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雄伟的北京城墙,使多少曾见过它的人为之怀念;又使多少没有见过它的人为之向往。遗憾的是除少数作为重点文物保留外,大都被拆除了。 记得小的时候常常到城墙上嬉戏玩耍。一次我和表姐从城上跑回家来,祖母吓唬我们说,不要老上城墙上去玩,老年间,爬城墙是有罪的。凡是从城墙里向外爬的人,一律要流放,而从城外向城里爬的人就要杀头。这就叫“内爬流,外爬诛”。 北京的城墙创始于元,建成于明,沿用于清以至民国。经历了7个世纪之久,确切地讲,北京真正成为全国统一政权的都城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建大都城,城的南北较长呈长方形,城墙周长60里,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墙基宽24米,墙高8米,真可称得上是高大的土城墙了。 大都城共辟有城门11座。南城的正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亦称哈德门),西为顺承门;北城有门两座西为健德门,东为安贞门;东城的正中为崇仁门,北为光熙门,南为齐化门;西城的正中为和义门,北为肃清门,南为平则门。城的四角筑有角楼,每座城门外都筑有瓮城(月城)和箭楼。护城河环城流过,吊桥置于河上。 明代的北京城墙是在元大都土城的基础上不断修筑而成的,而且一直保留到解放之后。明代修建北京城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前3个时期主要是内城的修筑。最后一个时期乃是扩建外城。洪武初年,明王朝为了防范北遁的元贵族卷土重来,便开始了对元大都城墙的改造工程。“缩其城之北五里,废东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其九门俱仍旧。”这就是说在元大都北城墙的南面5里处,重新筑起了一道城墙,实际上是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缩至今北二环路一线了。于是元大都东西两面城墙的北端连同城门便被废弃了。明朝在新筑的北面城墙又辟了两座新城门,西边的后来被称作德胜门,东边的被称作安定门。为了更好地进行防御这时还在其它三面元代土城的外壁砌了砖。 永乐时期,北京曾有过大规模营建工程。首先为营建大内,而将元之南城墙拆毁,并向南拓展2里左右。这样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城的南墙已经划到现在的南二环路一线了。当时北京城墙周围40里,有城门9座,其中仅将元大都的崇仁门改为东直门;和义门改为西直门,而其他城门仍延用旧名。 明朝第三次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墙是从英宗继位开始的。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到正统四年(1439年)先后修造了9个城门楼,10个瓮城城楼以及城壕、桥闸等。当城楼等修筑完成时,便将南城、东城及西城上的5个城门名称加以更改。丽正门改称正阳门;文明门改称崇文门;顺承门改称宣武门;齐化门改称朝阳门;平则门改称阜成门。余下的4个城门名称依旧。正统十年(1445年)还将城墙的内壁全部砌上了砖。以防遇雨冲毁。至此,北京内城城墙业已定型,此后再没做过任何大的变动。 时至嘉靖朝,由于蒙古人屡屡进犯,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鞑靼部骑兵由古北口入塞,掠密云、三河、怀柔、昌平各州县,并攻至安定门外的教场。所至之处“杀戮居民无数”。在此严峻的形势之下,修筑外城以卫京师看来已属势在必行之事了。因此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底,修筑外城的工作便开始了。本来计划“相度京城外,四周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但因工程艰巨,财力不足等原因,施工中临时变卦,决定“止先作南面,待财力都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计。”这样一来,便从南面开始,费时仅半年,北京南面的外城就修筑完成了。这段新筑的外城上开了五座城门,正南居中称永定门,其左称左安门,其右称右安门。东西两段城墙上分别筑广渠门和广宁门(广安门)。这面城墙之西北角和东北角上还分别开了两座便门,即西便门和东便门。整个外城周长28里。 外城筑成以后北京城墙便呈“凸”字形了。内城在上,平面呈东西较长的长方形;外城在下,东西各宽于内城一里有余,更呈长方形了。北京内外城共有城门16座,内城9座外城7座。内城的城门楼都是朱楹丹壁、封檐列脊,灰筒瓦铺顶绿琉璃剪边并饰以脊兽。门楼为三滴水檐歇山式重楼建筑。正阳门楼面阔7开间,进深为一开间,其余8门楼均为5开间面阔,一开间进深。门楼自身高度为24—28米左右。以正阳门楼为最高。 外城门楼在建筑规模上比内城门楼较小,均面阔三开间,进深一开间,楼顶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内、外城门楼的台座顶面以长方形城砖海墁,并与城墙顶面的甬道相通。门楼两边靠城墙内壁分别有大斜坡(马道)与城内地面上下相通。门楼下有券顶式门洞。门洞内中间装有城门两扇,向内开启。城门内侧以栓横于中间,并装有钌铞,以备上锁之用。 北京的城门外都筑一“月城”。月城城墙和城墙一般高,只是略窄些。它将城墙、城门楼、箭楼、月城门等联为一体。除正阳门月城分别在三面墙上辟东、西、中三个月城城门外,其它内外城的月城均各辟一门。内城相邻之月城,其门彼此相对,仅安定门之月城向东。外城之月城城门均正对城门。月城城门上筑有月城门楼一座,其外侧墙体上辟有两层箭孔,每层6个。月城门内旁边,筑三开间小屋一所,供守门者居住。 北京内城在与城门相对的月城墙上之正中都筑有箭楼一座。