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于燕国得名的思考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韩嘉谷

  近年北京房山琉璃河古城和黄土坡墓地的发现,以及克?、克?等一大批重要文物的出土,使长期寻找中的燕国早期都城得以确定,虽然此城建于召公长子姬克被封为燕侯之时,已至成王时期,但一般认为“封召公于燕”的地点也应当在此一带。据考证,《水经注》所记的“圣聚”就在这个地方①,而燕国历史上能被称作“圣”的人也只有燕召公一人,因此这里是召公始封地可信。然而燕国缘何得名,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唐张守节曾提出燕国得名于燕山,他在《史记·正义》中引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并引《括地志》云:“燕山在幽州渔阳县东南六十里。”玉田县燕山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鲍邱水注》,记出自俊靡县的?NB253?水注入庚水,随后又说:“庚水,世亦谓之柘水也,南迳燕山下”。汉俊靡县在今遵化县西部,?NB253?水是今淋河,庚水是今?NB254?河,两水交汇处原在今蓟县于桥水库西南部,故此燕山应是今玉田县西北部群山,当地至今仍有燕山口、燕各庄等地名和村名。然而此山距召公的封地琉璃河有近300里之遥,商周之际周围分布有许多氏族小国,西面是今蓟县境内的无终国,东面迁安、卢龙一带是令支和孤竹,稍远一点的有北京的蓟,昌平的其等,无一有名燕者,何以远在近300里外的召公始封地却由此山得名,令人费解。此山不见于周、汉古籍,最早的记载是《水经注》,可见汉代以前其名不显。而且召公始封地在汉代似已模糊,所以班固在《汉书·地理志》广阳国蓟县下说:“故燕国,召公所封”。而到唐代,张守节一下说出燕国得名于“燕山之野”,并远指玉田燕山为其得名之山,显然有“创见”之嫌。所以近年有学者认为:“燕山之得名亦当与秦岭相仿佛,当是因西周以降,自召公?封于北燕且经其后世子孙数十代之奋斗,使燕亦成为雄踞我国北方的‘钜燕’大国之后,燕山方因其虎踞燕国之北境而方始以‘燕’为名的。燕山之初得名,……恐怕要晚至燕昭王之世”②。此说很是,燕国得名于玉田县燕山之说根据不足。
?
  和此相类似,易县、良乡一带有关燕山的记载也都是后起的。《汉唐地理书钞》录郎蔚之《隋州郡图经》曰:“燕山在易县东南七十里,岩侧有石鼓,去地百余丈,望之若数百石。……燕山石鼓鸣,则兵。”相传为宋王应麟作的蒙学课本《三字经》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即后周谏议大夫窦禹钧,按《良乡县志》记载,其墓在县北15里豆家庄。易县和良乡皆与燕国都城所在地的房山琉璃河相邻,可是关于燕山的记载年代更晚,更表明这些名燕之山皆因地近燕国国都而取名。
?
  不过先秦时期确实有关于燕山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只是其位置需要考证。《山海经·北山经》云:“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河”在古代是对黄河的专称,其它河流不得称“河”。此“河”是商周时期的黄河,也就是《禹贡》所记的“禹河”,沿太行山东麓山前洼地东北流注于渤海,入海地点在今天津市?③,因此在那个时期,发源于太行山区的河流多随其入海。《北次三经》记自沁水以下有十三条河流注黄河,其中包括燕水。燕水的位置在?NB255?水之下,和?NB255?水间隔有?NB256?、般两水。?NB255?水是今唐河,《禹贡》云:“恒、卫既从。”恒水是?NB255?水上游支流,入?NB255?后才入“河”,《汉书·地理志》“常山郡上曲阳”下记:“《禹贡》恒水所出,东入?NB255?。”“代郡灵丘”下又记:“河东至文安入大河。”可见《山海经》所记的“河”是《禹贡》黄河,其末段河道大体流经今潴龙河、大清河一线。燕水在唐河以北,和唐河还间隔有二条河流,因此应当是今海河水系北系中的某一条河流,不出今保定地区北部至北京地区。
?
