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街巷胡同叫什么的都有,听起来五花八门。但其实,北京的街巷胡同的命名,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来的。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大部分是从当地所住居民的口中叫开的,不是官署强行命名的,有一个例子能使我们证明这一点。北京的街巷胡同名称有许多是重名的,其中扁担胡同最多,有11条;其次是箭杆胡同,10条;再就是井儿胡同和花枝胡同均有9条;还有口袋胡同7条;堂子胡同6条;梯子胡同5条。如果是官署对胡同进行命名的话,那么必然会从全局考虑,统筹兼顾,不可能使北京的街巷胡同出现如此多的重名现象。而当地居民就不同了,最初他们居住地附近的街巷胡同很可能是没名的,但日久天长,他们渐渐地感到不便,比如有亲属来访,找起来不方便等。于是他们就自发地为附近的街巷胡同取名,由于居民为街巷胡同取名的目的是为了日常生活方便,再加之当时消息比较闭塞,所以在取名时往往就不那么细心琢磨,只要大多数人觉得合适,便认可下来。这样,就使北京的许多街巷胡同出现了重名现象。 那么,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是怎么起的呢?其实很简单,北京人在为街巷胡同起名时,主要是抓住了它们的主要特征加以命名。 以形状命名。人们为街巷胡同起名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形状,这类名称都很形象。比如崇文门附近有个东西走向的口袋胡同,其地为圆形,内广而外狭,西通而东塞,形状酷似米袋,所以当地居民以其地势地貌命名为口袋胡同。类似这样的胡同在北京很多,象:喇叭胡同、弓弦胡同、弓背胡同、口袋胡同、月牙儿胡同、扁担胡同、耳朵眼胡同等等全是。 以特殊标志命名。二十年前,阜城门外丁字路口西南盖起了几座四层楼。当时这附近楼房少,所以它们特别显眼。这几座楼房旁边有一粮店,附近居民买粮全得来这儿。日久天长人们常常说:“今天,该去大楼买粮了。”“大楼”便成了这一地区的名称。再如,原先在建国门附近有个胡同叫大牌坊的。相传清乾隆时,有一妇人16岁丧夫,寡居此地三十余年,死后,人们给她立了一座“贞节坊”(也有人说是御赐)。后来人们就以这牌坊为标志,把这个胡同叫大牌坊胡同。在北京这种名称也很多,如:石碑胡同、石虎胡同、碾儿胡同、石槽胡同、松树胡同、枣树胡同、大栅栏、铁影壁胡同等。 以市场命名。过去,北京的商业十分繁荣,城里不仅有延续百年的老字号,而且到处都有各种商品市场。今天,我们从某些胡同的名称中就能知道这些市场大多经营什么商品,如:羊肉胡同、金鱼胡同、鲤鱼胡同、花市大街、鲜鱼口、骡马市大街、牛街等。 以人名命名的。北京历史久远,三千年来不论是永留史册的爱国忠臣,还是大权在握坑民害国的险恶之徒,都层出不穷。老百姓把他们住宅所在的街巷胡同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如:李阁老胡同、石附马大街、无量大人胡同、三不老胡同、武定胡同、八大人胡同、王大人胡同等。不仅如此,一些街巷胡同还用民间较著名的手艺人的名字来命名,如魏染胡同、王皮胡同、贺粉浆胡同、槐里胡同(旧为馓子王胡同)等。 用庙宇所在地命名。《燕都丛考》中所记述的胡同有近60%的有庙宇。这是因为首先,封建统治阶级为了麻痹人民群众、便于统治,于是尽力提倡在京各处修庙。据统计,明代以前北京的庙宇已达260座左右。再有就是每当上庙时节,为了方便前来进香的人们,一些商贩在庙院中设摊售货,以后就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庙会。这样,庙宇就成了老百姓公共活动场所。于是当地居民就把庙宇所在街巷胡同的名称以庙名代之,如护国寺大街、夕照寺街、法源寺前街、舍饭寺胡同、隆福寺街、柏林寺胡同等。 以外地地名命名。这类街巷胡同很少,屈指可数,而且几乎每条都有一段典故或历史。如,四川营(现称天龙西里),相传历史上四川的军队曾在此驻扎。又如,海淀的苏州街,据说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乾隆二十六年,孝圣皇太后过七十大寿。乾隆为了让他母亲高兴,他想起母亲特别喜爱苏州的风景习俗,于是就下令在当时的畅春园西墙外建起一条长三里的大街,取名苏州街。类似这种的街巷还有:苏州胡同(城内有三条)、洋溢胡同(以前为扬州胡同)、镇江胡同、陕西巷、山西街等。 以上谈了北京街巷胡同命名的几种方法。北京街巷胡同名称自形成至今,变化极大。我们对照《明北京复原图》、《清乾隆北京城图》和《北京市区图》就会发现,从明代到今天,街巷胡同名称没发生任何变化的仅有四十条。它们是:羊房胡同、白米斜街、郎家胡同、方家胡同、砖塔胡同、府学胡同、门楼胡同、蚂螂胡同、孟端胡同、粉子胡同、翠花胡同、隆福寺街、月牙胡同、手帕胡同、头发胡同、太仆寺街、枣树胡同、安儿胡同、金鱼胡同、灯草胡同、演乐胡同、本司胡同、史家胡同、干面胡同、遂安伯胡同、苏州胡同(崇文门大街路东)、镇江胡同、船板胡同、余家胡同、笤帚胡同、取灯胡同、施家胡同、朱家胡同、石头胡同、苗家胡同、鞭子巷、果子巷、盆儿胡同、陕西巷等等。 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变化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细想起来,也都有它们自己的规律和特点。 明代洪武年间,北京城内和附近各县人口总共才五万余人,而偌大个北京城也只不过二万多。人口稀少,显得京师冷落萧条、很不景气。于是,在永乐帝迁都北京时,他下旨让南方一些大户随同迁往京师定居,于是近万名南方人携家带口涌入北京城。南方人讲话带口音,所以当他们叫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时往往会走音跑调。如从前有个叫牛血的胡同,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就改成了留学胡同。这大概就是南方人的口音所造成的。北京人乍一听起来很可能不太习惯,但后来仔细一想,发现留学比牛血要好听,所以也就认可并跟着叫起来了。 再有,由于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是由民间大众命名的,而在过去他们中大多是缺文化,不识字的;同时,在旧社会,街巷胡同口也没有标志牌,所以全凭口头传述,这样因讹误而音转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情况也导致了街巷胡同名称的变更。 还有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言不雅训”的情况,如居民取其胡同的形状将它命名为“猪尾巴胡同”、“狗尾巴胡同”、“裤裆胡同”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样的名称有的确实已不为当地居民所喜欢,有计划地按其谐音更改一下是非常必要的。民国时期和解放以后,政府都做过这项工作,如把猪尾巴胡同改为智义伯胡同,把臭皮胡同改为受璧胡同等。这种做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认和好评。其实,人们将一些粗俗不雅的名称改为佳名雅号,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北京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提高。 三千年来北京的街巷胡同共同历经了一段漫长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期间,每条街巷胡同又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金鱼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