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俗称“哈德门”)位于内城南垣东侧,西距正阳门三里,元代称文明门,元代之文明门约在今崇文门内大街北口处,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南垣南拓时重建,仍名“文明门”,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改称“崇文门”。位于今崇文门内大街南口。 城楼形制小于正阳门,面阔五间,连廊通宽39.1米,进深三间,连廊通进深24.3米,城楼连城台通高35.20米,城楼形制为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屋顶,楼阁式建筑,顶铺灰色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饰绿琉璃脊兽,梁柱为红色,施墨线旋子彩画,城楼一层为红垩砖墙,灰下肩,四面明间辟过木方门,二层有回廊,明间前后为隔扇门窗,两侧暗间为红垩砖墙。? 瓮城为长方形,南、北长86米,东、西宽78米,北面二直角接城垣外侧,南二角抹圆,瓮城西侧辟券门,券门上建闸楼,瓮城西北角建关帝庙。崇文门箭楼,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仅存城台,1901年英军将铁路修至正阳门东侧,拆通崇文门瓮城,拆瓮城西侧之闸楼,及关帝庙,为了崇文门通行,将箭楼城台中间辟券门。? 崇文门,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各朝均有修缮记录,清代沿明旧制,历朝亦有修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曾大修城楼,民初拆除箭楼城台及券门,民国十年(1921年)曾对城楼进行修饰。崇文门一带,自元代因通惠河货运而成为商业繁盛地带,明代拓南城后,即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今崇文门外大街路东、上三条与上四条之间,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设“宣课分司”,弘治六年(1493年)将九门课税统由“崇文司”监管,清沿明旧制,设“监督署”专收货税,清代崇文门除收税外,还代宫廷变卖人口和财物,清旧例,王公大臣获重罪,抄家籍没财产、家奴、人口一律归内府,如内府不需用则交崇文门税所变卖,银交“广储司”。崇文税署虽名义上列归户部,实际由宫廷控制。崇文门税务机构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始撤销。崇文门外吊桥东北桥翅曾有径1米之铁龟,传为镇水之物,附近有镇海寺。 解放后于1950年拆除崇文门瓮城东、西两侧之铁路洞子门及残存瓮城,并在城楼西侧城垣开豁口,城门楼于1959年拆除。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4 , Processed in 1.30886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