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香山风景区里,有一座气势磅礴,凌空直耸的山峰,它就是香山的主峰——香炉峰。这座山峰海拔557米,遍山覆满绿荫。在临近峰顶的部位,有两块巨大的山石突兀而出,双石相对,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好象一座香炉,其形象与江西庐山的香炉峰十分相似,因而被称为香炉峰。 香炉峰是一座妙趣横生的山峰,且不说它的山势险峻,沿山怪石嶙峋令人目不暇接;也不说它的山腰上生长着一种叫作黄栌的树木,每临深秋,树叶被霜染红、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宛若团团火焰,形成“香山红叶”的奇景;还不说它从山脚到峰顶星罗棋布着一座座寺院、别墅,有的画梁雕栋极其富丽,有的青堂瓦舍取其自然,使人在游玩中兴趣盎然。单说香炉峰的一个怪景就够令人憧憬向往的了。香炉峰山高林密,直入云端,山顶时有云岚相绕。在天气晴朗时,阳光斜照山峦,山林黄碧相间色彩斑驳,山头岚光袅袅、飘浮不定。从山下观望,好似有几柱高香在燃烧、香烟轻荡、回荡山林别具一番情态。这个奇景古往今来曾令多少人陶醉,多少人倾倒?“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名句,不但写活了庐山香炉峰,也概括了京都的香炉峰。 香炉峰又被当地人俗称为“鬼见愁”,为什么起了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呢?因为这座山峰实在太高太险了。从山脚沿着崎岖的山径登上,坡度几乎都在四十五度左右,最险处直上直下,其险峻之势令人生畏。行至半山只觉林木越来越稀,怪石也开始变得狰狞。有的参天而立拦住去路;有的石缝张开好似无底深渊;有的悬空倒挂大有摇摇欲坠之势,令人毛骨悚然。攀登之人爬到半山腰时常要发出“这样的险峰,鬼见了也要发愁”的惊叹。于是“鬼见愁”就成了香炉峰的别称,一些年少的北京人甚至只知道“鬼见愁”而不知道它的正名是香炉峰呢! “鬼见愁”如此高峻,如果站在它的峰顶观看山下因受惊而狂奔的马,当然不会被踢伤和咬伤。于是人们利用这个比喻,形象地编造了一条歇后语:“鬼见愁上看惊马——踢不着咬不着”。这句话被引伸为与己无关,坐山观虎斗之意。 关于香炉峰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那是一个秋天,金朝的第八代皇帝金章宗,率领着王公大臣从北京来到张北草原行围射猎。中午时分,炎阳当顶,火伞高张。章宗口渴难耐想喝杯茶,他四处观望看见远远有一片院落,便策马向前,走到一个四合院前扣响了门环。一位老妈妈匆匆开了门,见来了一队人马很是惊慌,章宗手下大臣说明来意,老妈妈忙把章宗让进了院里正屋,又忙着去点柴烧水。章宗稍坐片刻,起身踱入里屋,猛然见到一个妙龄少女正坐在炕上专心致志地绣花。章宗走上前去高声问话,少女如梦初醒,见到生人不觉羞红了脸。章宗一见少女娇羞的神态,不觉抓耳挠腮连口渴都忘了。他马上拟了一道圣旨,命令把这个姑娘立即送进北京的皇宫。 姑娘被送进皇宫后,不甘凌辱总是闷闷不乐。章宗为了使她回心转意,就命人在香山脚下为姑娘修了一座行宫。姑娘从皇宫来到香山行宫后,思念家乡常常登上山顶凝神观望。每逢初一、十五她还在山顶最高处燃香祷告,盼望与家人团圆。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姑娘始终没能获得自由,后来郁闷而死。姑娘死后,人们发现在山顶姑娘焚香的地方,总是云烟袅袅,那烟云缭绕下的山石也恰似一个香炉。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山峰叫做香炉峰,后来人们索兴把这一带的山统统叫做香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