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岳大帝信仰考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巴黎

  东岳即泰山之别称,列位五岳之尊,是有史以来中国的第一圣山,《诗经·鲁颂》曾用“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来形容它的高峻险峭。而封禅制度的兴起,更使历代帝王以祭祀泰山为立国安邦之大典,泰山神东岳大帝屡受褒封,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诸神中的崇高地位。正如日本学者所言:东岳大帝“每在封禅等国家大典中受供奉一次,随着朝廷的政治意图,其权威即增长一分,具有与人间皇帝匹敌的力量。……被供奉为神灵界的王者。”①?

  一、东岳信仰之源流?

  “岳”又作“?NB264?”,意为“山高而尊”。早在《尚书·尧典》中就有舜帝巡守四岳,以此加强部落联盟统治之记载,“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其后,由于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四岳之外又另加中岳,遂成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行相生相?NB265?: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木德承天,万物复苏,阴阳始动。泰山其位在东,故被视为天地万物交感通灵之处。西汉刘向《五经通义》云:“泰山一名岱宗,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白虎通·封禅》亦引此说,谓“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所交代之处也。”帝王因德受命,贵为天子,而泰山被视为距天最近的地方,故自秦始皇起,王者报功告成必于泰山,成为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永延帝祚的祭祀圣地。
?
  泰山封禅虽以“改制应天”为主旨,但也不乏祈寿延年之意。《风俗通义·正失》云:“俗说岱宗上有金荚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倒读曰八十,其后果用耆长”。?②汉武帝曾先后七次上泰山行封祭天。帝王们对泰山的尊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求仙长生思想的风行。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汉《太山镜铭》的记载:“上太山,见仙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白虎引兮直上天,受长命,寿万年,宣官秩,保子孙;上太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贵富昌,乐未央。”由此可知,汉代社会神仙思想颇为普及,竟至以献镜铭以求荣达,而泰山信仰中也添加了求荣禄、富贵、子孙繁荣等种种世俗欲望。

         
?
  然而,就在泰山主生观念大行其道之时,五岳主死之说也日益兴盛起来。1935年山西同蒲路开工时出土的东汉熹平二年十二月(173年)陶盆内就有这样的记载:黄神生五岳,主生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簿。?③这之后,泰山治鬼说更是不绝于书。清代大学者顾炎武《日知录》曾作过一番详细考证:?

  自哀平之际而谶纬之书出,然后有如《遁甲开山图》所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泰山主死。《博物志》所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主召人魂魄,知生命之长短也。其见于史者,则《后汉书·方术传》:许峻自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谒泰山请命。《乌恒传》:死者神灵归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死者魂神归泰山也。《三国志·管辂传》:谓其弟辰曰,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如何。而古辞《怨诗行》云:齐度游四方,各系泰山录。人闲乐未央,忽然归东岳。陈思王《驱车篇》云: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云: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应璩《百一诗》云:年命在桑榆,东岳与我期。然则鬼论之兴,其在东京之世乎?④?顾氏认为谶纬学说是泰山治鬼兴起的原因⑤。并得出结论:泰山“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陔余丛考》、《茶香室丛抄》也沿袭此说,认为泰山治鬼说汉魏间已经形成。?

  汉代道教兴起,也将民间流行的泰山信仰采而录之。汉末天师道文献《女青鬼律》载:“天六方鬼之主,住在太山东南角道水中,诸死人所归”,“主死人禄籍,考计生人罪皆向之”⑥。“太山”即“泰山”也。?

  关于泰山主生亦主死传说的解释,学界普遍认为,治鬼说的阐发与主生一样,同源于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观念,和封禅祭典密切相关。⑦清俞樾曾感慨:“余谓后世言神言鬼皆托之泰山,虽虚诞之说,而未始无理。盖因天事天,因地事地,此封禅所自起也。……按《封禅书》,泰山有天主地主之祠,其义即缘封禅而起。王者于此报天,故有天主祠;王者于此报地,故有地主祠。死者魂归泰山,即归于地主耳。”⑧?
  另有学者认为,泰山治鬼说的兴起实则表明了民间对官方祭祀所持有的反对立场,并由后来的道教得以彰显。分歧的焦点就在于:官方认为在泰山祭祀的是神明,民间却认为他们祭祀的都是些死人,甚至将泰山视为死人灵魂的聚集地。而后代士人悚然于官方的神道设教,不敢作分外之想,因之流传至今。进而有学者指出:“认为泰山地狱的观念是针对官方祭祀所构造的一种传说,不能视为朝野意识形态在泰山的巧合。”⑨?

