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第一舞台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畅

    第一舞台由民国元年(1911年)筹备建立,至1914年春末建成,同年6月9日正式开幕。它是一个改良的“洋式”剧场,其主要部分是向上海新舞台学来的。这举动无异是向北京保守派的挑战。因此,在它落成之后,一些保守派人士看到这座庞大的剧场,就用"花钱看戏园子"之类的话来加以讥讽。其次,虽然京剧界的好角色都在这里演过,但是它的营业一直平平而已。而最为不幸的是,它开幕的那一天起就起火,一共失火三次,直到1937年被完全焚毁。

    第一舞台坐落在珠市口大街路北。兴建的主要出资人 是名武生杨小楼和资本家姚佩秋、殿阆仙等。

    第一舞台的建造在北京极为轰动,因为这剧场在当时算是新颖、完备的,其结构都是砖木混合,并在大门处使用欧式铁栅,其人门院上有洋铁皮的罩棚。第一舞台内部是仿效上海的"改良式剧场",观众席共有三层。第一层和第三层是散座,第二层的前排座位为有木隔板之包厢。散座已经是一排排朝向舞台,而一改清代茶馆式的坐位安设。当然成排的座位后面还有可以放置茶壶茶杯及各种吃食的搁板。在看戏时要吃、要喝,一直是中国观众由茶馆带来的习惯,轻易不能废除。

    第一舞台的舞台也取改良式,在镜框舞台前有一个大台唇,镜框台口内面积也不大。台上也有一台口幕,但这台口幕并不装在镜框台口之后,而是装在大台唇上部的一根半圆形铁杆上,对开幕沿这铁杆做弧线运动开合。舞台有一个转台。但据作者估计,转台的直径肯定在10米之内,并以木为结构,以人力推动。作者如此推断的根据是因为当时的上海,和以后西安易俗社剧场的转台都是这种类型,以经济力量薄弱和技术落后的北京来说,不可能跳出改良式舞台这一窠臼。

    在第一舞台演出的京剧中有不少都使用布景。民国三年,即剧场落成的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旧历)演出了传统的节令戏《天河配》,台上出现了可以喷水的莲池,鹊桥上嵌镶了许多小电灯泡,这类别开生面的景色使这个戏连卖了十几场票,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记录了。又如在演出时事新戏《枪毙阎瑞生》时,真的汽车、真的马都上了台,这在北京的商业剧场中也是第一次,因而大为轰动。

    第一舞台几乎邀遍了北京京剧的名角儿。开幕的日戏有何桂山的《钟馗嫁妹》,贾洪林、程继先的《群英会》,王又宸演的《黄金台》、龚云甫演出的《目连救母》。夜戏有王凤卿、朱幼芬合演的《朱砂痔》,路三宝、王瑶卿演的《樊江关》。1929年的旧历年"窝头会"(为贫困演员募捐)的义务戏中,有杨小楼、侯喜瑞、钱金福、于连泉 (小翠花)合演的《战宛城》尚小云、郝寿臣合演的《法门寺》,此外,程砚秋、朱琴心、姜妙香、尚和玉、陈德霖等著名演员全都参加了演出。顺便提及的,是每年"窝头会"义务戏都在第一舞台演出,因为它的二千多座位,确实能卖个大数目。

    最不幸的是第一舞台以失火出了名。这也说明这座最新的剧场尚无防火的概念,因而也无专用的消防设备。剧场落成的第一天,正当何佳山演出《钟馗嫁妹》时,剧场前院起火了,有人讲这是因为当地的流氓没有受到"孝敬"而故意纵火,幸亏有惊无险未成大祸。第二次起火是在1918年,烧掉了旁边的餐厅及茶食店。两次失火后都由杨小楼出钱修理。

    第三次大火是1937年11月18日下午2时半,突发大火,把剧场在内的130余间房子全部烧掉,一些演员的戏箱行头也一起烧掉了,估计损失了三十万银元。当时第一舞台的产权归中法汇理银行经理孙鹤卿所有,他曾为剧场保了十万元的人险。这年发生了"七七事变",市面不稳,没有人再肯投资,于是重建剧场再也无人提及了。

    第一舞台明显的缺点是音响不佳。不少座位听不见或 听不清演员的唱和念。当然这也影响卖票。当时,中国的戏院从来没有音响设计的概念,但旧式戏园的音响较好,是因为古老剧场的建造虽是陈陈相因,但无意之中把成功的音响设计经验也继承下来了。如剧场的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木结构,舞台伸向观众之中并取消天花板等等,这都与现在的音响专家们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巧合。可惜中国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虽有这方面的成功实践而无这方面的记述和研究总结。而改良式剧场当时是新事物,音响设计无经验是难免的。

    缺点之二是第一舞台观众席太大,平常总是难于满座。这也是脱离市场条件,片面求大的毛病,这又成了被议论的另一个话题。虽然经营者为挽回颓势而想尽办法,如1918年后曾请坤班,但卖座也不太好,这也影响其它班子不敢来演出,因为偌大剧场,观众三三两两,使人十分难堪。据当时报载,1918年4月坤班头牌演员李桂芬、李慧琴离开第一舞台后,每天只能卖出几十张票,以致不能不宣布停演。1924年以后,第一舞台从上海请来了著名武生盖叫天和李蓝亭、盖月楼、老生周信芳,演出在上海十分流行的“彩头砌末戏”连台十余本的《铁公鸡》,连台四十余本的《红蝴蝶》和《普陀山》,《七擒孟获》、《年羹尧》等戏。一时营业很好,梅兰芳的票卖八角钱一张,他们居然卖一元一张。当然,除去演员好以外,机关布景的噱头更能招徕观众。如演《普陀山》时,他们使背景上的太阳能升能降;演现代戏《枪毙阎瑞生》时,三个演员在舞台上同时骑自行车演戏,这些噱头颇有票房价值,长演不衰。1937年,尚小云在第一舞台演出,把票价降低,又赢得了观众欢迎,正在卖票好转的时候,第三次大火毁坏了一切,包括尚小云的行头也都付之一炬。 
    位于前门外西珠市口柳树井街路北。1912年由当时巨绅孙学士和名武生杨小楼、名旦姚佩秋等出资修建。其造型和装设与北京其他戏园不同,临街前筑有铁栅栏门一道,门内为空地,主楼设有三个大门,均为椭圆形,楼内为池座,座位是横排长条木椅。楼分三层,二楼前排是包厢,一楼、三楼为散座。舞台呈椭圆形,台面能转动,其门帘、台帐改为一道大幕,为当时一创举。楼上楼下能容纳三千人,为北京有史以来最新最大的一个戏园,故称第一大舞台。开幕式由杨小楼、王瑶卿等演出拿手好戏,盛况空前。后有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在此轮流演出。但开张不到半年,屡次发生触电、电线走火事件,将其大部烧毁,后由孙学士出资修建,在舞台加筑一座小楼,设置火神神位,重新营业,但始终不好。1937年冬,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曾在此演出独创新戏《九曲黄河阵》,哄动一时。演至第五天,因看管人不慎,将香落地板,延及全楼,付之一炬,从此再没重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7-27 14:24 , Processed in 1.1023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