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引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常人春

    1.辞灵
    伴宿送库的次日必须发引,俗称出殡。即将灵棺从家里抬到坟地去埋葬。
    出殡之前,丧家照例要举行辞灵仪式,包括“搛罐”和“扫材”。
    搛罐是在家停灵期间的最后一次总祭奠。冷荤热炒均可为供,大至成桌的祭席。由家族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奠酒主祭,孝属和近亲们依次叩首,并搛一箸子鱼肉、菜肴,填往“焰食罐”(通常是半尺来高的挂釉瓦瓶,旧时砖瓦铺有售)。搛罐过程中,筷子不准放下,最后孝子搛一筷子,即用一苹果将罐口堵上,再由孝子将一个小烙饼或烧饼,转圈咬去四周,放于罐口,然后用红布包好,以花红线扎紧,摆在灵前,以备出殡时让大儿媳妇抱着。也有由老婆或承重孙媳抱着的。下葬时埋在棺材前头。
    搛罐以后,多将所用筷子折断,全体举哀。至此,全部祭礼结束了,马上撤去“堂罩”,有影者,将影背过去,撤供。棚内所悬挂的花圈、挽联、匾额、祭幛一律摘下,除大棚、月台不动外,余者均行拆除。
    出殡前,还要由杠房的人把棺材前端稍微抬起,孝子将一个铜钱垫在棺下。同时用新笤帚、簸箕,扫扫棺盖上的浮土,倾于炕席底下,谓之“扫材起棺”(取“捎财起官”之意)。最后,在孝子大喊“爸(妈),躲钉!”声中,全体大声哀号,将棺盖上的楔子钉好。
    2.出堂
    一般人家出殡多在上午八、九点钟。所谓“辰时发引”。富户大殡则在上午十点左右,所谓“巳时发引”。富户预备酒席者,多于上午八点开席,十点结束。
    出殡前,照例由杠头——打响尺的向本家大爷或提调请示:“什么时刻发引?”丧主即以“辰刻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杠头应问:哪些花圈须挂在官罩上、前后顺序如何?然后向本家要出“出殡执照”。这时本家和近亲们应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谓之“加钱儿”。如本家不再等送殡的亲友,杠夫则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招呼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准备起灵。
    起灵前,有参灵仪式。本家孝属依次跪于灵前的月台上。如是汉人,长子打幡(幡的形式是:上端一彩色荷叶状的云头,谓之“云幡宝盖”,下垂三条白纸或白绸。连在中间一莲花座上,座下为四条白纸或白绸。用一糊着金钩龙凤的白蜡竿子或裹了彩纸的秫秸挑着)。次子抱灵牌(其牌状如小龛,中贴一白纸莲座的牌位,上书亡人名讳)。次子以下的孝属均持白纸剪穗糊成的所谓“哭丧棒”。大儿媳妇或老婆、承重长孙媳抱着焰食罐子。满人则全部徒手。孝属跪好后,即请鼓乐参灵,其顺序为:一、官鼓大乐(即门吹儿);二、清音锣鼓(只有汉人用此乐);三、丧鼓锣鼓;四、文场;五、西乐队。