  囿于地势,当时海河水系能入注黄河的河流有一定范围,以今地理度之,从太行山北段往东转燕山山脉,这个地区内商周时期能入注黄河的河流,最东不能越过今蓟县一带的州河,即《水经注》的庚水,该河原经今宝坻城关东南流,穿古雍奴薮入海,入海口还勉强能接近古黄河尾闾,由此再往东的河流便不可能再“注于河”。而燕水之下还有历虢、伦、绳三水入注黄河,以此幅度判断,其位置便当在今北京地区。
?
  《淮南子·坠形训》也有关于燕山的线索,只是发源于此山的河流不称燕水,其云:“维湿北流出于燕”。高诱注:“流于北燕北塞外也。”高注把“燕”解说成“北燕”,并没有把意思说清楚,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向北流的湿水出于燕山。庄逵吉校刊受《水经注》有关燕山文字的影响,把玉田县北境之燕山看作是此燕山,其云:“湿字当作?NB253?,NB253?水出右北平俊靡县东,南至无终入庚,庚水至雍奴入海。”此改动无据,并且与当地地理形势不合,因为限于地势,这一带的河流皆南流,绝无北流者,其中包括相当今淋河的?NB253?水。其实“湿”之名亦见于《水经注》,即是四部备要本《水经注》的?NB044水,王先谦校注云:“官本曰:‘?NB044?原本及近刻并讹作湿。’《说文》:‘NB044?水出雁门阴馆累头山,东入海。力追切。’《魏书》作?NB044?,已讹舛,若湿则不得读力追。今从《说文》为正。”此说甚是。《水经》记?NB044?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乾县南”。郦道元注云:“?NB044?水又东北流,左会桑于水,县西北上下洪流七轮,谓之桑于泉,即?NB257?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谓之天池。……故老相传,言尝有人乘车于池侧,忽遇大风,飘之于水,有人获其轮于桑于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燕京山又名管涔山,是汾水的源头。阚?NB258?《十三州志》云:“汾水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异名也。”管涔山是该地区太行山脉东西两侧河流的分水岭,所以上面的天池被同时认为是汾水和桑干水的共同源头。桑干水出管涔山后东北流,过涿鹿后转为东南流,迳蓟城(今北京市),注渤海,其上游段的流向正符合《淮南子》的“维湿北流出于燕”,则《淮南子》的“燕”极可能就是燕京山,湿水即是?NB044?水。燕京山被简称为“燕”,也就是燕山。如果此判断不误,则《山海经》的燕山、燕水就是《淮南子》的燕山、湿水,《水经注》的燕京山、?NB044?水,?NB044?水的位置也正和《水经注》的燕水相当。不过此燕山的人文历史虽然比玉田县的燕山古老,名气亦大,但毕竟与召公始封地琉璃河相距较远,故还不能简单说燕国得名于此燕京山。但是确是另有因素把二者联结到一起,证明此山与燕国的得名有关,这便是商代末年分别存在于?NB044?(湿、燕)水上、下游两端的“燕亳”和“燕京之戎”二个氏族部落。?

  燕亳之名首见于《左传》鲁昭公九年记詹桓伯言:“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对“燕亳”的释读大致有二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商代一个小方国的名字,地在召公始封地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燕国即是因召公封于其地而得名;另一种意见认为,燕和亳二字应分开读,分别是二个国家。后一种意见的来历久远,唐孔颖达即云:“《土地名》又云:‘燕国,蓟县也。亳是小国,阙不知所在,盖与燕相近。’亦是中国也,唯肃慎为远矣”。近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亦把“燕”和“亳”两字分开,并注云:“燕是北燕,都于今北京市,已为解放后考古发掘所证实。由北京往北,经承德、凌源、宁城、喀左,再沿大凌河至朝阳、北票,通向辽阔之东北地区,此一带为周初由燕去肃慎之重要通道,又多有商、周遗物出土。”还云:“《读史方舆纪要·一》谓亳夷在陕西北境,《秦纪》宁公与亳战者是也。亦未必确。当时以‘亳’为地名者甚多,盖殷商都亳,而都城屡徙,亳名不变。如今河南商丘东南之南亳,偃师之西亳,商丘是之北亳,皆不足为‘北土’之亳。”从孔颖达到杨伯峻所说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即都认为“燕”就是今召公的“北燕”,所不同的是,孔颖达指蓟为燕国所在地,即位于今北京市区宣武门外的蓟城;杨伯峻说“解放后考古发掘所证实者”,大概是指房山县琉璃河董家林古城。可是关于“亳”则皆不知其所在,杨伯峻遍求诸“亳”,都对不上号,成为千余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疑案。其实这样的寻找确是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在詹桓伯所说的“北土”范围内,本来就没有称“亳”的地方。“亳”是商人对都邑的称呼,如《尚书序》云:“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若把“燕亳”之称和商朝的都邑联系起来,势必陷入误区,因为在拒马河以北的周代燕都附近一带,至今还没有发现典型的商文化遗存,当然也就谈不上有商人的都邑“亳”。
?
