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民居中人们出入的除王府的宫门,四合院的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外,在普通的平民百姓之家也有着较为讲究的出入口——门楼。这些门楼式的街门与大宅院的不同,多有装饰,形式不同,各具特色,颇为讲究。 北京民宅的街门门楼装饰有以下几种: 两坡清水脊门,花轱辘钱门,道士帽门,如意门,随墙门等。 一、清水脊门 这种街门是平民院落中最为讲究的,最为费工,成本最高的一种门。其门楼的外形如房屋顶一样,分前坡、后坡。两坡由阴阳瓦合成,顶部砌圆筒瓦。整座街门自上而下刷成青黑色(民国后期有的院宅门刷成白色),门楼顶部如鱼背,所以这种门在行话中也称之为“鱼脊门”。这种门楼的最上两端,各有翘起的房脊头,其形状如街门门楼要腾飞一般,现这种街门及门楼在大胡同中仍可见到。 二、花轱辘钱门 这种街门的门楼是在门的上部四角用砖砌成“二四垛子”,在砖垛子之间用青瓦搭砌成几块互相联接的形似外圆内方的铜钱状,以取富贵到家之意。故北京人将此种形状的街门称之为花轱辘钱门。花轱辘钱门与清水脊门不同的地方除门楼不同外,还在于这种门的砖及砖缝都露在外面,不用灰膏找平。老人们讲,这叫步步上台阶,阶阶上有钱。为了突出用瓦搭砌的花轱辘钱的形状,施工人员用白灰调浆,将花轱辘钱部分刷成白色,再用青灰水把四周刷成黑灰色。这样门楼结构,黑白分明的轮廓让人们看得更清晰了。 北京最多的街门门楼要数道士帽式的了,这种街门门楼的形状如似云游道士们头顶上戴的帽子一样,有前坡、后坡。但道士帽是我们俗家的叫法,而道家自己则称为纯阳巾,据说是为了纪念道家仙祖吕洞宾。 其实,道士帽式的门楼也是清水脊式门楼的翻版,只是门楼的顶部两端不再起脊。这种门楼在清时的旗营内极多,所以,人们又称这种街门为旗营门。道士帽式门楼最为集中的地点在清廷设置的京西蓝靛厂外火器营内。营内有大门楼四座,道士帽门楼3176座。 在诸多式街门中,最为简单的便是随墙门了。随墙门内部多为仅数间房屋的小院,也有的是大院中找个临街墙开个门。这种随墙开的门多无华丽的门楼,有的就是与墙的顶部一样,只是比左右墙稍高一些就是了。至于在民国期间,由于受到外国文化和建筑样式的引入,北京的房屋住宅中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外国式洋门楼。如:上海籍人在北京兴建的云间会馆和太嘉宝崇会馆的门楼则为三角佛塔形。
随墙门(北柳巷子胡同)
|