    响器参灵后,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随之打一声响尺,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出堂时,不论丧家门口宽窄,是否有过道,高台阶,杠夫们必须将灵棺四平八稳的抬出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倾斜。这时,打幡、抱牌的孝子们照例都面对灵棺,退步而行,注目于全体杠夫。如果有狭窄的过道门,仅能容下灵棺,这时两边在中间的杠夫就必须摘肩,钻到棺材底下用背驮着,谓之“跟趟”,走出过道后,马上恢复上肩抬,在跟趟时两头的杠夫照例是用力将抬杆挑着。如果门内外有高台阶,为保持灵棺的平衡,上台阶时,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用手捧着,下台阶时,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捧着。下肩行话谓之“摘肩”。
    灵棺未出门前,吹鼓手们照例是用两个大号吹着“呜呼,呜呼”的声响,等灵棺一出门则一锤大锣,锁呐、云锣、堂鼓齐奏。
    当年富户出大殡时,往往讲究让官罩将门堵上,使灵棺不见阳光。官罩把灵棺接出之后,一直抬到大杠之前,灵棺不落在杠上,而是要求将杠抬起来找灵棺和官罩,行话谓之“底盘找活”。
    3.起杠
    如果丧居在胡同里,必须用“小请”(俗称小杠)抬到大街上才能换上大杠和大罩。贫户则一直是小杠到底。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说,前清时,皇家、王爷、贝勒用八十人大杠。一品大员用六十四人杠,次者四十八人,再次者三十二人……可见用杠是根据官品等级的。民国以后则无此限。北京民间对于用杠的说法是:一个人一挟(指幼丧);两个人穿心杠;三个人牛头杠;四个人一提拉(以上均指抬赤贫丧家的薄皮子材或无主亡人的裹匣子);八个人小抬着(此为最起码的殡仪,此外则不能为礼);十六、二十四个大亮牌儿(只有“过棺罩片”,无官罩);三十二个扣“几了”;四十八个扣大罩;六十四个大换班。
    其实,四十八个、六十四个都可以大换班。
    有大换三班的,以六十四人为一班,三班计一百九十二人。也有换两班的,计一百二十八人。大换三班时,一班杠夫穿绿驾衣;一班杠夫穿蓝驾衣;一班杠夫穿白驾衣,以示区别。
    凡属盛大的殡仪,通常丧家都要求杠夫剃头、洗澡、穿新驾衣、新靴子。新靴子甚至要拿到丧家,临出堂前,当着本家的面才能穿上。
    富户出殡,换最后一次大杠、大罩为正式起杠。贫户不换杠、换罩者,出门上了小杠就算正式起杠。起杠时,富户烧“阴宅”(纸制房屋)一处或其它巨码冥器;一般户则只烧一堆纸,多数丧家在这时连灵花、剩余的“亡人香”也一并焚化了。
    亡人生前用的枕头要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倒出连同枕头套一并弃置门外烧掉。
    4.摔盆
    起杠时,照例由杠头喊道:“本家大爷,请盆子!”于是,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或亡人幼辈)将一个带孔的瓦盆打碎,(父死用左手摔,母死用右手摔,摔不碎者忌摔二回),谓之“摔盆儿”。长子摔了盆儿,全体孝属便随之举哀。
    摔盆乃是汉人的礼仪,满人(旗籍)在清代,出殡起杠时,多用奠酒的礼仪,只是后来被汉人同化了,才摔起盆来。
    盆,正名应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但人们习惯于反面话正面说,谓之“吉祥盆”。
    为什么要摔盆?其说法不一。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阴间有位“王妈妈”,要强迫死者喝一碗“迷魂汤”,使其神智迷糊,以至不能超生。儿子准备这一有孔的瓦盆,可使“迷魂汤”漏掉,并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误饮。还有的人说,人生不免要浪费一些水,如果阎王爷罚喝脏水时,用这个带孔的瓦盆去舀,可使脏水漏掉。
