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旧历六月初六日,有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节”。贶,是赐赠的意思。此节始于宋朝。相传宋真宗赵恒非常迷信神仙,有一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且要老百姓都相信他这一派胡言,所以定这天为“天贶节”。这个所谓“天贶节”,虽然是由皇帝的“旨意”而定,当时没有人敢于反对它,但是它没有群众基础,随着岁月的流失,早已被人们抛之九霄云外了。 这一天还有另外一种风俗,恰如没有号令的号令,长久地、普遍地支配着从皇宫到民间的人们的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果归纳起来,却都与“太阳”和“水”有关。 这一天,在皇宫里要晒“銮驾”、晒“龙袍”;贮存明清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的皇史宬要晒档案、书籍;各寺庙里要晒所藏的经卷;知识分子要晒所收藏的书籍、字画;药店里要晒药材;商店里要晒各种商品;城市和农村的黎民百姓要晒衣服、被褥。民谚:“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此,有的地区叫“晒衣节”、“晒伏”(即伏天);寺庙里叫“翻经节”。各自所晒的物品尽管不同,目的倒是一致的,就是消除蠹虫蛀蚀。这个风俗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夏天是蛀虫的繁殖时期,适时地利用炽烈的太阳热能予以曝晒,可以杀死虫子和虫卵。所以这一风俗至今仍在民间流行着,不过不只限于六月初六这一天罢了。 在北京,这一天还有个洗浴的风俗。过去,在宣武门西城根一带建有象房、演象所,还在护城河上修了洗象池(至今此处仍有象来街,名称即由此而来)。每年六月初六日,“銮仪卫官以旗鼓迎象,出宣武门浴响闸,象次第入河,如苍山之颓也。”清朝天文学家王士祯的《都门竹枝词》:“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群众参观洗象的盛况。此外,“每岁六月六日,中贵人用仪仗鼓吹导引,洗马于德胜桥之湖上,三伏皆然”(见《燕都游览志》)。《都门杂咏》:“古潭(注:积水潭)连内苑,御马洗清流。夹岸人如蚁,争看独角牛(注:马队后有一独角青牛)。”这也真实的描写了当时的盛况。至于市民,在这一天妇女要洗发,据说这天洗发可以使头发不腻不垢。市民养的狗猫也放到河里去洗浴,所以这是一个讲卫生的好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