  二、东岳大帝的职司及人格化?

  泰山信仰的普及,更使有关泰山神的种种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汉代重修《纬书集成·龙鱼河图》载:泰山神姓圆名常龙。服青袍,戴苍碧冠,佩通阳印,统领百神,乘驭青龙,主治死生及人世贵贱,为冥府众鬼之主帅,形象威猛,权势显赫。《孝经援神契》又载: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东方朔《神异经》则称: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氏有子胥勃氏,胥勃氏子玄英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口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子金蝉氏,次子金虹氏。金蝉氏后成仙为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木公),专司天界仙人事体。金虹氏即泰山神东岳大帝。《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曰:金虹氏曾在长白山佑民有功,伏羲氏时封为太岁,称太华真人,掌天仙六籍,遂以岁为姓,讳崇。其太岁者,乃五代之前无上天尊所都之地。其后乃水一天尊之女也。?

  然而,泰山神最初普遍的被说成是泰山府君。最早记载当推晋干宝《搜神记》卷四,谓泰山府君因思念女儿,召胡母班给他的女婿河伯送信;之后,胡母班请求府君拯救其父于幽明之苦,使其再生,而府君谓生死相隔,未如所愿。由此可知府君专掌幽明两界。卷十五记载则更为详细:“汉献帝建安中,南阳贾偶字文合,得病而亡,时有吏,将诣泰山,司命阅簿,谓吏曰,当召某郡文合,何以召此人,可速谴之。”?⑩不但有伺察亡者之判官,而且有了记录人之生死的帐簿,按簿中所记,拘往泰山。《三国志·列异传》卷一四又有记载:“蒋济子,死为地下之泰山伍伯,极憔悴困辱,以其状梦告其母,谓泰山太庙之西,有讴士孙阿,将被召为泰山令,祈向彼恳转位于处。济妻以语蒋济,济遂具语孙阿,恳转位佳处。后孙阿死,济子复入梦,告以阿己如济请转于佳位,月余后,转为太山录事。”生人死后也可充任泰山府君,其僚属则称作泰山伍伯、泰山令、泰山录事。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泰山府君之传说已相当普及。?

  之后,泰山府君的权力和地位逐渐显示出分化的趋势。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佛教地狱说的渗入。东汉末年,印度佛经逐渐译成,至魏晋,佛教兴盛,地狱及轮回转世观念逐渐形成,随之十殿阎罗与地藏王主宰地狱的说法普遍被汉人所接受,甚至进一步与原有的鬼神信仰融合转化,增添了泰山信仰原本没有的一些内容,如审判生前的善恶罪福,特别是对罪业处以刑罚,以及执行刑罚的地狱和鬼卒,另如六道、三世因果、阎罗王、饿鬼等说法也纷纷出现B11?。于是,佛教地狱说的内容同中国的判官制度相结合,缔造出一个现实而幻想的泰山冥府说。泰山府君则成了东岳大帝属下的一名判官。?

  自唐代开始,泰山神被授予各种封号: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壬辰,封泰山神为天齐王,意为与天相齐。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天书降于泰山”,真宗前往泰山封禅,诏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王,四年(1011年)进封“东岳天齐仁圣帝”。真宗封禅堪称历代帝王封禅中最为隆重的一次,也是东岳大帝香火向各地扩展,建立行宫的直接起点。苏州东岳庙政和七年(1117年)《重修庙记》曰:“维我宋真宗皇帝,东幸泰山,告功于天,大修封禅礼,泰山之神显册褒嘉,位号崇隆”。B12?显然,苏州东岳庙是以真宗封禅为契机建立起来的。随着各地东岳行宫的相继建立,东岳大帝便成为全国神。据《梦梁录》记载,“三月二十八日,乃东岳天齐仁圣帝圣诞之日……,诸郡邑皆有行宫奉香火。杭州有行宫者五,如吴山、临平、汤镇、西溪、昙山,……都城士庶,自仲春下浣,答赛心愫,或专献信香者,或答重囚带枷者,或诸行铺户以异果名花、精巧面食呈献者,或僧道诵经者,或就殿庑举法音而上寿者,舟车道路,络绎往来,无日无之。”B13?形象描绘出南宋都城杭州东岳庙会的热闹场面。?