    旧时,死者的财产继承人,必须给死者摔盆,摔盆的也一定要继承死者的遗产。因此,死者无儿孙而侄子多的,就会出现争抢打幡摔盆的现象,目的是为了争遗产。
    “吉祥盆”是一种瓦器,像个小碟,很薄,其直径四寸左右。富户到冥衣铺糊烧活时,就请其代买加工了。冥衣铺从砖瓦铺将这个瓦盆趸来,刷上大白粉,画上兰色的圆寿字或周围画上云头图案,中心写上“西方正路”字样,俨然是个“青花”盘子。并且将一块沙板砖两头糊上白纸,外面糊上蓝纸,成为一套书的形状,上贴金边红签,写着《金刚经》。两头白地用笔画上三条线,远望如同三本书,象征着“人生一世如三秋”,又谓之“连升三级”。摔盆时,就在这块砖上摔。
    贫户则直接到砖瓦铺“请”个“吉祥盆”,既不抹,也不画。出殡时,随便找一块砖,甚至是块半头砖就行了。有的弄一块新砖用大烧纸一包就很不错了。
    有些老年人认为,摔盆的这块砖是功德砖,吉祥砖,大有妙用。说是用它来给小男孩压书,这个孩子当必“一品文章锦绣成”,可望“三元及第”;若给小女孩压活(指刺绣、衣服、鞋帽之类的手工活)当必心灵手巧,大有神助。如果给女孩坐着,谓之“开生砖”,可保这个女孩一生富贵、子孙满堂。如果无后嗣者,将这块砖拾来压在炕席底下就能有“获麟”之禧。种种传说,不一而足。因此,有的瞧出殡的老太太往往要捡回这块摔盆的砖。
    有些客居北京的外乡人,他们死人出殡时,也讲究摔盆,但不用上述的小瓦盆,而是多种形式,因地而异。有的摔个大花绿盆;有的摔个大沙锅;还有的摔治丧期间用来烧纸的大瓦盆。
    摔盆必须在正式起杠时举行。贫户出殡,出门上小杠时即摔了盆。大殡在最后换杠换罩时才摔盆。长子摔了盆即被搀了起来,随着一声响尺,灵棺也就被杠夫抬起来了。接着便高高扬起了纸钱,谓之洒“买路钱”。
    5.扬纸钱
    旧京出殡扬纸钱的风俗,始自晚清。《旧都文物略》:《杂事备》载:“舁殡出门,预上秫秸扎架,广方数尺,遍粘纸钱,临起杠时,举火焚架,绷弓一断,喷出无数纸钱,借风空冲云际,谓之‘买路钱’。近以火患预防,乃手持大叠纸钱,沿途扔之,其高骞数丈,散若蝴蝶,蹁跹回旋,纷然徐下”。
    纸钱通常是用白报纸砸成的(只有“丘”满三年以上的灵柩启灵时才用花红纸钱。据说,袁世凯出殡时扬的是金纸钱),圆形,直径三寸余,中有方孔,用绳子穿成一串。过去纸店有售。
    老北京出殡的在孝子头前,专设一扬纸钱者,其人身背大串纸钱,手里拿着一叠纸钱,边走边搓,以便使纸钱松散,防止整叠上去,整叠下来。起杠时,遇有路祭时,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均要高高扬起纸钱。干这行的得有臂力,还得有一定的技巧,讲究扬上天空四、五丈高,散开时,漫天皆白,几有遮天盖日之势,半个小时落不下来。
    清末民初,有个扬纸钱的能手,因颊上有一绺黑须,所以得绰号“一撮毛”,专门应大殡扬纸钱的活。他扬纸钱向来有三个条件:一、纸钱不多不扬,至少要求本家准备几百斤纸钱,用大排子车拉着。他自己带着几个徒弟,照例由徒弟们将纸钱揉搓好了,由他往空中扬。然后,又让事前组织好的一帮穷孩子们,跟在仪仗两旁,去捡拾散落下来的纸钱,转卖给办丧事的人家,他从中取利。二、要求起杠换罩地点要在十字路的风口上(如旧时的虎坊桥京华印书局大楼旁)。这样,纸钱可以借风势四散飘扬,经久不落。三、要求本家在起杠换罩,路祭时,焚化巨码冥器,如起杠时最好烧一所四合房,大火一起,趁着火势,来上几把纸钱,能超过城门楼子。当年有些大宅门富家子弟耗财买脸,居然与一撮毛打赌,说“您能扬过××楼,我赏您一所小房”。因此,每有一次大殡,一撮毛均满载而归。