  1982年江苏盱眙县南窑庄战国铜器窖藏出土的陈璋圆壶铭文,为“燕亳”一词的解读提供了重要线索,其云:“佳王五年,奠?NB338?陈得再立事岁,齐臧钱?NB260?,陈璋内伐燕亳邦之获。”④此“燕亳邦”毫无疑问是指召公之后的燕国,因为该铜器是齐将陈璋伐燕时获得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哙既立章》云:“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文中的章子即陈璋,他在掠获此铜器后,为留纪念,于是刻下了这段文字。此事发生在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六年,燕国因燕王哙“禅让”发生“子之之乱”,齐国乘机出兵,占领燕国达三年之久,由于其它国家的干预,齐国才无奈撤兵,燕国幸免灭亡。此事影响极大,古籍多有记载,但在所有记载中,从未见到当时齐国所伐除燕国外,还另有一个叫做“亳”的国家。而且此壶是一件器物,不可能同时分属燕、亳二国,所以“燕亳”只是指燕国甚明。铭文在“燕亳”下面又加一“邦”字,《说文》云:“邦,国也。”说明“燕亳邦”就是燕国,如果燕和亳是二个国家,也不能以一“邦”称之。“燕亳”二字不能分,詹桓伯是说武王克商后,那个叫做“燕亳”的国家成了周之北土,无疑它是商代的一个小方国。?

  燕京之戎的名字与燕京山同,当由此山得名,这个氏族部落的活动见于《后汉书·西羌传》:“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古本竹书记年辑校订补》作:“大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伐燕京之戎的季历是周人部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首领,《史记·周本纪》记:“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帝王世纪》记:“王季于帝乙殷王之时,赐九命为西长,始受圭瓒?NB261NB163?”。然而他最后为商朝所杀,即《晋书·束皙传》所记之“文丁杀季历。”商朝所以杀季历,是因为季历四出征伐,翦灭相邻部落集团,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构成了对商朝的威胁。季历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后,又于文丁二年伐燕京之戎,四年伐余无之戎,七年伐始呼之戎,十一年伐翳徒之戎,显然是征伐西落鬼戎稳定后方后,又率师东进,向山西境内扩张,愈来愈逼近商朝本土,引起商朝不安,于是杀死了季历。季历对上述部落的征伐都取得胜利,唯独征燕京之戎遭败,可见这是一个颇具实力的部落集团。
?
  “燕亳”和“燕京之戎”这二个名字,从字面上看彼此有别,实际上是相通的,“京”和“亳”二字在古文字中,字形和字义均相接近,古文献有通用的例子。“京”的意思是国都,而“亳”则是商代国都的专称,所以《左传》襄公十一年记:“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公羊》和《谷梁》两传均作“同盟于京城北。”表明彼此可以替换。正因为如此,所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在“亳”字下解释说:“又为京”。京、亳二字在古文字中的形体也十分接近,近年考古界对郑州出土陶文中的一个字,是亳是京(或亭)进行了热烈讨论?⑤,便是其例。既然“京”、“亳”相通,郑地的“亳”可变为“京”,则北方的戎狄小国“燕京之戎”自然也有变为“燕亳”的可能,更何况它们的文化遗存还有着极为相似的渊源和文化特征,为它们的亲缘关系提供证据。?

