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紫禁城的火灾与防火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侯雁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体的。先民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时就用木材、稻草搭建。夏代就有大型的木结构宫殿群。南北建筑尽管形制不尽相同但所用材料均为木质。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大殿为唐代所建,而现在常见的各种宫殿、庙宇等古建筑大多为明、清时遗留,其中又以清代居多。原因稍加分析即可知:历代古建筑绝大部分是木材为主体材料建造,而木材极易燃烧,这就造成了极大的火灾隐患。?
故宫,旧称紫禁城,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到清朝溥仪退位(公元1911年),491年间,据有记载的火灾,就有四、五十次,若把零零星星未酿成灾的失火也算在内,恐怕百次也不止,其中雷击引起的火灾占了大多数。有记录的雷击事件约有34起,部分雷击造成火灾,最严重的一次是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紫禁城三大殿因雷击火灾而焚毁,共3殿、2楼、15门。①火灾的原因细分来有三类:?

  第一,我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是以木结构为主体,而这个特点却正利于火灾的发生。
?
  1420年,宫殿全部落成。永乐皇帝自金陵迁都北京,翌年即失了一次大火,崭新的三大殿全部被烧毁。紧接着,1422年,乾清宫又毁于火。连接的火灾,把永乐皇帝烧得灰心丧气,眼看着摆在眼前的瓦砾,索性也不重修,不得不在太和门进行此后一直延续到清代的“御门听政”。?

  经过洪熙(仁宗,朱高炽)、宣德(宣宗,朱瞻基)两朝,这些瓦砾,始终摆在那里,直至正统(英宗,朱祁镇)五年(公元1440年),才得修复,三大殿和乾清宫的瓦砾堆,在紫禁城里摆了十多年。?

  以后,成化十一年(1475年),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紫禁城内的宫殿不断失火。
?
  明代的火灾,嘉靖朝最多。不只次数多,而且灾情也比较严重。上述嘉靖三十六年四月那次火灾,三大殿、文武二楼(即清之体仁、洪义二阁)、午门等全部烧毁②
?
  由于采用大量木柱支承巨大的屋顶,而周围门、窗既全用木材,墙壁又和屋顶上善瓦形成炉膛,一旦着火,特别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

  第二,我国古代没有特别行之有效的防火技术及设备来避免“天火”。
?
  在古代,大多数火灾为“天火”,即天上打雷,产生强大的电流,击中木质房屋而酿成大火。在现代社会,可以用避雷针防止雷击,但数百年前的古人是没有这种设备的,因此天火的屡屡发生几乎无可避免,且常常一发而不可收拾。其实,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早在近千年前就已发明了避雷针的雏形:湖南现存的宋代慈岳寺塔重建于公元1100年左右,自塔顶有6条铁链沿6个角垂至地面上一定高度,用以防止雷击损坏;有的古塔还将这些铁链沉入水井,实现良好接地;中国古代屋宇顶上的吻兽、龙嘴伸出的舌须,有的用铁链或铁丝通至地下,这些都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但在古代由于缺少更加科学的计算、分析,所以原始的避雷针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因而也并未被广泛采用。?

