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城建筑之精美,早已被世人所目睹。钟楼作为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建筑,也已载入史册。但钟楼的建筑艺术与钟声的传递巧妙地结合起来,还是鲜为人知的。 钟楼是古代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一座独特的单体建筑,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据元代《析津志》载文:钟楼“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运俞闻之”。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元大都万宁寺中心阁的旧址重建。不久又毁于火。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奉旨再次重建,两年后竣工。重建时,整个建筑采用了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因为提高了钟楼自身防火的能力,所以一直留存至今。虽经200多年的风风雨雨,除1976年7月28日,受唐山地震影响,使钟楼正脊西侧大吻外闪以外,整个建筑结构完好无损。 对钟楼的雄伟气势,乾隆曾有过这样的赞誉:“尺木不阶,屹然巨丽。拔地切云,穹窿四际。岌业峥嵘,金觚绣甍。鸟革翚飞,震辉华鲸”,重建后的钟楼,不仅巍峨、壮观,而且把建筑结构、共鸣、传声三者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在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史上可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钟楼通高47.9米,总占地面积57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77.48平方米。 钟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拱券式砖石城台,高15.74米,上沿四周建有雉堞。四面开券门,券洞内呈十字相交形,中心相交处,为一边长6米的正方形“天井”,往上与二层相通,可仰望大钟。钟声通过“天井”的共鸣,产生巨大的振波,向古城四方传递,浑厚的钟声可远达十有余里。二层建筑独成一体,是一座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的建筑,座落在城台之上。正方形汉白玉须弥底座,上沿四周镶嵌着洁白的石护栏。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四面开券门。券门两侧有汉白玉镶边的拱券式暗窗相衬,窗心是极为精致的砖雕花草图案。大额枋、檐檩、斗拱、檐椽等均为石料剔凿而成,上面仍保留了清式旋子彩画,两侧山花均为琉璃砖讲制而成的金钱寿带,光彩夺目。 明间屋顶中央呈半圆球形,八角形钟架下,悬挂着一口铸有“永乐年月吉日制”印记的特大报时铜钟,重约63吨,可称中国古钟之最。两侧暗间筑有拱券式“声道”。半圆球形屋顶与拱券式“声道”构筑的巧妙结合:“天井”与“十字券洞”的贯通,恰似上下两个重叠的共鸣腔,使钟声回旋千腔体,产生共鸣。不仅使钟声扩大,而且更加圆润动听,据御制重建钟楼碑记载文:“器钜则用广,非藉楼表示之,无以肃远近之观。”钟置高而声远。钟楼内部建筑结构与声学原理的统一,使钟楼这座古代建筑更独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