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俗称“叫花子”。在旧社会,北京的叫花子分为两帮。北帮多集中在钟、鼓楼一带,他们白天由此出发,东路到安定门、交道口、东四附近地区乞讨;西路沿鼓楼西大街到德胜门、新街口、西直门等处乞讨;南路则到地安门一带活动。晚间又陆续回到钟、鼓楼附近的屋檐下和门洞中栖息。南帮的乞丐则活动在前门外、天桥一带,这一帮主要居住在龙须沟及天坛围墙的墙根儿。 旧时,婚丧嫁娶以及老人庆寿,小孩子办满月,亲友们少不了要送礼祝贺(或折送现款),谓之“出份子”。几个人合伙凑钱送礼,叫作凑份子。原本含有“一家有事,邻里相助”之意。但也有人乘机大发帖子,广收份子,那就成为一种“打秋丰”(或称之为“打抽丰”)的行径了。有的“地头蛇”,巧立名目,借口办“事”,无论识与不识,硬下请帖,“强下帖子硬拉客”,无异于敲诈勒索。 送幛子,是客人送礼出份子的一种形式。所谓“幛子”,是整幅的丝织品或棉布(后者较少用,且多限于办丧事),幛子的颜色,喜幛和寿幛多用大红及其它鲜艳色彩,也可用带图案花纹的。挽幛只用蓝、灰等色。幛子送去,本家立时挂在院中显眼处,以示为荣及对送幛者的尊重。在幛子上面,除写明受礼和送礼人的名字外,中间是大字颂词或挽词(一般为四个字),如喜幛写“天作之合”,寿幛写“寿比南山”之类。挽幛则要根据死者的不同性别,写上“老成凋谢”,“典型犹在”或“驾返瑶池”,“天姥峰颓”等字。幛上的字也有讲究,喜幛、寿幛用金纸剪贴,挽幛用墨笔写在纸上再贴在幛上。为的是事后拆下来,主家仍可把幛子派用场。 “叫花子”本来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别人送幛子,岂不是穷凑份子?因而也就有了“叫花子送幛子——穷凑份”一语,借以形容某些人,专门参预一些与己无关的事,跟着凑热闹瞎起哄。如说:“这里又没有你的事,您何必叫花子送幛子——穷凑份?”与此意思相近的歇后语还有:“娶媳妇打幡——瞎起哄!”“打幡”是办丧事出殡时,孝子们所扛的引魂幡,为纸糊品。本来娶媳妇是喜事,却出了打幡的,岂不是瞎起哄?(“瞎”是“乱”的意思)但旧时,街面上确有些无赖或恶霸,出于欺负人,便趁人家娶媳妇时,聚集一帮人打着幡乱起哄,欺负别人。还有“骑着母猪赶集——跟着哄(轰)”。“赶集”是农村一种交易形式,按传统规定日期,人们各自带着自己的物品在集市上交易,俗称“赶集”。这里借用“轰”“哄”同音,组成一语,形容一些人不明事理、不了解事实跟着别人捣乱。如说:“你又不知道底细,乱插言,真是“骑母猪赶集——跟着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