  元代,蒙古人一统中原,沿袭并接受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对五岳尊神崇拜有加。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封泰山神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仅南北二京(燕京城及大都城)就有岳庙四处之多B14。明洪武三年(1370年)诏定岳镇神号。依古定制,并去前代所封名号,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虽然历次封号,都伴随着其它四岳。但五岳之长的至尊,最终使东岳神的地位遥遥领先于其它四岳。
?
  推动东岳香火在全国兴盛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唐代中期以来民间广泛盛行的城隍信仰。城隍信仰最初在吴越地区十分盛行,南北朝时正式称为城隍神,唐代加封爵禄,五代时封侯称王,庙宇遍布全国。宋代被列入国家祀典。自唐代开始,城隍神被认为是执掌辖界之内民众生死的神。由于遍布各地、深得民众信仰的城隍和东岳大帝同为司命神,人们仿照现实世界皇帝和官僚安排他们之间的关系,以东岳大帝为城隍的上级,东岳大帝是冥界的皇帝,城隍比做官吏,城隍作为司命神受到民众敬畏,东岳大帝既然是他的上级,自然更具有灵验,因而逐渐得到民众支持,受到尊崇。这种关系的形成,并非与宋代以来君主独裁制的形成无关。

  古已有之的东岳信仰与唐代以来隆盛的城隍信仰,在宋代被编织在一起,同被列入国家祀典。?

  泰山神的权威因国家权力的支持而至高无上,显然已经不再适宜从事以往拘役匹夫匹女魂魄,审判琐细罪行,入狱施罚等裁判所长的角色。于是,泰山府君由一神分化为二神,其中一位便升格为东岳大帝,以近于天帝的绝对权威来君临了。
?
  道教在将泰山神纳入神谱时也配合了道教司命的信仰B15?。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举了泰山神位及其职司:玉清三元宫第二左位,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讳盈字叔申。第六左位岱宗神侯领罗酆右禁司鲍元节。地仙散位贾元道、李叔胜、言成生、傅道流四人,并隶司命,主察试学道者,在泰山。泰山君秦,字景倩,为四镇,领鬼兵万人,有长史、司马,复有小镇数百,各领鬼兵数千万。《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妙经》称东岳大帝“气应青阳,位尊震位,独居中界,统摄万灵。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案判七十二曹,刑分三十六狱,惩奸罚恶,灵死注死,化形四岳四天圣帝,抚育六合万物群生。”  
?
  东岳大帝既然具有了帝王的身份,自然会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也有娶妻生子等凡间的需求。其妻为“淑明坤德帝后”,《东岳妙经》称其曰:乾元配位,坤德合形。淑气明明,婉春融于三界;德兹育育,澄秋月于万方。与圣同明,普天共仰。北京东岳庙育德殿便是东岳大帝及帝后的寝宫,“帝妃前悬一金钱,道士赞中者得子。”B16?除了监管生育,东岳帝后还能治疗眼疾,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重庆大足信士弟子林某为妻罗氏“眼目不安,遂发诚心,就云从岩镌造淑明皇后,求为供养。”B17??有了妻室,自然就有子嗣,其说始见《魏书》,长子封号佑灵侯,次子惠灵侯,三子即炳灵公B18?,四子静鉴法师(因皈依释氏未得封号),五子宣灵侯。另有一女,即香火遍及北方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
?
  东岳诸神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行使东岳大帝职能的地府判官——七十二司。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鬼官有七十五职名,显者凡百一十九人”便是有关地府判官七十二司的最早记载。从宋道士吕元素所集《道门定制》“更籍醮地府七十二司圣位”??B19?,和元朝《东岳大生宝忏》中七十五司判官的设置B20?来看,宋元之际,七十二司判官的设置已经形成。具体职设却没有统一,泰山蒿里山森罗宝殿设七十五司,北京东岳庙元代初建时是七十二司,同治年间增至七十六司;昌平东岳庙绘有七十四司壁画。也有的只有二十司、十司,完全是根据庙的大小,各司职能也不尽相同。可见,“七十二”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其原由当与《史记·封禅书》载“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有关B21?。?

  三、东岳大帝信仰之演变?