    一般人家出殡是请不起一撮毛的,同时也不能找一个专门扬纸钱的。那时,无论大小殡仪,都雇一个人挎着放有烧纸、冥钞的筐子,手里拿着香火,以便路过十字路口、井台、祠庙等处烧点纸,打发“外祟”。于是,这个扬纸钱的差使就让他一人兼了。贫户也要扬纸钱,不过只是象征性的。到了1948年,整个社会穷了,人们更穷,出殡的不再往空中扬纸钱而是往地下扔纸钱了,其钱直径不过二寸而已,乃是从大烧纸上替下来的。
    6.喊“加钱儿”
    起杠后,开始走动之前,杠头(打响尺的)照例要高声喊“加钱儿”。这乃是杠房行业多年来形成的制度。据民间传说,抬杠的不给喊“加钱儿”,死者下辈子就要托生个哑叭。所以丧主和丧家近亲们必须在正式杠价以外,再给杠夫加几个赏钱。
    加钱儿的喊法南、北城还不太一致。但通常杠头转过身来,面向全体杠夫,道白一句:“四角答碴!”(有的只白“跟伕!”)然后便拉开长声,唱道:“四角跟伕,后尾答碴!本家老爷赏钱××吊!本家×姑奶奶赏钱××吊!本家大舅老爷赏钱××吊!”每喊一句,所有杠夫回答一句:“嗳!××吊!”逐一公布本家和近亲们给赏的名单。
    杠房为了讨好本家,使赏钱的人高兴,历来喊“加钱儿”都是一顶十,给一吊钱喊十吊钱;给十吊钱喊一百吊钱。这是成例。
    后来货币计价单位改成了“元”,但杠房仍沿袭旧制喊“吊”。这是因为喊多少元,多少毛不好上口,让人听了也不合辙。
    “加钱儿”不但起杠要喊,沿途遇上路祭桌、路祭棚、茶桌或十字路口杠伕们换肩时,都要喊一遍,到了坟地,杠头为讨好本家,仍要再喊一遍。大杠人多,喊起来声势浩大,显着殡葬队伍威武,客观上起着给自家杠房闯牌子的作用。
    7.出殡行列
    出殡行列包括鼓乐(俗称“响器”)松活、纸活、花圈、挽联、执事、僧道、孝属、执绋亲友、灵棺以及送殡的车轿。总的说来,贫富相差甚为悬殊。其行列有绵亘数里之长的,有不足二、三十米长的。
    清代,出殡用的仪仗执事是根据满、汉、臣民、官品、职称(满人还分内外八旗)来决定。什么人用什么样的仪仗执事,不得乱用。民国以后,无所限制,有钱人家讲排场,摆阔气,可以随意使用。所以这个时期的出殡行列,往往满汉执事杂出其间,形式亦日趋纷杂。
    满人(旗人)分为八旗,即正黄、正红、正兰、正白。此四色旗锒边的叫做“镶”,即镶黄、镶红、镶兰、镶白。遇有丧葬典礼时,必须用自家所属的旗,进行标志。通常出殡行列为:
    一、按照各旗的旗色标志,死后先立幡架子,挂上本旗的“幡”,其形式和演传统戏时举的大纛旗相似,中间绣一条大龙,插在幡架子中间。出殡时,由十六人,或二十四人,或三十二人抬着在前面导行。
    二、门纛一对,即旧时满军当中的大旗。
    三、标枪旗子,也称“曲律”(满语译音)由八杆至二十四杆。
    以上均按自家所在的旗,决定颜色。大体形式亦如传统戏中,大将出场时,有八个小兵打着的竖旗一样。
    四、功名牌,红色,正面写有死者生前,曾获得的功名和曾任的官职,以三、四品官职为例,如“大名知府”、“两湖道台”、“戊午举人”、“庚申进士”。背后则写着杠房字号,如“交道口裕恒”等字样。
    五、金执事七对,即:金兵符、金卧瓜、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拳、金掌。
    六、飞熊、飞虎、飞鱼旗若干对。
    七、虎头图案的“肃静”、“迴避”牌四对。
    八、刀、枪、剑、戟、鞭、锏、锤、抓等古代兵器仪仗若干。
    九、四人抬影亭一座,内悬死者放大的影像。
    十、四人抬引魂轿一乘,绿轿围子,黑纱帘内供死者灵牌。
    十一、映日伞两把。
    十二、大扇两把。
    十三、鹰:由二人拴架。意为“金毛童子”、“银毛童子”。
    十四、狗,由一人牵引,意为二郎神之“嚎天犬”。
    十五、骆驼,由二人牵引,旧传“哼、哈二将”,即《封神榜》里所说的陈琦(哼)、郑伦(哈),因为他俩都是骑骆驼的。
