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称败兴或不吉利的事为“倒霉”。比如说:“今天刚出门就丢了十块钱,真倒霉。”“倒霉”二字几乎已经成了北京人的一句常用语。因为“霉”与“煤”同音,而北京人又习惯地把来回搬运称为“倒”,所以就产生了“屋子里开煤铺——倒(捣)霉(煤)到家了”的歇后语。 说到煤,不觉想起了一个传说。相传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当王子的时候,军师刘伯温劝他出镇燕京,朱棣问:“燕京有什么好处?”刘伯温答道:“燕京遍地是宝,树上长粮食,石头当柴烧,实乃帝王之都。”燕王于是请求到燕京为官,后来终于成就了帝业。刘伯温指的树上长的粮食,就是盛产于北京山区的栗子,当柴烧的石头就是房山、门头沟一带出产的煤。 北京西郊有蕴藏量相当丰富的煤矿,北京人早在数百年前就以煤为主要燃料了。当时人们把煤叫做“黑丹”、“石炭”,也有人珍惜地称煤为“乌金”。旧时北京一些煤铺在春节期间贴的对联就常用“乌金墨玉”、“电光石火”一类的词句来形容煤炭。 北京是一个大城市,城里的人要烧煤,需要经过长途运输,几经周折才能送到用户家中。旧社会,北京的交通工具落后,运煤多靠兽力,有一种行业叫“骆驼邦”就是专门运送煤炭的。“骆驼邦”一般由数十头骆驼组成,待运的煤被装在大麻袋内,每头骆驼驮两袋,重量大约在二、三百斤左右。凌晨,太阳还没有出来,驼队叮☆的驼铃声就会打破寂静,呼唤人们起来开始新的一天生活。所以现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总还爱絮絮叨叨地给孙子们讲当年听着驼铃声,看着几十头骆驼列队而行的往事呢! 从矿区运来的煤,总是先送到煤铺去加工。煤铺的业务是将大块煤破碎成适于投入火炉子的小块“渣子”,或将煤粉加工制成煤球儿。不管那种业务,都需反复运输,所以煤铺工人又常常被戏称为“倒霉的”。在自家屋子里开煤铺,自然要请工人到家里来做工,这不是“倒霉的”到家里来了吗?“屋子里开煤铺——倒(捣)霉(煤)到家了”这句歇后语,由于发自民间,形象生动,所以一直为广大北京人所沿用。与这条歇后语意思相同的还有“卖血豆腐的摔跟头——倒了血霉了”。血豆腐是北京的一种传统食品,将猪血凝固成豆腐一样的块块,用葱蒜煸炒,味道十分鲜美。卖血豆腐的一般是推辆小车,车上用竹篓装上血豆腐沿街推销,如果他摔个跟头,结果必然是人也倒了,猪血也没了,这里用没有的“没”谐倒霉的“霉”之音,用来形容败兴或不吉利,比“倒霉到家了”更显得强烈。仔细回味起来,幽默气氛也更浓厚,常常会引起听者的哄堂大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