 

 

 

 

 

 

 

  作为历代帝王告天报功的封禅之所,东岳崇拜自创始之初,就打上了深刻的官方祭祀的烙印。北京东岳庙建成之后,元廷每年都要在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诞辰之际,派遣官员降香,供品中有牛、羊、猪,显然,东岳大帝享受着国家最高祭品——太牢。
?
  除了东岳大帝诞辰,皇上万寿,也要祭祀东岳。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万寿圣节,祭太庙后殿、显佑宫、东岳庙、都城隍庙。十月初十日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万寿圣节,祭太庙后殿、显佑宫、东岳庙、都城隍庙”B22。
?
  然而,入清以来,东岳大帝之香火逐渐被其女——泰山女神碧霞元君所替代。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世称娘娘。?

  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有黄帝所遣玉女说,也有民女石玉叶说,最普遍的说法是:汉代,泰山顶上有玉女石像,至五代,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漶剥蚀,玉女像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宋真宗东封泰山,于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乃玉女也。真宗下令疏浚水池,用白玉重新雕刻玉女像,命有司建祠奉祀,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将昭真祠更名为“灵应宫”。后不断扩建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
?
  《道藏》称元君乃天仙降世,神功莫测,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罪福照报,感应速彰。民间传说元君主司妇女多子,并为保佑儿童之神,所以妇女们信奉尤其虔诚,还在她的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供奉碧霞元君香火的神庙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宣扬叙述其灵迹的《泰山娘娘宝卷》也被奉为教门经籍,纳入道书之列。
?
  碧霞元君圣诞是四月十八日,民间祭祀异常隆重。京城内五顶(即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环列,京西妙峰山、京东丫髻山更是香火鼎盛,甲于天下,朝顶的香客“环畿三百里,奔走络绎,方轨叠迹,日夜不止”,真是“人无停趾,香无断烟”。民间流传,黄飞虎为争泰山神位与妹妹虎斗法,结果妹妹获胜,姜太公封其为碧霞元君,高居山顶;封黄飞虎为东岳大帝,屈居山下。此则故事的广为传诵,便是东岳香火渐弱于碧霞元君香火的生动写照。?

  在北京东岳庙,以东岳大帝香火为核心组成的进香组织——香会,明代其成员主要以皇室、太监、宫女为主,尤以万历朝最为频繁。入清以来,则有越来越多的细民百姓加入到东岳香会中去,网络了社会各个阶层。并对儒家封建等级制度直接提出挑战,“天子祭社稷,诸侯祭山川,大夫祭家庙,载于圣经,职分当然,礼也。大夫不可庶,岂可也。然吾人既居覆载之中,咸沾大帝陶?之造,神明可不敬欤?”B23?竟至模仿官制,刻碑立石,张扬善举,“虽庶民之分,不敢以祭五岳,然而诚焉敬为,无论尊卑而俱可以书。”B24?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惩恶扬善成为东岳信仰的核心内容。最为著名的就是悬挂在瞻岱门上的《东岳大帝宝训》,词曰:“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比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性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前部分完全出自民间刊印流传的《玉历至宝钞》B25。

  瞻岱门前悬挂的楹联,白地黑字,赫然醒目,“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东旁门楹联:“阳是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西旁门:“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字字掷地有声,震聋发聩,令人砰然心动。?

  瞻岱门两侧过道的墙壁上,各悬两个大铁算盘,长6尺,高2尺,珍子累累,共209珠,上刻“乘除分明”、“毫厘不爽”,为含冤信人所献,求东岳大帝主持公道B26?。民国年间的报纸曾刊登过这样一首《报应歌》:“生败子,疾病缠;妻和女,伴人眠。从前只说拣便宜,那知后来要利钱。处处东岳庙,都有大算盘;

  不拘数,有人还,一倍要你加二三”。充分表现出社会尚德倾向对东岳信仰观念的渗透和影响。
?
  更有甚者,民间行会也纷纷将祖师神供奉在西院,如建筑业供奉的鲁班,骡马行供奉的马王,保佑出海打渔的海神和管理粱仓的仓神等。东岳大帝众神信仰随着民众信仰的需求而不断扩大,这正是道教的包容性和适应社会背景所表现的生机活力。  ?

  四、余 论?