    十六、刽子手,两人身穿号衣,手提屠刀、锁练。
    十七、大清国旗,三角大“龙”旗。
    十八、大伞两柄,各由二人“拉幌”。
    十九、功名牌,上书皇上最高赏赐,如“晋封光禄大夫”、“御赐黄马褂”等等。
    二十、大黄伞盖一柄,二人“拉幌”。
    二十一、大黄彩亭一座,内供死者生前皇上所赏赐的各种物件。
    二十二、官鼓大乐一班,通常为九人:一对大号、四面堂鼓、一对锁呐、一面九音锣。
    二十三、小拿,即用小孩八对至二十四对,身穿孝服,每人挎一木质方盘,内放死者生前所爱之物,如文房四宝、古玩器皿(炉、瓶、罐、烟壶、核桃之类)有的被仿制成纸活冥器,有的则直接托真东西。有的到坟地当成殉葬物埋在墓穴里,有的不埋,还要拿回来。“小拿”们边走边喊,左排喊“啊”,右排喊“唉”,以助丧主举哀,俗谓“助哭”。
    二十四、丧主,全部徒手,无打幡、抱牌之说。
    二十五、灵棺,以三十二人、四十八人或六十四人抬,扣上官罩。
    二十六、送殡的车轿,多为女眷们所乘坐。
    汉人出殡行列通常为:
    一、开道锣,走在最前边开路。
    二、纸糊的“引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各高一、两丈,身披铠甲,头如斗,戴盔,作金刚怒目状,脚下装有木轮,可以推着走。
    三、铭旌,乃系一种幡形的长亭,中央用红绸金字,写上死者官衔、历史、生平事迹。题铭旌者须是名人。铭旌高约两丈、宽三、四尺,用八人、十六人、二十四人、乃至三十二人抬。四角还要有拉纤绳的。
    四、香幡、筒幢,四对、八对、十二对不等。香幡是用白缎作底,绘各种不同图案,再用特制的线香镶上去,这是从冥衣铺中订做出来的细活。但通常只用彩缎绣花的筒幡,状如经棚里挂的经幡。
    五、金执事,即金卧瓜、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拳、金掌、金兵符。
    六、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鱼、飞鳌等不同图案的大旗,共八对。
    七、五半堂或三半堂执事。每半堂有缎子绣花大伞六柄,绣花片幡六把。(五半堂即各三十把;三半堂即各十八把)。
    八、四人抬影亭一座,内悬死者放大影像。
    九、四人抬引魂轿一乘,内供死者牌位。
    十、影亭、魂轿之间用三把红缎绣花大伞间开,谓之“座伞”。每把“座伞”均用二人用黄绸子带“拉幌”。
    十一、官鼓大乐一班(同满人)。
    十二、清音锣鼓(细乐)九名,二人抬一小鼓,四人吹笛,一人打小锣,一人手打皮鼓指挥。
    十三、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
    十四、孝子、孝孙,大殡讲究有帷幄,即支一白布帐子,雇人举着,人在里面,外人看不见。夏天则雇人举一白布凉棚,以遮烈日。
    十五、大杠,三十二人、四十八人,乃至六十四人不等。杠用红色油漆涂成,通常用红缎寸蟒或红缎绣花官罩,罩架的上面四角,用四个龙头兽口,谓之“吞口”,吞口下挂有四个编织的花穗,谓之“绺穗”;还有四人用手拉着黄绸子,谓之“拉幌”;罩架顶中央有个木制的金色大“火焰”;官罩周围有四人用竹竿打着四杆方旗,谓之“拨旗”,该旗有红的、蓝的两种颜色,俱书杠房字号,如“日升杠房”、“合成杠房”等。这四人随着大杠四角行走,路上空间遇有障碍物即用拨旗拨除。另有四人背了高约二、三尺高的凳子各一,金漆雕刻。如果灵棺中途停留,即将此木凳放好,把灵棺垫起来。
    杠前除孝属孙,送殡的亲友都可执绋。即用白布两条,一头结在杠上,一头拉到前边,由亲友们并排拉着走。执绋人身穿孝衣或戴白花。