  第三,也有很多是人为造成的火灾。
?
  乾清宫是失火次数最多的地方,由于它是寝宫,生活上用火较多,失慎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失火却是可以避免的。?
  据文献记载,明朝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到翌年的正月十五,宫中搭起许多牌楼,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紫禁城内的建筑物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在木架结构中,玩弄明火,以至造成火灾。?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宁王宸濠,给皇帝献了一种奇巧的花灯,并派人到宫中悬挂,板墙上、木柱上,到处是灯,结果引起了一场大火,把乾清宫、坤宁宫烧光。宫中失火,火光冲天,武宗朱厚照却高兴地说:“好一棚大烟火!”?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十一月,皇帝喝醉了酒,和侍寝的妃子在貂帐中玩小烟火,结果引起了大火③。?明清两朝,按占据紫禁城的时间来算,明朝比清朝短些,但是火灾的次数却比清朝多得多,可见清朝的皇帝,在防火这一点上,已经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康熙帝在位的时间最长(共61年),宫中失火的次数却最少,就是因为他非常注意防火的缘故,他对宫中防火有严格的规定,并设有专职巡检火烛的太监。对失职引起火灾的人员,惩罚极为严厉。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太和殿失火,对应负失火责任的6个人,均以绞刑处死。这种严厉的刑罚,一直传下去,以后的皇帝,都当作祖训遵循。而雍正皇帝在其幼年时代就耳闻太和殿失火的惨状。直到他20岁时才重新建起金碧辉煌的太和殿,故此,登基后雍正皇帝不论对宫中还是官衙、民间的防火都抓得很紧,尤其是紫禁城内,曾谕令“紫禁城内每年冬令禁饬火烛”。并经常告诫“宫中火烛最要小心”。还增加房屋建筑的防火设施,建立和加强了宫内的防火组织④。这些大概是清朝宫中失火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
  1888年(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宫中开始安装电灯,辛亥革命后,溥仪居住后三宫,宫中开始放电影。据说在1923年有一次放电影,引起了一场大火,从敬胜斋烧到延春阁、静怡轩、香云亭、广生楼……整个西花园变成了灰烬。后来有人说,那次失火,其实不是电线引起的,而是宫中人员因平日盗窃的东西太多,怕事发后受处罚,因而放了一把火。
?
  关于这场大火,另据溥仪说,在他16岁那年,有一天,太医带他看了建福宫附近的一座仓库,其中贮藏着许多乾隆喜爱的珍玩,因而他想到,宫中究竟有多少财宝?被人盗走多少?如何防止被盗?……他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决定清点一次。清点工作刚一开始,6月27日夜间,建福宫突然起火,大火烧了一夜,建福宫一带,包括静怡轩、延春阁、广生楼等一大片楼台亭阁化为焦土。这一带地区本是紫禁城内贮藏珍宝最多的地方。这一场大火,究竟烧毁了多少东西,谁也无法估计,事后皇室内务府开了个单子,说烧毁了金佛2665尊,字画1157件,古玩435件,古书几万册……但不知这是根据什么开的?西花园的这一片废墟,火灾后虽经清理,而原有的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了,人们称之为“西火场”⑤。
?
  既然在紫禁城中有如此大的火灾隐患,发生了这么多火灾,那么有没有防火设备与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是人在思想意识上的防火之法。?

