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老字号店铺中,不仅有饭馆、酱园,还有药铺,比如“同仁堂”、“乐仁堂”、“庆仁堂”等等,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有的以向皇宫御药房供应中药而受到封建皇帝的重视,有的因药品制作精细、用料讲究、药效神速、灵验而驰名。而“鹤年堂”药店的名声,却是因为它门前曾一度是官家杀人的刑场而传扬的。 “鹤年堂”国药店在今天的宣武区菜市口大街丁字路口的西北角。它创立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它的创立和明朝的一位宰相严嵩还有些瓜葛。最早这里有严嵩的一处花园,后来,严嵩欲取“松鹤延年”之意,便手书“鹤年堂”三个大字作为匾额送到药店,药铺也就因此而得名于天下。 在明、清时期,广安门外的卢沟桥是南来北往行旅的必经之地,菜市口离广安门只有几里之路,因此也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商业中心,终日行人不断,热闹非凡。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又正好成了封建统治者显赫淫威的理想地方,菜市口也便成了杀人的刑场。这个刑场很大,东自铁门胡同南口,西到丞相胡同北口,都属刑场范围。每逢秋后朝廷大审之后,要处决的犯人便都被拉到菜市口西“鹤年堂”前,犯人由东向西顺序排列,那刽子手也是操刀由东向西地砍下去,把犯人杀死。据当年“鹤年堂”的一个老店员记述,每当菜市口要杀人时,药铺要关门停业,监斩官刑前先到店中饮茶休息。一到时刻,监斩官开始“办公”,用朱笔在被斩者的名字上一点,传到刽子手面前,就开始行刑。因而,“鹤年堂讨刀伤药”这句话,就成了老北京人嘲骂人的一句俗语。因为它的后面隐喻着“死到临头”这四个字,意思与“送你上西天”相近,表示对方已经离死不远了。 “鹤年堂”前杀人的事,旧时是常事。据有关史料记载,仅在清朝末期,在“鹤年堂”前就出现过三次轰动朝野的杀人事件。一次是“戊午科场案”。这件事发生在咸丰八年,内阁大学士柏葰任顺天乡试考官,刑部主事罗洪祀买通柏葰的家奴靳祥撤换试卷,使罗的弟弟考中。然而没过多久,事情的内幕败露,柏葰的那位家奴畏罪自杀了,柏葰及罗洪祀等二十多人全部被捕入狱,经朝廷决定,此案由肃顺一手办理。肃顺与柏葰“挟有私仇”,便乘机排除异己,极力怂恿咸丰皇帝杀掉柏葰等人。最后,虽经文武百官向肃顺求情,肃顺任监斩一品大员,仍把柏葰等杀死在“鹤年堂”前。然而事情说也巧,三年之后,肃顺也被斩于菜市口的“鹤年堂”前,作了慈禧“辛酉政变”的牺牲品。杀肃顺曾震动京城,“都中人士闻将杀肃顺,交口称快,其怨家皆驾车载酒,驰赴西市观之。”第三次就是“戊戌变法”中的“六君子”血洒菜市口了。1898年9月28日下午三时许,主张变法维新的谭嗣同、刘光弟、林旭等人被刽子手押着来到了菜市口,他们仍然慷慨激昂,面对死神毫无畏惧。谭嗣同面对众人、面对刽子手的屠刀,高声朗诵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就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鹤年堂”作为北京的老字号,经历了封建统治者桩桩杀人血案,它恰恰又是一座起死回生,拯救病人的中药店,因而也就留下了具有讽刺意味的“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的歇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