    十六、“后拥”,即将若干干戈钺斧执事用黄绦子连系成一排,由人举着。
    十七、送殡的车马、轿子。
    执事头分大、小头目,他们都身穿肥大的红锣衣,头戴高筒的红锣帽,手持大锣。行进中,大头目手执小旗,上书:“催压执事”来压阵。小头目都在仪仗执事队伍中,来回巡视,鸣锣指挥,使之前后左右,步调一致。打执事的都必须按锣声快慢行动。北京有句老话,叫做“在家不听父母话,出门但听一声锣”。打一声是开步走,打乱槌是停下来。走开时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前后对正,左右看齐,不准乱走,否则就会受到头目的打骂。
    无论满汉,大殡当中都有松活、纸活、花圈、挽联、匾额,这一般都放在前边或夹杂执事的中间。民国以后,满汉响器、执事混杂,出大殡的光讲排场、阔气,不太注意自己民族传统习惯。民间特大殡葬行列的顺序大致为:
    一、挽联,雇人用竹竿举着,有的一人举上联,一人举下联,并排而行;遇有人少而挽联多时,就一人举一付,前边正面一联,后边背面又一联。挽联数目不限。从一对至数十对乃至百对不止,名人送的挽联放在最前边。
    二、匾额,一般都是从冥衣铺裱糊出的纸匾,出殡时将匾额放在彩亭里,一亭放一额,每亭由二人抬着行进。
    三、花圈,名人、近亲送的花圈一般都挂在官罩的四角上;一般人送的花圈、花篮则雇人举着。
    四、纸活:
    1、开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
    2、喷钱兽;
    3、金童玉女(金童执幡,玉女提炉);
    4、灵人,厨子、老妈儿、使唤丫头、使唤小子各一;
    5、尺头桌子(绸缎衣料、金山银山、文房四宝、古玩陈设,均摆在这种尺头桌子上)若干抬;
    6、四季花盆若干对;
    7、其它纸活,如筵席、戏出等(戏出通常是糊些《三娘教子》,等表达父母养育之恩的戏剧。)
    五、松活:
    1、松狮子;
    2、松亭盖;
    3、松骆驼;
    4、松狗;
    5、松扎和合二仙;
    6、松扎鹤鹿同春;
    7、松扎八仙人;
    8、松扎二十四孝等等。
    六、执事:北京丧礼执事分干三件、三半堂、五半堂、一堂、三堂、五堂等六种。
    一般丧家多用三半堂的执事,其第一半堂内的执事有:
    1、大雪柳十二名(穿孝);
    2、座伞一柄(拉幌);
    3、八抬魂轿一乘;
    4、座伞一柄(拉幌);
    5、八抬影亭一座(穿孝);
    6、座伞一柄(拉幌);
    7、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拳各一对;
    8、绿扇一对;
    9、幡伞十二件。
    第二半堂内执事有:
    1、三尖刀、斩马刀、青龙刀、象鼻刀、金轮枪、金缕枪、金伞枪、金盖枪各一对;
    2、幡伞十二件。
    第三半堂内执事有:
    1、飞凤旗、飞龙旗、飞虎旗、清道旗各一对;
    2、迴避牌、肃静牌各一对;
    3、催压锣两对;
    4、幡伞十二件。
    五半堂执事较三半堂执事增加三分之二。一堂为半堂的二倍,三堂为三半堂的二倍,“缙绅”之家用之,五堂为五半堂的二倍。
    七、响器:
    1、官鼓大乐;
    2、清音锣鼓;
    3、文场;
    4、西乐队;
    5、丧鼓锣鼓。
    八、僧道:
    1、番(喇嘛)黄袍;
    2、尼(姑子)灰袍、披袈裟;
    3、道(道士)兰袍、披法衣;
    4、男、女居士(优婆塞、优婆夷)青袍、搭缦衣;
