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一辈儿戏迷大都知道,位于前门外肉市路东的广和楼戏园,那是咱老北京外城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戏园子。 要说厂和楼戏园,先得说说它的前身广和茶园。明朝末年,广和楼这块地方原来是一位盐务巨商的花园儿。这位盐商姓查,人们就把这座花园叫作"查园儿"。当时,前门大街还是土马路,路两边聚集着不少小商小贩,卖吃的、喝的、用的全有。查老板的后人为了凑热闹儿,就把花园儿改成了茶园儿,起名叫"广和茶园"。茶园儿里设有十张长桌儿和条凳儿,只卖清茶。清乾隆年间,前门大街的土马路改建成了石条马路,路两边的商贩们在广和茶园西侧盖起了许多铺面房,把茶园挡在了房后,茶园门前的空隙处渐渐变成了一条胡同,这就是后来的"肉市街"。 别看广和茶园被挡住了,可是,因为前门外做买卖的不断增多,越来越繁华,茶园的生意丝毫没受影响,后来,查家为了多赚钱,扩大了茶园儿的面积,又增建了一个小型的戏台,请来一些艺人说评书、演杂耍、唱莲花落什么的,茶园儿的生意也就一天比一天红火。 到了光绪年间,厂和茶园再次重建,增大了戏台的面积,加设了听戏的座位,还经常邀请名戏班儿、名角儿来茶园演出,无形之中,提高了茶园的知名度。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掠北京以后,查家没心气再做茶园生意,就把厂和茶园卖给了另一个大商人王善堂。王善堂接手以后,把广和茶园又修整了一遍,改名叫广和楼戏园。 广和楼戏园的戏台子是四方形的,坐东朝西,戏台前沿儿的两根大台柱子上挂着一副用油漆写成的戏联儿,上联儿是"学君臣,学父子,学夫妇,学朋友,汇千古忠孝节义,重重演 出,漫道逢场作戏",下联儿是"或富贵,或贫贱、或喜怒、或 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楼下的座位是长桌儿和条凳儿,一律头冲戏台放着,观众看戏得侧着身。两廊下靠墙放着一些大长板凳,这是散座儿。楼上呢,前排全是包厢。坐进包厢的人一般都是有点身份的,包厢后边儿也是散座儿。 光绪三十二年,著名的喜连成科班儿曾在厂和楼唱了三年戏。那时候,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先生正在喜连成搭班儿学艺,与当时的名角儿王喜秀、雷喜福等人同台演出。民国以后,富连成科班儿也在广和楼演出多年,使广和楼更是名声大嗓。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20:36 , Processed in 1.1054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