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南城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一带的商业繁华地区,坐落着各省在京兴建的会馆。 会馆盛于明、清二朝。它主要是商业的发展和当时的科举的产物。简单地说:“会馆是中国旧时城市中由同乡文人、商人或同行业人组织起来的组织机构。” 会馆分文人试馆、商人会馆和行业会馆。 文人试馆:是为来京应试的举子或旅京人而设的。会馆凭借乡谊之情,互相照顾,实际上省一级的会馆就是该省驻京的联络点。象绍兴会馆,番禹会馆,南海会馆,浏阳会馆,湖广会馆等都住过中国历史上的名人。 商人会馆:是官僚与商人的混合组织。各省商人为了拉扰同乡、收买下属、排斥异己,进行商业竞争,以图垄断市场,达到谋取厚利之目的。商人会馆多集中在前门、大栅栏地区。 行业会馆:主要是本行业的人组织起来的团体,以便在同行中互相支援,互相联络,互相利用的一种同行业的组织机构。像石匠会馆、弓箭会馆、棚匠会馆等。这些会馆因是手工业者的集中点,所以建在较为繁华的闹市区及某种特需地点,如:弓箭会馆在德胜门外(今存),石匠会馆在打磨厂等。其目的是利用地势,借以扩大自己行会的声望和作用。 在清光绪年间编著的《顺天府志》中,记载在北京近二百五十多条胡同里,建有会馆近四百多所,涉及全国十八个省。会馆中多数为府(州)、县设立的。在北京各地方书志中,清代朱一新重修的《京师坊巷志稿》一书记载的最为详细,是我们研究会馆的宝贵资料。 民国二十四年(1935)田韵锦的《最新北平指南》一书中纳入各省市、县会馆五十九所(包括内城的奉天会馆,吉林会馆,台山会馆。)在这些会馆中,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顺德会馆、南海会馆、湖广会馆、平阳会馆戏楼、汀州会馆北馆、安徽会馆戏楼、湖南会馆、中山会馆。 会馆在历史上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民俗文化,促进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风气提供可靠的历史资料,因此对于已定为文物的会馆应加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