  燕京之戎聚居在山西北部,燕亳在太行山东麓的北京小平原,这两地的古文化从“龙山时代”起都属于同一个特殊类型的龙山文化群体,拥有相类似的陶器群,包括扳耳肥袋足鬲、?、?、扳耳?NB023?、豆等,有别于相邻的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晋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晋东南小神类型,以及河南龙山文化后岗类型,其分布范围,“北至阴山脚下,东到桑干河下游及太行山西麓,南过太原盆地,西抵吕梁山及秃尾河水系”?⑥,昌平雪山遗址(二期)是它东面的一个点。进入青铜时代,燕京之戎聚居地出现的是光社文化?⑦,燕亳之地是大坨头文化?⑧,二者都由当地龙山文化演变而来?⑨,文化面貌仍十分接近,陶器群中最常见的敛口鼓腹鬲造型彼此酷似,在张家口?⑩和河北保定北部??B11?地区,还多处出土山西特有的卵形瓮,显示出两地古文化之间密切联系。晚商时期,燕京之戎地区由光社文化蜕变为高红类型??B12?,燕亳之地的大坨头文化蜕变为围坊三期文化??B13?,“花边鬲”成为两地陶器群的共同代表性,都是前长城文化带的组成部分??B14?。在由商入周的转变过程中,这种紧密关系继续得到体现,燕京之戎地区的高红类型蜕变成为峪道河类型??B15?,燕亳地区的围坊成为张家园上层文化??B16?,两地的“花边鬲”同步由锯齿状窄边变为带状宽边,山西特有的卵形瓮继续在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出土??B17?,其关系的密切灼然可见。
?
  “燕亳”和“燕京之戎”名字相通,文化内涵也有较多相通成份,显示出极有可能是燕京之戎的一支,沿桑干河而下,来到太行山东麓,在保定地区北部至房山一带定居,今琉璃河一带定居成为其都邑所在地,由于京、亳二字形、义皆同,于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被周人称做“燕亳”的氏族部落。周武王分封诸侯,把召公封在了这个地方,并以此氏族部落的名字命名封国,取国名为燕。《史记·周本纪》记武王大封诸侯时一些封国的命名情况云:“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曲阜,曰鲁。封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燕、管、蔡三国皆以当地的地名或部落命名,故不加任何说明,齐、鲁二国的名字和封地名称不同,故都将地名和国名同时列举,这说明召公所封的地方确是原来就叫做“燕”,周代的燕国是在此商代燕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周武王克商,燕亳成为周朝版图的北土,不只人民、土地归周人所有,连名字也被褫夺。?

  从《史记·周本纪》记载看,“燕”应是这个氏族部落的本名。在周代金文中,燕国的名字先后作?NB329?、?和郾,其核心部分都是?NB263?,殷墟甲骨文中的和应是其原型字。在目前所见资料中,商代只有此称?NB263?的小方国??B18?,还没有发现有叫做燕亳的方国。詹桓伯在“燕”字后面加一“亳”字,称之为“燕亳”,应当有二个用意,一是为了和周人的燕国相区别,另一个用意是表示对这一土著小国的鄙视。近年有学者著专文说明加“亳”的含义。张博泉说:“燕亳最初可能是由秽貉一语发展、变化和滋衍而来。”??B19?林?NB331?说:“‘蒲’和‘亳’、‘貊’古音均铎部唇音字,故可通假。并认为《诗经·韩奕》说“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此韩国都城系“燕师所完”,表明燕和貊相近,所以“把《左传》中周之北土‘燕亳’理解为燕和貊是合适的”,“含有轻蔑鄙视之意”??B20?。此说无疑符合周人对商代燕国的看法。商代燕国所在地琉璃河一带,早期青铜文化是在当地龙山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坨头文化,商代中期以后蜕变为围坊三期文化,入周后又蜕变成为张家园上层文化,这个文化和中原的商文化和关中的周文化分均属不同谱系,一直和长城地带的古文化关系更为密切,在周人看来属典型的戎狄范畴,故詹桓伯以“燕亳(貊)”称之。
?
