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沧桑的城东南角楼
北京城东南角楼位于崇文门东大街东便门,其西北是雄伟、繁华的北京站,东南是新建的东便门立交桥。 东便门始建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明清两代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属军事防御设施,是国内仅存的一座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楼。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方形台座上,角楼是沿城台外缘转角建起的,四面砖垣,重檐歇式的山顶,两条大脊于转角处相交成十字形状,楼顶为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列成的楼脊上装饰着兽头。楼体外侧向东、向南两阔面和向西、向北两侧面,均设置有箭窗。 在角楼内部立有金柱20根,支撑梁架。在与角楼相望的百米南城墙上,还保留着一座清朝正蓝旗军队用来插旗的夹杆石。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原各有角楼四座,除此座外,均已不复存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角楼陷落,侵略者登城后在墙上刻下他们的名字,这些罪证保存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当年敌人使用的炮弹和被打得弹痕累累的挑檐檩。1988年参考史料恢复了城墙已不存在的两幢驻兵的铺舍(堆拨房)。这座城墙角楼系全国现存最大最早的城垣角楼,在沉重的历史墙面前,我竟不忍去触摸它沧桑的过去,它是古老北京城的象征。 如今的东南角楼不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成了京城百姓们的一个健身、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古老的角楼下设有可供人们小憩的长椅,附近的百姓经常会来这里散步,练习太极拳等,古老的角楼又为新北京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交通:在市区内乘坐43、44、48路汽车在东便门下车即到。 参观费用:角楼外面的公园免费开放,登角楼需要花费10元人民币买门票。
最知名的城楼 天安门有着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资料记载,元大都时皇城的中门,也就是在如今天安门的位置上曾建有承天门,当时的承天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在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时,承天门被毁于战火。直到清代的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大规模重建承天门并更名为“天安门”。在明清时期,这里可是禁地,直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灭之前,除了皇亲贵族之外,普通的老百姓是绝不允许在此处过往的。而在明、清时期它最大的用途就是国家有重大庆典的时候,由朝廷在此举行“颁诏”仪式。 天安门城楼通高33.7米,辟五门。在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10米余高的红色墩台,墩台上是天安门城楼。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顶覆黄琉璃筒瓦。城楼正中的门洞上悬挂着巨幅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幅大标语。现在这里已成了民众欢庆国家庆典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外游客的游览胜地。 交通:乘坐1、2、4、5、10、20、52、120、特1路中山公园或天安门站下 参观费用:免费开放,登城楼需要花费15元人民币
正阳门俗称前门,整座城楼通高42米,是北京所有城门中最为高大的一座城门,它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据资料记载:正阳门最早建于元代,当时被称为“丽正门”,后在明代的正统元年(1436年)改名正阳门。正统四年(1439年),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京师各城门外添建箭楼,正阳门箭楼就是此时建成。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座巨大的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6米,中为空场。瓮城四向各辟一门,均为拱券式门洞。民国三年(1914年),为改善内外城间的交通状况,改建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 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 在北京,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城门箭楼上都没有匾额,只有正阳门箭楼上有满、汉文匾额。当我努力试图读懂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发现,匾文里的“门”字和在其他任何地方见到的有一点点不一样,就是这里的“门”字都不带“钩”。幸好在这里做交通协管员的一位老大爷告诉我说:据传说啊,北京内九门城楼牌匾上的“门”字,个个都没钩儿。原因还是来自皇上。皇上乃是天之骄子,是真龙转世。所以皇上有病,称龙体贵恙;皇上发脾气,称龙颜震怒;皇上高兴,称龙心大悦……龙乃是水中之物,大凡水中之物没有不怕钩的,钓鱼呀、钓虾呀……都得用钩。既然皇上是真龙转世,皇上住的地方哪能有钩儿呢?有钩犯忌呀。所以,内九门的“门”字最后一笔都是直的,全都是没有钩儿的。 交通:5、9、17、20、47、53、59路汽车前门下,地铁前门站下 参观费用:成人10元,学生5元
内城九门中仅存的早期箭楼 德胜门箭楼位于什刹海西海北侧,是明清北京内城保存至今的三座箭楼之一(另两座是正阳门箭楼和东便门箭楼),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清康熙年间因地震坍塌而重建。原德胜门由城楼、箭楼和翁城组成。德胜门箭楼素有“军门”之称,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1450年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这里浴血奋战使蒙古残军溃败潜逃,保住了北京。正因德胜门位于大军出发北征的必经之道,所以才被命以谐音“得胜”的吉利之名。在1969年地下铁道施工时,德胜门附近的城墙被拆除,目前仅存箭楼和翁城的部分垣墙。德胜门的箭楼在城楼前沿,建在砖砌的城台上,为城楼的防御性建筑。在1980年经过重修以后,如今已是北京内城九门中仅存的一座早期箭楼。 当我伫立在箭楼之下,耳边仿佛仍能听到明朝时的一代名将于谦的那首掷地有声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时过境迁,1993年在瓮城内修建了“真武庙”,并在此成立了北京市古代钱币博物馆,长期展出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的古钱币。 交通:5、27、44、315德胜门站下 参观费用:10元 钟鼓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的钟鼓楼还属于明朝24个政府衙门之一,其职责便是准确地向全城完成报时任务。钟鼓楼作为明、清两代都城的报时中心,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钟鼓楼每到定更先击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进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大家睡眠。到天亮更则先击鼓后敲钟,表示该起床了。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撞钟与击鼓相同。 鼓楼不仅是清代时期京城的报时中心,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在当时鼓楼前的街道,是著名的商业区。这里店铺林立,百货竞陈,而在北京前三门外设立会馆的各地商人,也都到这里来经营钱庄和当铺等生意。 2001年岁末的午夜11时57分,北京鼓楼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响,鼓楼从2002年元旦起,正式对外开放。每天将四次击鼓,每次15分钟。在鼓楼外廊极目远眺,古城景色尽收眼底:南为景山、北海,殿宇重重、白塔巍巍;西为后海、什刹海,碧波荡澜绿柳成荫;北为钟楼,岿然耸立、琉璃耀目;东为国子监、雍和宫,红墙黄瓦、庙宇森森。观之令人悦目怡情,心驰神往。 钟楼在鼓楼北面,相距约100米,是一座直立耸起、灰墙绿瓦的建筑,它就是钟楼。钟楼楼上悬挂着一口铸有“永乐年、月、吉日制”印记的特大铜钟,可称中国古钟之最。鼓楼和钟楼,一红一灰,和谐美妙。 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在没有钟表计时的古代,钟鼓声对老北京人的起居劳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暮鼓晨钟”。 交通:5、107、815、834、734路鼓楼下车 参观费用:钟楼/10元 鼓楼/20元
采访后记 当我驱车沿着二环在翻阅北京古老城墙城楼历史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这个作为四朝古都的老北京里经历了太多的故事,从金中都到元大都,直至明、清都城,北京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遗迹湮灭了,风雨侵蚀过的外衣料峭在瑟瑟北风中。也许是凋零的树叶让我感伤着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也许是厚重的城楼让我激情澎湃的心突然得到沉淀,不禁暗自发问:这残余的风景、这古老的城墙究竟凝聚了怎样的历史情怀能使得全世界的人都来探寻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城阙故地?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2 , Processed in 1.1092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