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在古遗址类文物中,皇城墙的名字赫然在目。看着手中的名单,回想起每日上下班必经的那一首黄瓦红墙。笔者觉得有义务写一点东西,为人们了解皇城、保护皇城尽一份绵薄之力。 想了解皇城墙首先要从皇城谈起。皇城就是位于皇宫之外,京城之内,为皇宫提供护卫和各种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服务和拱卫于皇宫是它的最主要功能,城中以皇家宫殿、御苑、各种专供御用的储物仓库、匠作作坊以及各种供奉皇家生活的办事衙署为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属于皇家的地理区域。 皇城在中国的都城营建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究竟是哪个朝代第一个在京城之内、宫城之外营建皇城,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上看,早在隋、唐时期的国都大兴城、长安城的规划中就已经有了皇城的存在。当时的城市是封闭式的棋盘格形坊市格局,每个坊之间设有坊墙。皇城则独立于各坊之外,偏居于都城正北方。如果说在这样的城市中,皇城的存在尚不很明显的话。那么到了宋代,都城、皇城与宫城的格局就已经十分明显了。考古发现证实,北宋时中国城市建设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城市布局上,北宋的汴京城中坊与坊之间已变成了开放式的格局,皇城已居于全城的中央地区,以突出皇权至上,内有宫城,外有京城,全城形城了一个十分精典的多重“回”字型结构。 自宋以后的许多朝代在建设国都时都或多或少的参考了北宋汴京城市布局,并在宫城之外、京城之内特别规划了皇城,曾在北京建都的金、元两代就都如此。八百五十年前,女真人营建金中都时就曾在城内建有皇城。十三世纪中后期,蒙古人在原金中都城的东北侧建起了气势恢弘的元大都,建设者特别在大都城中心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建设了以太液池为中心的皇城,又称萧墙。大液池两岸建有皇家宫殿和园林。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衙署等。 今天我们看到的北京皇城是明代开始建设的,明皇城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1420)与紫禁城同时落成。它的位址在元代皇城的基础上略做了南移,许多元代萧墙内的皇家元林仍被保留在明代的皇城之内,如元代的太液池(今北海和中海)、万岁山(今景山)等都成为了明代皇城的组成部分。 清代沿袭明制,在皇城的基本格局上并未做大的改变,只是对其中的主体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和改建。北京皇城历经明清两代五六百年的雨雨风风,数十朝帝王建设经营才达到了今天的规模。因其庞大的建设规模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为了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皇城,也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建筑群。 在明清北京皇城的四周围有高大的红墙,这就是是著名的皇城墙,明清北京皇城墙的位置和走向在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变迁。明永乐年间初建皇城时,皇城墙为两重。外面的一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皇城墙,它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东至今东城区南北河沿一线(当时城墙位于御河以西),西达今西城区西黄城根一线。西南缺,正南突出,呈一个不规则的“甲”字型。在皇城的四周围有七座城门,皇城正门位于皇城南墙正中曰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东西北各有一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北曰北安门。在天安门之正南有千步廊,千步廊之正南有大明门(清初改称大清门,民国年间称中华门)。在天安门的东西两侧还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在紫禁城筒子河外围,还有一道内皇城。这道城墙使紫禁城和皇城之间,增加了一道防线。内皇城南起太庙、社稷坛坛墙,在景山两旁呈凸字型,南北沿伸直达地安门,最后越过钟鼓楼之间的广场,消失在万家民舍之中。 皇城东墙外有御河,御河又称玉河即元之通惠河,明初此河仍为运输通道,喧嚣之声达于宫内。明宣德七年(1432)明宣宗下旨将皇城东墙东移至御河东侧,皇城东侧的东安门亦向东移至皇恩桥东侧。并在东安门旧址处建起了东安里门。此举施行后城外货物由御河水运至城内"海子"(积水潭)之举即被废止。而皇城之内却多了一条运输水道,使宫外进贡的磁器、绸缎等各种贡品能经由此道,直接运进皇城,并存放于御河边的各种库房之内。今天的我们走在南北河沿大街上,虽然早已不见了当年御河的波涛和河岸边繁忙的码头的御库,但仍留下了许多如“磁器库”、“灯笼库”、“沙滩”一类的地名,供后人凭吊。 在此后直到清末的几百年中,明清两代统治者虽然未对皇城墙的布局进行大的调整,却对皇城墙和皇城各门进行了多次修缮,其中以清顺治年间的修缮规模最大。此次重修后皇城正门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皇城北门北安门更名地安门,皇城正南的大明门也更名为大清门。