    5、禅(和尚)青袍、披袈裟。
    一般都不敲打法器。
    九、送殡的亲友。
    十、孝属。
    十一、大杠抬着灵棺,一般都扣上红缎绣花官罩。
    十二、“后拥”。
    十三、送殡的车辆,多系四轮马车,个别的用汽车。前清时多用轿子(只限已婚女眷)和轿车,均须扎上兰白两色的彩子。其排列顺序为:
    1、孝属车;2、帐房车;3、来宾车。
    至于贫户的出殡行列则很简单。赤贫者仅用八名杠夫,一个杠头将薄皮子材一抬而已。老北京人用“八个人,一杆尺,五个和尚一堆纸”来形容极贫户的发丧者。比之稍好些的不过也只是有几个吹鼓手,(小户雇一班怯吹儿,北京人谓之“得儿拉呜”!)送殡的亲友随后,孝属在中间,后边是八个或十六个杠夫抬着灵棺。棺材上覆盖着一面绣花的“过棺罩片”。灵棺前后扎着一两个近亲们送的花圈,由一个穿孝的杠头打着响尺前引,后边有一两辆四轮马车或人力车(“洋车”、“三轮车”)坐着送殡的女眷。
    稍微富裕户则加上由小孩们敲打的“丧鼓锣鼓”,该行业称之为“小人行”。所谓丧鼓,即四个或八个小孩,头戴假髫髻。身穿印花白衣,举着直径约一尺多的小绣花伞,身后背一小鼓,由另一小孩敲打,只有一领队的成人打着大铙。至于锣鼓则比较喧闹,通常是由四个小孩抬着一个彩子棚,头前二人抬一面“令”字大旗、旗杆是躺卧式的,前雕龙头,后雕龙尾,紧跟有单皮、堂鼓、大、小锣、镲锅等。
    用丧鼓锣鼓者,同时多用一些简易的执事——片幡(兰缎子绣荷花的幡)、雪柳(用若干细竹篾裹上白穗,插于竹筒,使之下垂),有两对片幡两对雪柳的,谓之“四花四柳”;有四对片幡四对雪柳的,谓之“八花八柳”,再多的还有“十六花柳”。
    以上的响器、执事,加上官鼓大乐,即谓之“干三件儿”,乃是最起码的执事。这种出殡行列在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市面上是常见的。
    送殡行列一般到了城门口,或过了“小关”,杠夫即由六十四人减为三十二人,甚至减为二十四人,以便加快行进,及早到达茔地。此时执事均撤销,响器只留官鼓大乐一班,和尚一班。松活、纸活亦焚化一部分。一般朋情送殡者多于此处鞠躬告退。如有与亡人生前为莫逆之交,执意要亲送茔地者,本家孝属也要劝阻致谢。
    8.茶桌和路祭棚
    过去老北京的铺户,住家的为了人情交往,都有为亲友死丧出殡时摆茶桌的习惯。有的茶桌是自发的,有的是受丧家邀请的,还有的是丧家亲友特约的。
    摆茶桌是为了供给送殡的孝子和亲友们饮水的,但主要的还是礼节性的,对亡人以示悼念,对家属以示慰问。
    摆茶桌者,通常是得知丧家出殡的确切日期和经由路线后,即于事先在门前摆一张八仙桌,挂上白地兰花或兰圆寿字图案的桌围子,上设茶壶、茶碗、茶盘。听到响器(大殡看到执事)后,即将茶沏好,等到灵棺走过时,便将茶具亲自端到孝子面前,孝子不论喝与不喝,都必须下跪,表示答谢。有的丧家还要给一张谢帖,封一个红纸包,内装几个钱,以示回敬。
    有的铺户、住户,集体或个人,还要举行路祭,规模小的只用一张供桌,摆上鲜花供品,等灵棺通过时,抬到灵前叩祭。如有僧、道送殡的,主祭人还要给僧、道们一些“衬钱”,请他们念经。规模大的则要在沿途要冲路旁搭个“路祭棚”。
    路祭棚往往是死者生前友好一人或数人发起集资搭设的;也有的是由筹备治丧的人事先出头联络,烦请各界友好出资搭设的。借以表示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对死者的哀思。还有的是本家出钱搭的,故意搭在换杠换罩的地点,以便结合盛大的路祭,正式起杠。
