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许多“堆子”的地名,如堆子胡同、库堆胡同、白堆子、水堆子等。这堆子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看堆儿”的意思,其实,北京人管“看堆儿”今成zui儿”,与“堆子”完全是两码事。 原来,元明清时,将北京划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城,每城又划分许多“坊”,每坊又划分为多少“铺”,如“安定、德胜关外共六铺”。(今仍有六铺炕地名)原来这“铺”是做为军事通讯驿站的急递铺而立,“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如十里铺、三十里铺等地名犹存,后来,城内之“铺”的功能增多了,城内之铺也就演变成俗称的“堆子”了。因为城内坊与坊之间都用栅栏隔开,如今前门仍存“大栅栏”地名。堆子里设“堆子兵”负责本地区开关栅栏、巡逻、清扫街道冰雪、调解民事纠纷、捉拿盗贼、维持社会治安等事务。领导堆子的机关叫“厅儿”。厅上的官叫“老爷”,身穿灰布棉袍青马褂儿,一双青布靴,手提马鞭子。每晚例行公事巡查自己管辖的堆子,堆子兵迎送老爷进出本管界,向下交班时大声喊:“大老爷往东查去喽——”下站堆子兵马上来迎,一站站送,也极威风。 堆子兵差事很苦而待遇很低,这从清朝蒋士铨京师乐府词咏中可看出:“街心巷口屋一椽,枪挺插架弓矢悬。老兵佩刀兀然坐,坐倦颓然枕刀卧。朝来愁雨复愁雪,■(左产,右刂)削涂泥科入双辙。晚来戴露还带霜,敞裘透寒风莫当。市人争斗兵解之,弹压行路守优尸。千门万户熟睡肢体舒,独有堆子之兵如鳏鱼。” 《天咫偶闻》载:“盖京师街巷,皆有堆铺若干。堆总以官厅立一官司之。凡有水火盗贼,皆可一呼即应,法至善也。”可是,堆子兵后来也有腐败现象产生,与小偷勾结,如书上说:“日久弊生,始而捕盗,继而讳盗,终且取资于盗,或代盗赏其值。倘被其盗,苟鸣之官厅,三日之内无不返者。返则重赏酬之,使非与之因缘,何能如是。”另外,为防洪排涝,曾设都水局、司津监等官职,管理开闸、泄洪、漕运、防讯等水政,在东直门、朝阳门之间设“水堆子”,与闸户昼夜分番巡视。 兴建月坛等巨大工程要备石储运,多用白色“江米砂”(大理石),昔日在西郊设“白堆子”管理此事。昔日堆子亦相当“派出所”一类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