至清乾隆年间北京皇城已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从当时的资料可以看出,此时东安、西安、地安三门规制完全相同,同时明永乐时期修建的内皇城墙也已有部分被拆除,并基本失去了昔日的作用。 皇城墙又称萧墙,民间俗称“红门拦马墙”。它的形制各朝各代均有所不同。明清北京皇城的皇城墙,墙身为红色,顶覆黄琉璃瓦,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关于它的周长和尺寸,各朝档案说法不一。由于明代官修的档案中关于皇城的记载甚少,我们只能从明万历年间修篡的《大明会典》中找到以下一段零碎的描述:“皇城起大明门,长安左右门,历东安、西安、北安三门。周围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可见当时皇城的周长只有十八里左右。而到了清代皇城的周长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拓展。据民国时期《北平实测图》记载皇城四垣情况如下:北垣长约2506米、东垣长约2756米、西垣曲折较多,总长度约3274米,南垣(未计两长安门内所狭天安门及其两侧垣墙长度)约1710米,合计10237米。如果加上没有计算两长安门内所狭天安门及其两侧垣墙长度皇城墙的周长应达到二十二里左右。根据民国时的测量,皇城墙高一丈八尺,下宽六尺五寸,上宽五尺二寸。我们的先民们就用这样一圈红墙黄瓦,将一座举世无双,又尽善尽美的城中之城,明确的从北京城中勾绘了出来。 可惜的是,就是这样宝贵的一座古城,却没能逃脱战火的侵袭和人为的毁坏。自1912年壬子兵变火烧东安门以来,由其是经过1920年北京修建大明濠时洗劫式的拆毁,到1927年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垣已被拆毁殆尽,仅有几处留存。 从当时国民政府的文件上我们读到了这样的句子:“近时皇城垣墙拆毁多处,泥灰瓦砾狼藉遍地,见者刺目,行者避途。既非交通必需,何以任意毁坏,毫不顾惜!”。同时由于当时的军阀政府缺乏起码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意识,明清皇城的基本格局也在那时受到了重大的破坏,许多昔日的重点建筑被拆除,改建成了西洋式或半西洋式的多层建筑。喜仁龙教授就曾在当时带着无限的痛心和愤怒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唯有洋式或半洋式的新式建筑,才敢高耸于和谐,蔑视着城墙的庇护•••••,而这些建筑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着。……有多少设有前廊和巨大花园的古老住宅被夷为平地,而让位于半新式的三、四层的砖造建筑?有多少古老的街道被展宽,多少皇城周围华丽的粉红色宫墙为了铺设电车轨道而被拆毁?古老的北京城正被迅速地破坏,它已失去昔日皇城的面目……”。 就这样,一座有着几百历史的美丽城池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几乎荡然无存。时至今日,明清北京皇城墙只有府右街南口到贵宾楼饭店的一段南垣,府右街一线作为中南海西墙的一段西垣,以及平安大街南侧已变为北海公园北墙的一小段北垣尚存。而明时的内皇城也只存有地安门加油站附进的一小段。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一天比一天更加重视人类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明清皇城历史文化积淀独特而深厚,更是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皇城墙作为皇城的象征,更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2000年随着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进行,施工中发现了明朝东皇城墙的多处遗址。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保护明清皇城墙遗址,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明皇城东城墙的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2001年9月该公园建成开园。 2002年9月经过六个月的修缮,位于明清皇城东南隅,曾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变为暗沟的菖蒲河也以焕然一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紧临明清北京皇城南墙的一个新景点。 2003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对全世界宣布,将北京明清皇城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12月皇城墙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明清皇城墙,一段在北京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红墙黄瓦,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尘洗礼后,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相信随着政府皇城保护工作逐步开展,它的历史即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9 , Processed in 1.0791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