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佛道教寺院宫观多,庙会也自然而然多。 北京最早的庙会记载,当为辽代“上已”春游。《辽史·禅俗志》载:“三月三日为上已,国俗刻木为兔,分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朋下马,列跪进酒,胜朋马上饮之”。这与清代蟠桃宫春场情形相似。 金代庙宇,今有庙会者为土地庙与白云观。元时土地庙名老君堂,白云观名长春宫。明代之后,改为今名。当时香火或盛,已有庙会。元代北京的其他庙宇,至今犹存并有庙会者,为护国寺,东岳庙,九天宫,十八狱及都城隍庙。《元史·礼志》:“城隍庙,至元五年建于上都,七年,大都路建庙,封神曰祐圣王”。此城隍庙,因是帝王封神与祭祀而有香会,是可推知的。 明代定都北京,庙宇遂盛。著名庙宇之新建者,为花市火神庙、隆福寺、吕祖阁、吕祖观、吕祖祠、南药王庙、北药王庙、东药王庙、财神庙、卧佛寺、蟠桃宫、灶君庙、善果寺、江南城隍庙、大钟寺、北顶、东顶、中顶、南顶、西顶等数十处。最有名的庙会有灯市和城隍庙市。 灯市原设在五凤楼前,后迁至东华门外,全长二里。灯市原为无宵观灯而设,后来逐渐形成定期的百货交易集市庙会。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这里灯贾大小数以千计,灯本多寡以数万计。灯市有“珠宝、古玩、香、丝绸、磁、锦等货,烟火、花灯花样繁多,美不胜收。每年正月初八至十八,城内权贵携重资来此买灯,且以“多寡角胜负”。 西城的都城隍庙,在明永乐时修筑一新。每逢初一、十五、二十五为庙会,它也是北京城内最早的一个庙会。每逢庙会,商品陈列有三四里,起自刑部街之东弼教坊,下绕北延至都城隍庙。这里有绫罗、瓷器、书画、纸张等,有各种珍宝玉器,洋缎蜀锦、宫妆禁绣,世不常有,且不常见诸物件,应接不暇。来此庙会的商贾,既有国内各族商人,也有不少海外来客,他们既来京为城隍庙敬香,又顺便大量采购商品。 清代京师庙会,最著名者,为东、西庙会。西庙为护国寺,东庙为隆福寺。每年自正月起,每逢七、八日开西庙、九、十日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无所不有。崇文门外的花市、宣武门外的土地庙也类此,每月开三次,以出售日用品及妇女插戴纸花为主。此外,还有厂甸、都城隍庙、财神庙、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皆为一年开市一次。这种庙会,如同定期开市的集,是种古老的市场形式。 清代北京还有定时集市,每天黎明“设摊者林立”,太阳升起即收市,因此又俗称为“鬼市”或“黑市”。最有名者为崇文门外的东小市和宣武门外的西小市。 清代北京新建不少喇嘛寺,如雍和宫、黄寺、黑寺以及太阳宫等。黄寺、黑寺均为顺治时建,雍和宫等均有“打鬼”节,黄寺又分东西两黄寺,东黄寺无打鬼庙会。黑寺分前后两黑寺。西黄寺、前黑寺、后黑寺、雍和宫以及弘仁寺、嵩祝寺,清代均有“打鬼”庙会。二月初一,太阳宫进香。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是娘娘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百三十余里,每年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进香人数约数十万,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清代北京城外尚有东、南、西、北、中五顶,在清代庙会也极盛。北顶碧霞元君庙,在德胜门外土城东北三里许,每年四月有庙会。西顶娘娘庙,在万寿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中顶在右安门外一里许大道旁,亦娘娘庙。历年六月初一开庙一日,游者甚众。永定门外有庙,俗呼南顶,每年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五日止,开庙半月。民国以后,北京庙会中,郊外春场渐趋冷落。南顶跑马,中顶排会,早已停止。文昌庙会已废。至于海王村公园,则民国七年始建。东城灯市口之灯市移于此,合旧日厂甸、神庙、土地祠、吕公祠为一处。庙会兴盛,初一至十五日庙会,有时增加数日,二十五天,游人甚多,1929年以后,北京有五大庙会,即土地庙、花市集、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这样在北京可以说每天都有庙会。 对于多数北京人来说,庙会不是求神拜佛,而是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早年北京没有大商场,一切生活日用品,衣着鞋帽,锅碗瓢勺、儿童玩具、日用杂品,无一不可从庙会上购得。购物同娱乐结合,听相声、说书,看洋片、戏法、杂耍等。市民可以从庙会上随意品尝各种类风味小吃,一饱口福。 总之,庙会是旧北京一种特有人文景观,是工商业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一部分。直至今天,庙会对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仍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