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维人用“圣明”;说人糊涂、很糊涂,用“混了心”。 《四世同堂》:你敢跟我瞪眼哪,可以的!我混了心,瞎了眼,把你也救出来!死在狱里有多么干脆呢! 是说自己糊涂,“混”要读阴平 hūn。 《老张的哲学》:孙八,傻小子!你受了老张的骗!你昏了心! 是说对方糊涂,晕头转向地相信别人。 老舍先生用字不定,有时还用“浑着心”,如《赵子曰》:“他到底和她有什么关系?我怎么浑着心从前不问他!”拍,拍,打了自己两个嘴巴。 使用这个词儿的时候,都有“为了某一件事情,某一个目的,而径直作去,不想其它”的因素在内,所以说“糊涂”。“浑”也要读阴乎。 与此相近的另一个词儿,是“昏君”——不是“昏庸帝王”——‘’君”字要轻声,仍是糊涂昏聩的意思。如京剧《锁麟囊》里,薛湘灵小姐斥责丫环春梅:“吉日良辰,就用这素白白的手巾?”春梅说:“是呀,我也昏君了不是!” “背晦”,也有写作“背悔”、“悖悔”的,也都是指糊涂、昏聩,或倒运,是一个只能用在老年人、或年长者身上的词汇。较早出现的如元代杂剧《玎玎珰珰盆儿鬼》(今《乌盆记》),张(左竖心,右敝)古说:这都是咱老背悔,门儿外不曾撒的把儿灰。是倒运、晦气的意思。 元代杂剧《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他是个老人家多背悔,大人须有才智。 车王府曲本《刘公案》:我老天巴地的,竟有些个背晦了! 《红楼梦》:贾母因道:‘可是我背晦了!’ 现在的人也说,如《花园街五号》:难道人老了,就真的背晦、糊涂? 都是专说老年人的昏聩、糊涂。以上都是自责的口气。也有说别人的,《红楼梦》: 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免有点儿背晦,太太劝劝才是。 《儿女英雄传》:瞧瞧,你老人家可了不得了,可是有点子真悖悔了! 第二个字均要轻读。 俗语还说“背晦爷娘,不下雨的天”,是说,父母糊涂,犹如不好的天气一样,多用在埋怨的口气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