泊。第二段是从翁山泊至积水潭。这一段河道,元代称为高粱河,主要作用是导引玉泉山泉水和翁山泊之水流入积水潭。第三段是通惠河的主要干线,它从积水潭起至通州,行船漕运主要在这段河道中进行。
    为节制水流,便于行船,通惠河的主要干线上修建了系列水闸。水闸从西向东依次为广源;西城;朝宗;海子;文明;魏村;籍东;郊亭;杨尹;通州;河门。共11个闸名24座闸。据《元史》记载,其中一些闸名在元贞元年被改称。“其西城闸改名会川,海子闸改名澄清,文明闸仍用旧名,魏村闸改名惠河,籍东闸改名庆丰,郊亭闸改名平津,通州闸改名通流,河门闸改名庆利,杨尹闸改名溥济。”
    公元1293年的秋天,开凿通惠河的工程竣工。据记载,在开凿通惠河的一年多中,有19129名军士,542名工匠,319名水手,172名没官囚隶,投入了开凿通惠河的工程中。总计用了285万工作日,152万楮币,38700石粮食,木头石头等物料供应量也是相当充足。
    工程完工后,元世祖忽必烈从上都回到大都时,路过积水潭,看到积水潭内舳舻蔽水,林壑景象,令人流连忘返,极为高兴。为了褒奖主持其事的郭守敬,赐予了他12500贯钞。并将疏凿的运粮新河赐名为通惠河。
     在元朝中后期,每年都会有二三百万石或三四百万石的米粮从南方运到大都。当年的积水潭码头,也就是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是大运河的终头。南来的商船纷纷聚泊在这里,一时成为了全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1:02 , Processed in 1.0935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