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清代京师(1644~1911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北京百科全书

    清朝是满族贵族建立的王朝,奠基人太祖努尔哈赤最早建都于赫图拉城(今辽宁新宾),后金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崇德元年(1636),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死,六岁儿子福临即位,改年号为顺治。顺治元年(1644)四月山海关大战之后,辅佐福临的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尾追农民军,于五月二日进占北京。十月一日,清顺治帝登临皇极门(今太和门),颁诏天下,定都北京。
    清代京师的建置沿袭明代。朝廷中央部署设在皇廷广场两侧。为加强边远地区的统辖,设理藩院(在今南河沿南口路东),以掌管蒙古、西藏和新疆等地的民族与宗教事务。雍正七年(1729),由于对西北用兵,在皇宫隆宗门东建立辅佐皇帝处理军务的军需房,后改称军机处,成为直接秉承皇帝意旨执掌朝政的中枢机构。
    清朝在北京实行旗、民分城居住的制度。清朝的八旗,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不同的颜色。分为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进驻北京以后,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原在内城居住的汉民、回民等一律搬到外城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隅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黄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各旗都在所驻城门外设教场、演武厅,以熟练骑射,操演技勇。顺治二年(1645)五月,重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依次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顺治八年(1651)九月十八日,重建承天门竣工,改承天门为天安门。
    清代在北京兴建了一批塔啊、寺。满族人信奉萨满教,建造堂子,立杆祭天天。定都北京后,便在御河桥东路南建堂子。蒙古等族信奉喇嘛教,雍正登极后将原住过的雍亲王府赐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又将雍和宫改为北京最大的喇嘛庙。城池宫殿,除去重修和增建了故宫内的一些大殿,以及营建“三海”(南海、中海、北海)皇家园林外,还开发西郊园林,如畅春园、圆明园、绮春园以及在瓮山(今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所修建的清漪园、静明园,还有淑春园、鸣鹤园、郎润园和蔚秀园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颐和园和圆明园。 清代从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农业生产逐渐从恢复走向发展,随之工商业也发展起来,北京成为全国的贸易中心。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如关东的貂皮、人参,西藏的红花、藏香,新疆的毡毯,蒙古的皮裘,以及云、贵等地的贵重药材,都出现在这里的市场上。北京(还有国内其他地方)则以瓷器、陶器、铁器、绸缎、布匹、烟、酒、茶、粮等重要商品,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交易。北京的大商铺还供应蒙古、西藏等地需要的喇嘛念经用品和某些特别的手工艺品。清朝政府在城内御河两岸设立“里馆”,专门接待蒙古来京的客商,以加强与蒙古地区的商业联系。
    清代将明北京的官营手工业改隶于内务府和工部等官署。内务府在京所设有内织染局、广场司七作(包括银作、铜作、染作、衣作、绣作、花作、皮作),营造司三作(包括铁作、漆作、炮作),工部在京所设有五大厂、五小厂和外三厂。它们的规模不及明代,但民间手工业在康熙后有了明显的发展,如铸铜、刀剪、制药、酿酒、香蜡、糖果、地毯、宫灯、雕漆、景泰蓝等技术更为精湛。
    清代北京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前三门”(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尤其是前门外一带特别繁荣。崇文门设有税关,门内往西有会同四译馆。正阳门东三里河经大通河至张家湾,由大运河运来的南方货物在这里集散。宣武门外有许多会馆。当时士子常出入宣武门,商人多出入崇文门,官员上下朝多进出正阳门。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店铺林立,商众云集,摩肩接踵,喧嚣交易,是清代北京最繁华的闹市区。六必居、同仁堂、都一处、合香楼等著名店铺林立,牌匾相望。珠宝店、绸布店、粮食店、杂货店林林总总,盛极一时。在前三门商业区中,还出现了以经营经史子集、文房四宝、碑帖字画和印玺古玩为特色的琉璃厂文化街。每年新春,厂甸有集市,书店和其他商贩都在此设摊,成为北京的岁时盛事。
    在教育方面,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既有汉、满、蒙古等族儒生,也有日本、越南、朝鲜、琉球、俄罗斯的学生。此外,还有为宗室子弟所设的宗学,为觉罗子弟所设的觉罗学,为八旗子弟所设的八旗学,以及为汉族等子弟所设的顺天府学、宛平县学、大兴县学和金台书院等。清代各地举人大体上每三年到北京参加一次会试。清代共举行会试114科,有26846人在京成为进士。同治元年(1862)设京师同文馆,有英文馆、法文馆、德文馆、俄文馆和日文馆,后增设算术馆,研修外国语文和自然科学。光绪二年(1876)建立了京师博物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光绪二十八年(1902),京师大学堂设师范馆。清代西方教会还在北京兴办了育英,崇实、汇文、贝满等中学。宣统元年(1909)建立京师图书馆。中国的新闻事业始于清代,北京出版的早期报纸有《官局书报》、《顺天日报》、《启蒙画报》、《京论日报》、《北京女报》等。 清时,京师是学者文人荟集之地,有许多官修的或个人的重大著作完成于北京。至今仍为人们常常查检的万卷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开始编纂于康熙年间,雍正时以铜印字排印出版。收集中国经史子集达3500多种的著名的《四库全书》,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开馆编修,历10年完成,共有79339卷。在文学方面,曹雪芹晚年困居北京西山,写成《红楼梦》;北京小说家李汝珍写成长篇小说《镜花缘》,这些都是清代出自北京的传世名作。清乾隆年间,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为戏曲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祝乾隆帝80寿辰,四大徽班入京献艺,后即在北京演出,盛极一时。在徽调的基础上,吸收楚调、汉剧、昆腔、弋阳腔、秦腔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京剧。
    清朝的国势在康、雍、乾期间达到盛世,成为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随后,因清皇族的奢侈糜费、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等多种原因,很快衰败下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列强陆续入侵,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采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施行维新变法,但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仅103天即遭失败,史称百日维新。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帝都的历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22:31 , Processed in 1.12238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