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北京沿街叫卖的小贩,其吆喝声或清脆幽雅,或凄凉惨淡;抑扬婉转,动人听闻。应时各货的吆喝腔调尤能感人。往往有卖货的小贩、不吆喝其货名,仅形容其货色的,尤为一绝。如卖烤白薯的只吆喝:“锅底来!栗子味”。卖萝卜的只吆喝:“赛梨味!辣了换”。此等吆喝,足见其用心良苦,亦叹其比喻绝妙。但非久居北平者不易听懂。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则简洁明了,如:卖烧饼油炸鬼的小贩(油炸鬼是以香油炸发面条,西城、外城称之为麻花)吆喝起来是:“油炸鬼!烧饼”或“烧饼大油炸鬼”或“热的来……大油炸鬼,芝麻酱来……烧饼”或干脆吆喝:“麻花…烧饼”。 可是卖猪头肉的小贩从不直呼其货,吆喝起来是:“炸面筋……肉”。 有趣的是卖各种糖块的小贩推一小车,车上置一方盘,内粘各样彩纸球。另备一布袋,内盛棋子样儿的骰子。欲买糖块者每次抓四枚骰子,与方盘中的彩球相对,合则得彩,俗称为抓彩。吆喝起来是:“抓彩来,得彩,好抓来,又好得,抱子加一彩”。 此外,亦有一类小贩是以别的物器发声响以招徕主顾,如卖绒线的专以一小铜锣象摇货郎鼓似的摇之,故俗称之为摇铃的。 粘扇面的则臂挎小箱,以线绳扎小铁铃数串,边走边晃动,使其发出哗啷哗啷的声响。 卖炭的则手摇大货郎鼓,其声嘣嘣。 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则敲大木梆子为号。 卖豌豆糕的手敲一面小铜锣。 磨剪刀的,以铜铁片连成五页,随走随振动,亦有以号筒吹得“呜呜”作响的。 打小鼓的,手持一、二寸许小鼓、声音清脆,走门串户。 卖日用什物的、专敲打一只葫芦瓢子。 卖铁壶的干脆以一铁棍敲打壶底,其声如鼓,亦显示其货真价实。 剃头的,不时拨动一只大钢镊子,其声“嗡嗡”,俗称之“唤头”。 卖艾窝窝的敲一小梆子。 耍猴的敲一面大锣。哐哐做响。 耍耗子的吹一柄唢呐,其声凄婉。 跑旱船的锣鼓铙一齐来,好不热闹。 修脚的手持两小木板震之,尤如快板。 卖酸梅汤、玻璃粉、桃脯、果子干、玫瑰枣的、专敲两只小铜碗、俗称:“敲冰盏”。还有卖胡琴的拉胡琴,算卦的打竹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类以锣鼓器乐等代替吆喝的,其节奏快慢各异;其音调高低不一,有时几种凑到一块儿,组成了旧北京街头独有的“交响乐”听起来还真有点趣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