    路祭棚大小不同,平棚、起脊棚不等。一般说来,气派都很大,棚外扎有素彩牌楼,左右列有从杠房赁来的幡伞执事。棚内设祭堂,正中有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一把,前置祭席、饽饽桌子、酒馔香烛等供品,两列悬挂着花圈、挽联。当灵棺杠列经过时,即将亡人影像从影亭里“请”出来,捧进棚内,放在太师椅上,由番、道、禅等“品咒”,再由主祭人等奠酒叩祭,孝子答礼。大杠灵棺停于棚外,祭后再“请”影上轿(影亭)然后始能启行。
    9.下葬
    府第宅门,缙绅富户的墓地照例是预先修好的,墓前尽管有祭堂和其它房屋,还要临时搭上席棚,以备送殡的亲友们休息、吃饭之用。
    一般门户,未出殡之前就将坑打好了,灵棺被抬到坟地后,杠头的响尺横打,杠夫们一齐摘肩落地,然后由做活的将灵棺抬到坑口下葬。杠业行活谓之“登坑下葬抖绳散”。
    按旧时规矩,墓穴要靠山临水,埋的方向和在家停灵的方向相反,在家停灵时,棺材头朝南,埋的时候棺材要头朝北。
    下葬时,首先由阴阳先生用罗盘测出“山向”,到下葬“吉时”,即由杠夫按“山向”用大绳将灵棺缓缓系入穴内。此是最庄严的时刻,孝子跪灵,鼓乐大作。
    下葬后,摆上供品,僧众高声唪诵《往生咒》、《大悲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随后由做活的下坑,使棺材后尾与坑帮离开,上来之后,即向本家禀报:“老太爷(老太夫人)的宝材已脚登实啦!”至此,丧家便将大部花圈、挽联、纸活、纸钱点火焚化(一般松活不焚,继续陈列)趁着火势,将所有剩余的纸钱尽数高高扬起。同时,由做活的杠夫或看坟的用铁铣撮一铣土,让孝属以及送殡的亲友们每人抓上一把,由长子领先往坑里扬洒,并高声举哀。随后即由做活的杠夫们用铣往坑内掩土,堆成坟头。还要孝子打来的引魂幡插在上边(一般只留幡杆)。最后,孝属及亲友们便依次叩首,遂告礼成。
    礼成后,孝子一一向送殡的亲友们叩头道谢。一般情况至此就都脱了孝袍子回去了。如是府第宅门,当然另有排场,丧家要在墓地临时搭的席棚里,摆上酒席,以“谢席”的方式向送殡的亲友们致谢。
    10.葬后琐礼
    丧棚是个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出殡后一定要立即拆除。旧京棚铺照例是,灵棺出堂后,马上织组人工拆棚,席箔、杉篙全部运走,不留痕迹,等本家送殡回来时,一切都复旧如初。
    孝子送殡回来,不能直接进入家门,照例在预先准备好的水盆沿上磨三下刀,照一下镜子,说是避免带回“妖邪”。同时吃一块冰糖、表示今后生活不苦。讲究的还要会同阴阳先生举行净宅仪式。
    孝子回到家首先要接影、悬影。出殡时,用影亭将亡人影像抬了去,举行完仪式,还要抬回来,谓之“回影”。有的则是由丧家自己带回来。影亭回到门口时,孝子要跪接先亡遗像,捧到祠堂或正堂悬挂起来,少不得又要烧香秉烛,上供叩首。
    出殡后,丧家有忌门三天的成例。即不接待亲友来访,住在这里的亲友们也必须三天后再走。其实就是为了让孝子们休息两天。
    三天时,孝子要到坟地培土、致祭,谓之“暖墓”,俗称“圆坟”。一般都摆些烧饼、酱肉当做供品。并且用秫秸或幡杆做个门形的架子。称为“墓门”,插在坟前。说是让亡人的魂灵好从此出入。同时将下葬时留下来的引魂幡、松活、纸活等一并焚化。
    此后,孝子们便分别到协助治丧或出份子的亲友们家中去磕头,谓之“踵谢”,俗称“道乏”。对于关系较远的朋友,则只发出谢帖。至此,一棚丧事才暂告一段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9:09 , Processed in 1.10130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