  泰山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孙、神灵之府,在中国历史上,泰山以其特有的宗教文化,奠定了它在文化史上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自秦汉以来,东岳信仰就有两个相互对立,但又不时交织在一起的部分组成。一方面,封禅说的出现,使东岳神成为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被视为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冠以“大帝”的称号,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更被列入国家祀典,惟天子享有祭祀的权力。与之相对的是,民间却一直将其视为治鬼之所,死后灵魂所归之处,东岳神为冥府之王,是惩恶扬善、济生度死的正义之神。
?
  面对民间的对立态度,帝王们通过封神,甚至自称东岳大帝转世等方式对民众自发组织的大规模进香活动进行统治,将民众所奉之神纳入官方祭奠,至此,唐宋以后,几乎各地都有规模不同,大小不一的东岳庙,上至天子,下至细民,无不虔心侍奉,肃然敬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泰山神——东岳大帝在中国诸神中的地位及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东岳大帝信仰演变的一番检讨,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道教是如何适应社会,顺应社会的需求,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①福井康顺等监修《道教》第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②应劭:《风俗通义》,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本,中华书局,1981年。?
③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
④顾炎武:《日知录》,雷汉卿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⑤“谶”是方士伪托神灵而造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常赋有符或图;“纬”与经相对而得名,是儒者假托神意解释儒家经典的著作。谶纬之说来源于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把自然界的现象看作是天对社会善恶安危的惩罚与预示,用阴阳五行解释儒家经典,西汉晚期逐渐流行,到西汉末、东汉初便风靡一时。?
⑥《道藏》卷十八,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刘慧:《泰山宗教研究》,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⑧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一六,中华书局,1996年。?
⑨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说》,《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辑,三联书店,1999年。?
⑩晋干宝:《搜神记》,华龄出版社,2002年。?
?B11?酒井忠夫:《泰山信仰研究》,《中和月刊》第3卷第10期,1942年10月。?
?B12?南宋《吴郡志》卷一三“祠庙[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B13?南宋吴自牧、周密撰《梦梁录武林旧事》,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
?B14?元熊梦祥:《析津志》[岳庙]:“南北二京有四处:一在燕京阳春门,即今朝枝庙,无碑;一在长春宫东。有礼部尚书元明善所撰碑文;一在燕京太庙寺西,有王澹游所撰碑文;一在北城齐化门外二里许,天师宫张上卿创起,后俱是吴宗师闲闲一力完成。”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B15?司命起源于古代的星辰信仰,后被道教所吸收,成为根据世人行为好坏而注其寿命长短之神。  ?
?B16?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B17?《淑明皇后造像记》,《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
?B18?五子中尤以三子最为著名。《五代会要》载:“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明宗)诏以泰山三郎为威雄将军”。《文献通考》又云:“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封禅毕,亲幸泰山三郎庙,加封炳灵公”。明小说《封神演义》载黄飞虎之子黄天化学道于紫虚洞清虚道德真君,后战死,姜子牙封其为统领三山正神炳灵公。?
?B19?《道藏》[道门定制]卷九,卷31,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B20?《道藏》[东岳大生宝忏],卷10,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B21?参见拙作《东岳庙七十六司概述》,《中国道教》2000年第2期。?
?B22?清李虹若:《朝市丛载》,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B23?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金牛圣会进香碑记》。?
?B24?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东岳庙扫尘会碑记》。?
?B25?民国二十八年刊印《玉历至宝钞》,北京天华馆代印。?
?B26?光绪六年(1880年)十一月十三日,西城粉子胡同的户部右侍郎、他他拉氏长叙以第二女嫁与朝内拐棒胡同、山西布政使、博尔济吉特氏葆亨之子为婚。御史邓承修在十一月十二日前去拐棒胡同道喜,受到门房的冷遇,遂生报复之心。十三日当天,大喜的日子,他却穿上石青色的褂子,大刹风景。不仅如此,他还向皇上承上奏折。《光绪朝东华录》载:“邓承修奏,本月十三日为圣祖仁皇帝忌辰,朝廷素服,薄海同遵。风闻户部右侍郎长叙,以是日嫁第二女与署山西巡抚、布政司葆亨之子为婚,公然发贴,宾客满门,鼓乐喧阗。?俱以二品大员,世受国恩,内跻卿二,外任封疆,而藐法妄为一至于此。?查长叙为前任陕西总督裕泰之子,现任广州将军长善之弟。?交部严加议处,寻部议革职。”被革职的葆亨不仅事出意外,还觉得窝囊。他让外孙、宗室毓逖(字琴孙)给做了一个一米多长的铁算盘,上题“毫厘不爽”、“乘除分明”几个字,悬挂于东岳庙大殿西山墙上,意思是让阎王爷给算算,给主持公道。据说,御史邓承修没几年就死了。据说,这个铁算盘一直到1949年还有。
  ?
  (作者为北京民俗博物馆资料研究室主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2:16 , Processed in 1.07911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