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透迤南北,六峰连绵,是西山的支脉。这里“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而且这些泉流,“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所以被称为玉泉,北京人也引以自豪,俗称“天下第一泉”,并说出了种种理由,还编撰出许多动人的传说。 公元1190年,金代的皇帝一章宗完颜璟,前后三次幸玉泉山,对“泉味甘洌”的玉泉水非常喜爱。曾在这里建“泉水院”以为避暑之地,并以“玉泉垂虹”引为“燕京八景”之一。我们从“垂虹”两字可想见,当年这里水流是十分充沛的。 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和明英宗朱祁镇都在玉泉山建造过规模不同的寺院。那时这里仍然是“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分众泉同”。到了清朝,康熙皇帝也看上了玉泉山一带的青山碧水,从康熙十九年(1680年)到三十一年(1692年)前后用了12年时间修造了美丽宏大的静明园。由于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对玉泉山的地形地貌有所破坏,因而到清乾隆年间倒挂似垂虹的玉泉流水,已经变得“喷薄如珠”了。为此,乾隆将“玉泉垂虹,,改为“玉泉趵突”。据说这时还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传言,说是玉泉山的水泉中有座镇海宝塔,塔身在泉水中,水面仅露一个塔尖,而且这座宝塔随着水势变化而变化,水位高,塔也随着增高,水落下去,塔也跟着降下去。乾隆听说以后,想看个明白,就传旨挖泉。河工们放水挖泥,当挖到第七层时,猛然见到塔壁上刻着一行字,乾隆近前一看,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塔壁上刻着“玉泉山下一泉眼,塔露原身天下反。”乾隆看罢,急中生智,忙叫人在泉边立碑,亲笔写下“天下第一泉”五个字,赶快放水将宝塔淹没在水中。后来他又撰写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勒石立于泉边。碑记中说:“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朕历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据传乾隆还曾特制“银斗”来衡量天下名泉水质的重轻,其结果是:玉泉水斗重一两,济南趵突泉水斗重一两二厘,扬子金山泉水斗重一两三厘,江浙的惠山、虎跑二泉之水斗重一两四厘,玉泉山泉水为天下最轻。清朝的宫廷中饮用的水都取之于玉泉,每天由插着龙旗的水车,经西直门运入宫中。每天西直门一打开城门,第一个进城的就是皇宫运水车,每辆车上放着四个大水桶,上面盖着绣龙的大苫布,招摇过市,曾为旧北京一景。
从颐和园西堤望玉泉山及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