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靖难之役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方彪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元大都之后,将大都改为北平府,后又设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明初,元朝残存的势力仍然构成对北平的军事威胁,明廷在北平驻有重兵,以便和宣化、大同、大宁、广宁的驻军成犄角之势,互相呼应。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亲王,受封在北部沿边地区的秦王、晋王、燕王、代王、宁王均握有重兵。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多次受命出塞作战,军中大将均受其节制。特命燕王在军中小事立断,大事方报告朝廷。燕王朱棣在诸王之中不但军权重,立功多,而且声望也高。皇太子朱标因病去逝后,朱元璋本想立朱棣为皇太子,但是大臣们认为立嫡立长的宗法原则是不可变更的。于是就立了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帝位。
    明代定制,亲王无权过问地方行政,可是掌握着一定的直属部队,并监控着封地的驻军指挥权。每个王府均设亲王护军指挥使司,下辖甲士少则三干,多至一万九千。驻封北地的亲王辖军还不受这个限制。宁王(驻今内蒙古宁城县)所辖护卫亲军有甲士八万,战车六千乘。按照《皇明祖训》,朝廷调动地方驻军,同时向驻军长官和屑地亲王下达命令。驻军长官接到朝廷的御宝文书和亲王的谕令后才能发兵。这项《祖训》,使地方军政长官的指挥权处于亲王的监控之下。目的是以亲监疏、拱卫皇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就以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为前车之鉴,发出了警告,但朱元璋不听,反把谏言者囚死在狱中。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即位,号建文帝。建文即位前对诸亲王握有重兵已是忧心忡仲,即位后在齐泰、黄子澄等儒臣的规策下开始着手削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湘王合室自焚,其余的四个亲王或是幽禁,或迁往边远地区。五位亲王被废刺到了燕王痛处,这时建文帝又抽调燕王的护卫亲军,随督都宋忠到开平(故元上都)去戍边,削弱了朱棣直接掌握的兵力。削藩的恶运眼看要轮到自己头上了。朱棣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靖难”。
    朱棣援引朱元璋在《祖训》所云:“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说。自称举兵是为了“靖难”,这场朱家内部的叔侄之争,也就成了“靖难之役”。
    燕王是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起兵后以旋风般的速度,在不到一个月内,攻占了北平北部的居庸关、怀来、密云、蓟州、遵化、水平(今河北卢龙)等军事重镇和沿边州县,既解除了沿边驻军南下讨伐的后顾之忧,又补充了兵力。然后挥军攻破大宁(今内蒙宁城)挟持宁王,收编了他的护卫亲军八万多人,兵力更加强大。回师南下,对付建文北上的讨伐军。
    燕军和南军(建文的讨伐部队)在北平南部地区混战了近三年,燕军虽然屡次获胜,但所得的城池仅永平、大宁、保定等几处,其它地方均是得而复失,不能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改变了战略,挥军径直南下,一路之上不攻占城池,兵锋直逼南京。大军渡过长江,燕军中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一举冲破了南军的沿江防线,守军开城迎降,明宫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29 , Processed in 1.08389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