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枣树下面站岗——早(枣)班儿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柳丛 崔永福&nbs

    俗话说:“七月十五花红枣儿”,每临农历七月,秋风乍起,北京城就换上了秋天的装束。瓦蓝的天空,淡淡的白云,明丽的阳光,把一条条小胡同,一座座四合院映衬得分外整洁、宁静。这时,如果在胡同中行走,常常会发现,几处青灰色的院墙里,斜伸出枝叶繁茂的枣树枝来,那浓绿色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一串串深红浅白的枣子挂满了枝头。枣树,给秋天增加了生气,给古老的四合院带来了令人回味的不尽情趣。
    北京人自古就有在庭院里种植枣树的习惯。枣树几乎成了四合院内最令人喜爱的点缀物。初夏,枣花开了,一朵朵浅黄色的小花,缀满枝头,小院里顿时溢满了馥郁的清香。花香引来了三五成群的蜜蜂,在花朵间飞翔,把枣花碰得簌簌落下,人在枣树下行走,身上都沾上了淡淡的花香。盛夏时节,枣树用繁茂的枝叶,遮住了烈日,给树下铺出了一大块绿荫。每到这时,庭院中的老奶奶,就会在树荫下放上两个小板凳,带着小孙子,一边剥着豆角,一边教唱歌谣,树上传来一阵阵悦耳的蝉鸣,树下掠过一阵阵清凉的微风,真是惬意极了。老北京人每回忆起这种情景,总是充满了对四合院和枣树的无限依恋。
    北京的枣树,不仅长在城内的四合院里,还广泛地分布在郊区农村中。在农舍的篱笆墙角,山岗的向阳坡面,平原的渠头河畔,到处都可见到茁壮粗大的枣树。龙眼枣、酸枣、菱枣、马牙枣、嘎嘎枣等,品种繁多,产量丰盛。其中密云县产的金丝小枣,是闻名全国的珍贵干果,这种枣,核小肉多,味甜如蜜,由于含糖量大,所以当用手把枣儿掰开时,会在断开处拉出一条条蜜丝来。封建社会,金丝小枣曾被列为贡品。
    北京枣子多,枣儿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北京的风俗习惯中,许多活动离不开枣儿。农历五月初五,北京大街小巷就出现了卖粽子的小推车,“江米小枣粽子”的吆喝声,在胡同里回荡,告诉你春已深了,端午节又要来临了。这时,不管你工作多么忙,也总免不了买上几个用芦苇叶包得见楞见角的小枣粽子——三、五粒煮得暗红透亮的小枣,带着扑鼻的清香,镶嵌在白色的江米中,使你感到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氛。八月中秋,挂在树上的枣儿全都红透了,人们用竹竿把枣儿打落,盛在盘子里,做赏月的供品。这时的鲜枣,肥硕甜脆,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果品。腊月底,寒风卷着雪花,送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二十三,糖瓜粘”从灶王爷上天那天起,人们就开始忙碌年货了,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蒸上一笼年糕,这种以江米和小枣为原料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吉祥如意,年年高升。蒸熟了以后,雪白的江米面夹着一层红色的枣子,透出一团喜气,增加了过年的气氛。年糕是不能没有枣的,有句歇后语:“蒸年糕不搁枣——尽是逗(豆)了”,听语气似乎说没有枣的年糕算不得真正的年糕。据医书载,枣儿是大补品,有延年益寿,健脑安神的作用,北京人在应节的食品中大量使用枣儿,也许正是由于枣儿兼备了味美和怯病的功效吧!
    北京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培植枣树,已经不好考察了,但从《诗经》中“八月剥枣”的诗句看,我国人民栽培枣树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汉书》中记载“安邑千树枣,此其人与万户侯等”。安邑就是今山西省的夏县,与北京同属北方,气候条件相近。以此推测汉代北京的种枣业也一定很发达了。杜甫有两句很生动的诗“忆昔十五心尚孩,一日上树能千回”。讲的是儿时上树摘枣的事。在北京长大的人,对这两句诗最有感触,每当回忆起儿时爬上枣树“偷枣”的趣事,就会有一种亲切的思念童年生活的感叹。有些老人,还常常留恋往日枣树成荫的环境,兴之所至,有时还会拉着来京探亲的亲友去枣林街、枣林大院等胡同寻访枣树的痕迹哩!
    枣子与北京人的生活关系如此密切,自然会被引进歇后语。“枣树下站岗——早(枣)班儿。”不但恢谐有趣,而且也是一副枣熟时节的风情画。秋风起了,枣子红了,妇女们为了防止儿童贪食,或防止别人偷摘枣子吃,便常常坐在枣树下一边干着各种活计,一边看守枣树,算做值班,有时还逗趣地把这叫做“值枣班”、枣、早谐音,就成了“早班儿”,即来得早的意思。还有一句歇后语“看枣树纳鞋底——两不误”也是借妇女看枣树来形容一个人可以同时干两件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08:03 , Processed in 1.1047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