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车上书与河南会馆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汤锦程

    河南会馆位于宣外上斜街路南36号和路北27号。始建于明末万历年间。河南新郑人、明大学士高拱为了解决在京豫人集会团拜之用,在上斜街与北河沿胡同之间购得荒地一方,约二亩余,起建三所平房,定名叫“中州乡祠”。
    清康熙十年,河南睢州人,工部尚书汤斌在上斜街北部正式建成中州乡祠,同时又在中州乡祠路南招提寺地基修建大厅,名曰“洛社”,聚众讲学(因未形成会馆,所以不属会馆办学)。清咸丰末年,河南武陟人,户部侍郎毛树棠于洛社东邻购得地基约二亩,修建了一座北至北河沿,南至达石桥,包括中州乡祠及洛社在内的河南会馆,亦叫“蒿云草堂”。同治末年毛树堂之子、兵部尚书毛昶煦与河南项城人、刑部尚书袁保恒(袁甲三之子,袁世凯从叔)筹资在馆内修建了“精忠祠”,供奉宋朝忠臣、民族英雄岳飞,掀起河南会馆祭祀先贤的活动。而后同乡互有捐献,至清光绪时,会馆已有大小厅堂斋舍130余间,成为河南在京会馆中,占地规模最大的会馆。
    1895年5月1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为研究《上皇帝书》,请清政府拒绝承认李鸿章签定的《中日马关条约》的卖国条约,联络18省入京考贡的举子齐集扬椒山祠及附近的河南会馆。康有为宣读了《上皇帝书》得到1300余名举子的拥护,并联名在《上皇帝书》上签名,拉开了“公车上书”的悲壮序幕。次日,康有为率领举子至都察院第二次抗议并上呈《上皇帝书》,虽被无理拒绝,但却达到了维新志士的宣传目的。康有为曾写诗为记:“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出议和,辽台■(左目,右无),割山河,抗章优阙公车多,连名三千毂相摩,联轸五里塞巷过。台人号泣举检歌,九城谣谍遍网罗,杠棺摩拳,击鼓三过,栓避不朝,辞位畏何。美使田见惇士气则那!索稿传抄天下墨争磨、呜呼!推秦不成奈若何!”诗中对公车上书的前后历史作出了完整的记述。
    而后,河南会馆成为维新派的一个议事处,为戊戌维新运动作出了贡献。清末河南旅京豫人为解决子女就读问题,在嵩云草堂创建河南公立京豫学堂,民国更名京兆私立河南中学,1928年改名北平市私立嵩山中学,解放后为市立第14中,现为北京第204中学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20:04 , Processed in 1.1090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