  《陈璋壶》的“燕亳邦”含义和詹桓伯的“燕亳”略有区别,是指召公之后的燕国。陈璋伐燕,和燕是敌对国家,燕僻隅北方,戎狄杂处,内乱外患频频,国势羸弱,这一情况连燕国自己也承认,《战国策·燕策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章》即记燕王语曰:“寡人蛮夷辟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陈璋轻视这个国家,不屑以其本名称呼,于是在他掠获的燕国铜器上刻铭纪念时,使用了“燕亳邦”这个词,把它和戎狄小国等同起来。所以无论是“燕亳”还是“燕亳邦”,实际上都是告诉人们,召公的燕国是在燕亳废墟上建立的,同时也透露出了商代燕国的文化属性,即被周人认为是戎狄蛮貊的土著小国。?

  “燕亳”原称燕,“亳”字是周代人加上去的。和此相同,“燕京山”在《山海经》称燕山,《淮南子》称燕,说明“京”字也是加上去的,因此得名于燕京山的燕京之戎原先也当只称燕,“京”字是后来才有的。它们都是燕族,入周后北京小平原上的燕族成为召公燕国的始封地,名字亦被周人褫夺,周人为了使自己的燕国与此燕族相区别,用了一个带有贬意的名称叫“燕亳”,实际上是“燕貊”的意思。“亳”和“京”通,也许是为了区别,将燕(京)山的燕族称做“燕京之戎”,即“燕戎”,都是戎狄集团。这样对于燕国的得名可以归纳成如下线索:召公的燕国并不得名于易县、良乡等地的燕山,而是得名于商代的燕国(族);由于商代燕国(族)在周人的概念中属戎狄范畴,因此入周后被贬称为“燕亳”,它的名字和文化遗存内涵和山西的燕京之戎相通,极可能是燕京之戎的一支沿永定河(燕水)东下,来到琉璃河一带定居,成为召公始封地的商代燕国,即“燕亳”,“亳”和京通,原燕(京)山的燕族被称作燕京之戎。燕族(包括燕亳和燕京之戎)得名于燕(京)山(据《山海经》和《淮南子》),故燕国实际上也得名于此燕山,这也当是燕国在当地找不到得名之山的原因。?

①郭仁、田敬东:《琉璃河商周遗址为周初燕都说》,《北京史论文集》第一辑,1980年。?
②陈平:《“先燕文化”与“周初燕文化”雏议》,《北京文博》1995年第1期。?
③韩嘉谷:《论第一次到天津入海的古黄河》,《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④姚迁:《江苏盱眙南窑庄楚汉文物窖藏》,《文物》1982年11期。周晓陆:《盱眙所出重金络?NB330?·陈璋圆壶读考》,《考古》1988年第3期。李学勤等:《盱眙壶铭与齐破燕年代》,《文物春秋》1989年创刊号。?
⑤邹衡:《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摘要)》,《文物》1978年2期。?
⑥杨杰:《晋陕冀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
⑦解希恭:《光社遗址试掘调查简报》,《文物》1962年4、5期。?
⑧天津市文化局考古发掘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6年1期。?
⑨韩嘉谷:《大坨头文化陶器群浅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⑩张家口考古队:《蔚县夏商时期考古的主要收获》,《考古与文物》,1984年1期。?
?B11?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88年4期。见于易县下岳各庄、涞水庞家河等遗址,皆残,残存部分造型皆与卵形瓮同。?
?B12?晋中考古队:《山西娄烦、离石、柳林三县考古调查》,《文物》1989年4期。?
?B13?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天津蓟县围坊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10期。?
?B14?韩嘉谷:《花边鬲寻踪》,《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
?B15?许伟:《晋中地区西周以前古遗存的编年和谱系》,《文物》1989年4期。?
?B16?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一辑,1979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8期。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1993年4期。?
?B17?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95年。?
?B18?杨升南:《殷墟甲骨文中的燕和召公封燕》,《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专辑》,北京燕山出版社。?
?B19?张博泉:《肃慎、燕亳考》,《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82年。?
?B20?林?NB331?:《“燕亳”和“燕亳邦”小议》,《史学集刊》1994年2期。?
  (作者为天津市博物馆研究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17 , Processed in 1.08378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