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箭楼外侧面阔为7间,略低于城门楼。箭楼前面及左、右两面墙体上各开有箭孔4层,前面每层12个,侧面每层4个。3面共有箭孔80个之多。 北京城墙的4角处都建有角楼。观象台的前身就是元大都城东南的角楼。明代在完成北京城墙的修建过程也曾于城的4角建造了角楼。内城角楼为重檐歇山顶,座落在城角墩台上,朝外的两面阔于向内的两面。两阔面与两窄面墙体上分别辟有4层箭孔。阔面为112个,窄面为36个。每座角楼有箭孔144个。外城角楼4座,其构造为十字脊单檐建筑。墙体上有箭孔2层,每座角楼有箭孔20个。 北京内外城墙及月城墙上均筑有矮墙,称之为雉堞和女儿墙。雉堞位于城顶的外侧,呈锯齿状,起守卫的盾牌作用,以保护守卫者免遭敌人的攻击。女儿墙在城顶的内侧,其作用在于保护守卫者免于摔下城去。此外,每隔一段距离在城墙的外侧便筑有一个墩台(亦称马面、城垛)。它三面突出在外,一面与城墙连接,其作用是为增强城市的防御力量。 北京城墙的建筑,的的确确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程。据说仅用砖一项就在4000万块左右。其用土、石灰、木之巨实难统计。明朝一代参加各个时期修缮城墙的人,就达数千万之众。元代与清代还不列其内。北京城墙自明代筑成后,到了清代除了进行了个别改建、重建和维修外,如将外城之永定门城门楼改建为三重檐重楼外,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 北京城墙不仅巍峨雄壮,工程巨大。而且还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有趣的典故和传说。比如过去北京内城共有9个城门,其中8个城门楼都挂有一錪,唯有崇文门城楼挂着一口钟,每当清晨和傍晚各城门都要敲打钟或錪,以此告知百姓城门的启闭。錪是扁的,音脆,钟是圆的,音憨。这就是北京人过去常说的“九门八錪一口钟”。为什么崇文门不打錪而敲钟呢?相传明朝护法军师刘伯温,在监造北京时,曾有一条十分凶恶的龙使他无法降服,于是他便找到托塔李天王借了宝塔,然后用它待龙冬眠时把它压住,并锁在崇文门的吊桥下面。待这条龙苏醒过来以后,一看已经全身上锁再也动不了啦,便向刘伯温说:“什么时候才能放我呀!”刘伯温告诉恶龙说:“你什么时候听到这城楼上打錪,就是放你出来的时候。”这条恶龙听了非常高兴,它以为城门都打錪,自己很快就会出来。谁知刘伯温却使了法术,把崇文门上的錪换成了钟,让崇文门城楼上打钟而不打錪。同时还将那个借来的宝塔砌在城墙里,这样,那条恶龙就再也无法出来折腾了。 撇开神话传说,让我们来谈点有关北京城的一些掌故吧!清朝时前三门(正阳、崇文、宣武)晚上六七点左右即下锁,然而至午夜又要开一次,以便让上朝的官吏进入内城。于是到外城游宴而居住在内城的人,也乘这一开城门的机会回到内城中来,北京人管这种现象叫“倒赶城”。此外,北京的城门和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及车辆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正阳门为皇帝祭天的必经之路,只有皇轿宫车方能步入天界,因此杜绝任何丧事出殡的仪仗和车子经过正阳门。昔日北京烧锅多在东郊和南郊,因而有“南路烧酒”之称,运酒之车多进东便门走崇文门。因此崇文门多走酒车。朝阳门是京师通往运河北端重镇通州的必经之地。在通州卸下的大宗贡米自然要顺着这条路进入朝阳门,因此这个城门以走粮车为主,因有粮门之称。据说门洞左侧壁上还刻有一石刻谷穗。运进朝阳门的米,就存进附近的米仓。如今天还保留的南门仓、北门仓、新太仓、禄米仓等地名,就是昔日存米的仓库。由于木材也多半通过运河运抵京师,为减少朝阳门的压力,往往运木的车辆都进东直门,所以直至民国年间和东直门成一线的交道口一带,有很多木材厂。西直门是通往玉泉山的必经之地,昔日宫廷饮水取自玉泉山,因此西直门又被叫作“水门”。阜成门的门洞内过去曾有石刻梅花一枝,梅为煤的谐音。因为该城门经常是从西山运煤的车和骆驼必经之地。宣武门走囚车,凡判死罪的人都过此门到菜市口行刑,故此门又叫“法门”。德胜门凡出兵必经此,取其谐音得胜二字。打仗归来进安定门,以示战事平息而安定了。日后此门也出粪车。 此外,北京的城墙在元时是正正方方的,此所谓“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内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现象。此一现象有言是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亦有言是由于“抑盈扬谦”观念而有意筑成的,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过去北京人常说北京城门是:“内九外七”。这话如果在1924年以前说是对的。若是以后则不是事实了。1924年冯玉祥班师回到北京,这时有人向他建议在前门与宣武门之间再开个城门以便解决住在两门之间内外城人的出入问题。冯玉祥欣然答应。后由市政公所承办了此事。但由于军阀混战政权更迭不已,新辟的城门直到1927年张作霖占据北京时还没有起名。于是有人就向张进言,吹捧他已经得胜,中华便会兴旺起来。这样便将新辟的城门定名为“兴华门”了。可是这名字没叫几个月,又有阿谀者对张说,这名字不能叫,因为被张作霖杀害的李大钊有一个女儿就叫星华,这星与兴不是同音吗?若长此叫下去,岂不是等于给李大钊留个永久的纪念!于是张作霖决定将兴华门改为和平门。和平门就这样一直叫到今天了。 继和平门之后,是日本侵华的后期,曾在东单以东,西单以西各拆了一段城墙。并且修建了两座城门,但未能命名,日本就投降了。 光复以后,北京有人建议将东面的叫胜利东门,西面的叫胜利西门。后来经北京社会局审议,认为两门都以胜利为名不当。便于1945年10月决定其东面的称建国门;西面的称复兴门。直到今天,尽管城门已经拆去,但其名仍然保存了下来。
城墙述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