  在大多数重要的宫、殿中均有藻井,所谓“藻井”即类似天井设于屋顶正中的一种装置,最迟在汉代时已经被采用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小木作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精美的内装修,因其名“藻”——有海藻之意,“井”——有水井之意,象征着水,即避火。实际上除了装饰作用外,最大的作用为寓意防火,即“镇符”。
?
  文渊阁,明清两代紫禁城内的存书场所。在明代,无论是南京还是北京,都建于正殿东侧,用来收藏元朝皇家留下来的宋辽金古籍图书。据正统年间杨士奇编辑的《文渊阁书目》记载,录书42200余册。而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存放新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也在文华殿的后面修建了文渊阁,该殿根据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的轮廓开间为蓝图,在宫廷化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别具风格的两层建筑,上下各有阁六间,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此阁瓦件为黑色,配有绿色琉璃瓦剪边。为什么要用黑色而不用宫中最常见的黄色琉璃瓦呢?五行中水所对应的颜色是黑色,还是为了防火。另外,阁前凿一方池,引入内金水河流过,可以说是比较行之有效的防火措施。
?
  另外,在中轴线的末端,御花园内有着中轴线上唯一的一座宗教性建筑——钦安殿,供奉的是玄天上帝,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的名讳,称其为元天上帝,而宫里人通称这位教主为真武大帝,也即是道教中的水神。真武大帝旁侍立着龟蛇二将。殿内匾额为清乾隆皇帝题写的“统握元枢”四字。钦安殿所供奉的玄天上帝,被明清两朝的宫中人员深信不疑,两朝都有他显灵的传说。明朝嘉靖初年,宫中发生一场火灾,传说称:玄天上帝居然从殿室中走了出来,站在殿门外指挥救火,火灭后,人们发现殿外东北角的一块石头上留下两个巨人脚印。嘉靖皇帝对此也十分信服,要求宫中长期供奉这位帝君像。清代也有相似的传说,直到溥仪作皇帝时,这种传说还有继续。溥仪听太监们说,乾隆年间乾清宫失火,真武大帝走出殿门,站在台阶上,抬手向失火的方向一指,火就熄灭了。证据是钦安殿的西北角的台阶上,有真武大帝踩下的脚印。现在不论是东北角还是西北角,都无法见到传说的脚印了。但不论是真是假,这都是宫中人们对不失火的渴望。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古人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寄托,实际上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
  其二,人们也找出了多种能对防火、灭火有一定效果的实际方法。
?
  在紫禁城中,几乎所有建筑旁都有大小不同的铁缸、铜缸,其中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前还有18口鎏金铜缸。整个紫禁城内共有缸308口,这些大大小小的缸称为“吉祥缸”或“门海”,从其中我们也可看到,宫中的人寄希望于此缸来防火、灭火。这些缸一年四季都存满水,水的来源主要是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以及东、西路及御花园内所设置的水井。每到小雪时令,例行设缸盖,盖中设铁屉,放置木碳,以防止缸水冰冻。每个缸都不直接落地,而是用石基垫石,石基中向北的一块可以挪开(因北京冬天多东北风),在隆冬时节,缸水封冻后,熟火处太监负责在缸底烧火融水。来年惊蛰时,撤去缸盖铁屉。
?
  皇城内多为大木结构,且都十分高大,所以单靠这些大缸储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喷射水的装置。在乾清门,东、西华门等处,有一种专门的工具,称为“机桶”或“激桶”。从文献记载来看,它大约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喷水灭火设备,靠人力将水压射出去。?
明清两代,紫禁城火灾频繁,对激桶的管理十分重视,放置的位置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例如在清代《钦定总督内务府现行则例》中就明确指出,“紫禁城整饬火烛,乾清宫等处激桶七十架,东华门内东北筒闲房内四架,西华门内筒子河朱旗房三间内四架。”大内设激桶处(西华门内附近),掌管激桶并司扑灭火灾之职。这是最初设立的专职防火机构,康熙年间因太和殿失火,康熙帝颁旨,加强防火工作,设立了“火班”,又称“激桶处”。据《李朝实录》载,1723年即雍正年间,曾向朝鲜赠送激桶,说明当时皇宫消防装备是较充裕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九月,北京设立巡警总厅,下设有消防处。此后紫禁城外围的皇家消防队便统一划归于警厅,但在皇宫内部仍保留了一支约百余人的消防队。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从日本东京唧筒机械制造所购进四辆蒸气唧筒车。辛亥革命后,皇室还有数十名消防员,在1923年建福宫大火后,溥仪出资奖赏救火有功人员的记载中,有赏给京师警察厅保安队、消防一、二队(140人)27000元,赏给“公府消防队”(50人)3000元。这里所说的“公府消防队”,就是皇室的那支消防队。1924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宫,一直到解放后,消防装备还是陈旧的激桶,有一辆1935年出产的进口泵浦消防车,辐条是木头做的,十分笨重⑥。激桶和大缸,纵然能灭火,仍不能隔断火势的蔓延。明清两代共发生20多次较大的火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火势不是局限在乾清门以里,就是局限在乾清门以外,从没有内、外廷一起失火的。这主要依靠乾清门前的横街,这条横街把内、外廷连接起来,宽30多米,一旦内廷发生火灾,这30多米的空间能有效的阻挡火势蔓延,反之亦然,外廷之火也不会烧进内廷。外廷失火,往往波及东西两庑,而内廷失火,则不会蔓延至东西两庑。这是古代宫殿的设计者们以巧妙的构思,在后宫的建筑群中,不着一点痕迹地设置了两组防火墙。一组在后宫东西两庑,在乾清宫平行的位置上,一组在东西两庑,与坤宁宫平行的位置上。每组防火墙都是一左一右,均匀对称,建筑布局极为和谐。在外形上,防火墙建造得和东西两庑的房屋一模一样,直观看来,完全是一间房子,梁、柱、枋、斗拱及椽飞、望板等无不一样,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梁、柱、枋、斗拱、椽飞和望板全是用石料雕刻成的,没有一丝木材。房屋的里面也不是空的,而是填砌得严严实实的墙体。每座防火墙南北长1?6米,东西宽7?7米。位居要冲,既能隔断南北向的火势蔓延,又能把两庑和后三宫隔离开来。从设置的位置到造型结构的处理,都可称独具匠心。这两处防火墙,与主体结构浑为一体,应是建成紫禁城时已有,几经修葺,从其特点上看,应为清代建筑⑦。
?
  纵观历史,往日森严壁垒的皇家宫殿,现已成为人民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中央政府接管故宫以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火、灭火措施,安装了火灾报警器及避雷针等专业设备,科学全面地预防了火灾的发生。?

  如今,古老的激桶、大缸依然矗立在雄伟的紫禁城,但它们已不再肩负着防火、救火的使命,而是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辉煌和沧桑。?

  ①②③⑤陈肇:《紫禁城过去的火灾》,《紫禁城》,紫禁城出版社,1984年第4期。?
  ④李国荣:《雍正帝的防火意识》,《紫禁城》,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第1期。?
  ⑥⑦李全庆、刘建业:《皇城防火琐谈》,《紫禁城》,紫禁城出版社,1983年第5期。

  (作者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管理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9:43 , Processed in 1.11635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